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旧事儿/南阳作家自选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获得者,“皇帝作家”二月河随笔集《旧事儿》,了解真实生活里的二月河,提笔成帝王:《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放笔即臣民:一幅字,一幅画,一首诗,一篇短文,走一小时路……大气实在,不浮躁,不迷茫,真实从容,坦坦荡荡。

内容推荐

《旧事儿》是“南阳作家自选集”之一,收录了作者二月河回忆性文章十余篇。其中包含《读书旧事》《关于成材》《母亲墓前的沉吟》《我的父亲》《我和女生》《我和我的编辑》《马来西亚纪行》《从洛阳到南阳》《百花洲情缘》《山西情缘》《昔阳感觉》《弈事琐记》等。

目录

追忆1978 年

初记白河

从洛阳到南阳

读书旧事

关于成材———我个人的一些感悟 

百花洲情缘

记母亲入伍

母校的两位班主任老师

马来西亚纪行

密云不雨

母亲墓前的沉吟

山西情缘

我的父亲

我和女生

我和我的编辑

昔阳感觉

弈事琐记

试读章节

追忆1978年

我的生命前期似乎与“8”有不解之缘。1948年我3岁,随母亲渡过黄河,从此由山西人变成河南人。1958年母亲调到南阳,我又随母亲变成纯粹的南阳人。1968年我从军,由一个满身学生味的知识青年变成了青年军人。1978年呢?

1978年是我人生重要的转捩点。比前头几个“8”的那种生活小转折不知重要多少倍。这一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南阳。

对我作出“随第二批转业”返回家乡的决定,父母亲都是不太赞同的。他们的理由是“你在部队干得好好的,领导也很器重你,你回来干吗?”他们作如是观,但我也有我很实际的想法。1978年我已33岁。这个年纪现在有人已经干到正团级甚至副师级了,就是当时,野战军里干到正营甚至副团的也有的是了,而我还只是个连里的副指导员。

部队封闭在大山里,是个独立团的架子,团长、政委虽然对我好,但他们本身也就这么大的“力度”,干下去还能怎样?再看部队图书馆的书我已大致读尽,要想学点新东西,也是难以为继———于是,我在政委跟前软磨硬泡,终于跟上第二批,转业了。

这时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我已经在部队嗅出浓烈的“标准讨论”气息,从山沟里走出来,更觉得铺天盖地的都是新的信息。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浪潮也越来越高。多年后回思这段历史,我有一种“从山里到城里”的感觉,思想得到了全新的武装。因为有了较大的阅读范围,原有的历史知识也迅速膨胀起来。这就萌生了创作的冲动。马克思主义有一条基本原理,叫“量变到质变”。我在部队十年读书十年积累,是量变;一旦环境改变,气候适宜,我要由一个军人向文人转型了,我要把自己阅世读史及观情的体味变成文字告诉读者了。

其实,写作与读书是既相关又有分割的两件事。读书是你个人的事,朗诵、轻读、默念、浏览、掩卷而思等都是你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写作是传播理念、思想,沟通心灵信息的,有高低、粗细、文野、深浅种种分别,与读书水准密不可分。但写作是“告诉”,是“社会的事”。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创作理念的问题。写什么都是可以的,但写什么都是履行社会责任和你的人格责任,都要拥有堂堂正正的社会责任心。

比如我要写康熙大帝,我的责任编辑就告诉我,“一定要把康熙的阴险毒辣和虚伪残忍写足”。这就是阶级斗争的理念,康熙是皇帝,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他不阴险谁阴险?他不虚伪谁虚伪?但我认为康熙是伟大的,大帝大帝,你就必须把他的“大”写足。

这一理念的确立,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前是不可能的。康熙是封建君主,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剥削贫苦农民,维护地主特权……他都是有的,你歌颂他,你是什么阶级立场?

