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风微阅读
内容
试读章节

“孝”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孝”是基础道德,《论语》中把“孝、悌”说成是“仁”之本。基于“父子”“母子”血缘亲情的“孝”相对于兄弟之情更具本源性,在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孝亲的内涵非常丰富,概而言之,有三个方面:首先,子女对于父母物质愿望上的满足。养儿防老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在父母年老时,子女有照顾的义务。其次,子女对于父母精神上的安慰。对于父母的赡养,肉体的温饱是基础,在此之上,还要养其心志,让父母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再次,子女有责任传承家风,发扬光大家族的优良传统。在没有深刻宗教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个体价值往往通过光宗耀祖的孝行得到体现。

舜的母亲去世后,父亲瞽叟再娶,生下象。象为人傲慢,对舜很仇视。继母也经常在瞽叟面前说舜的坏话。但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设法避免祸害,且毫无怨恨。当时的部落领袖尧得知舜的