但是,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使我有胆量作另一维思考:康熙,三次亲征准噶尔,六次南巡,停止修长城,采取民族敦睦政策,测绘全国土地,绘制《皇舆全览图》,敉平吴三桂等“三藩之乱”,解决台湾问题,这都是他的民族大义大节,史籍皆斑斑可考,当然是应该歌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按这个标准,我当然可以肯定他,把他作为正面人物来塑造。这种思维,把时间推移到1978年前,整个社会都会说你是“反动的”。

我在领悟1978年,制定出了自己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只要是在中国历史上,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作出贡献的,只要是为发展当时生产力、改善当时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贡献的,只要是在当时为科技、文化、教育作出过贡献的,我都肯定他、赞扬他。如与三条“只要”相反的,我就鞭挞他、藐视他。历史上的实践,同样是检验历史人事的唯一标准———这当然是我在不断学习和创作中慢慢领悟到、体会到的。

1978年的大部分时间我尚在部队,在这之前,我有九年多的时间在军队中生活,不但学知识、学理论、学做人,而且学会思考、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二月河是一条在军队“过滤”过近十年的水,携带着深深的战士烙印———守时守信,能咬牙,能忍受,能吃苦,知道前线在哪里,一个时期只做一件事……待到冲锋号吹起,我就冲了。当我走进军队时,还不过是个懵懂的毛头小伙子;当我从里边走出来时,我已是个拥有社会责任心的大人了。

这冲锋号,在1978年响起,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响亮了全中国,也响出了一条河,我的“二月河”的含义,就是改革的春风化冰,咆哮的春水一泻而东那样的壮丽景观。P1-3

序言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名人辈出。理清南阳文化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探寻南阳文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通过这几年对南阳的了解与感受,我认为文化是南阳最突出的城市符号,是南阳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

南阳是汉文化的昌盛之地,其标志性无可取代。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就是全国的冶铁中心,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西汉时,南阳“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故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经济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昌盛。两汉三国时期南阳名人荟萃:张衡的科学成就举世称誉,因而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以“医圣”张仲景为代表的汉代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诸葛亮成为人类智慧的化身。南阳的文学、乐舞、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在整个汉代文化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最能反映汉代艺术水平的南阳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朴素而不单调,豪放而不粗疏,被世人称为“东方艺术宝库”。

南阳是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的荟萃之地,其多样性特色鲜明。南阳文化既有河洛文化的典重质实,又有荆楚文化的清奇灵巧,还有秦巴文化的苍凉豪放。这是南阳自古以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南阳境内山川秀丽.河流纵横,分属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南阳郡为秦、楚等国与中原各国的交通枢纽,由关中向江淮此乃孔道.由伊洛向荆襄此乃要)中,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又是西北通往东南的必由之路。发达的水陆交通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南阳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为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在这里的交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阳是文脉相承的兴旺之地,其稳定性十分罕见。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并且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自古以来南阳文化都十分发达,兼容并包,千姿百态。兴旺的文脉如长河奔流滔滔不息。从未中断。自两千多年前到现在,南阳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这四圣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二十四史”里有记载的南阳历史文化名人超过800人。到了现当代,南阳名人仍然层出不穷。目前,仅南阳籍两院院士就有19人,占河南籍两院院士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以姚雪垠、二月河等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等。

先辈留下的丰厚文化资源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在传承和保护南阳厚重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使文化成为实现南阳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南阳城市发展的终极竞争力,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人类前行到今天,“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的共识更有力地彰显出文化本来应有的鲜明印记。如果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一个国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肯定是文而化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无疑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民族精神最形象、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而且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毫无疑问,南阳作家群在南阳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南阳现有国家级作协会员30人、省级作协会员340人、市级作协会员450人,其中在全国知名或有相当影响的就有十数人。南阳作家群以整齐的阵容、众多的人数、独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成为文学豫军的重要力量,而且在中国文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南阳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和南阳人的骄傲,堪称南阳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南阳作家群的发展。为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文学新人,南阳成立了南阳文学院,加强了《躬耕》杂志、《南阳日报·白河副刊》等文学阵地的建设,为南阳的文学创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市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这次我们从南阳老中青三代作家中遴选出35位代表,将其优秀作品以“南阳青年作家丛书”和“南阳作家自选集”两套丛书的形式结集出版。这是南阳文学发展史上空前的举措,旨在助推南阳文学创作,全面系统地展示南阳当代作家的整体实力,为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希望这种助推能够成为南阳作家投身文学创作的新动力,期盼各位作家在个性化的文学创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新会

2015年11月1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旧事儿/南阳作家自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二月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89304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201615804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河南
228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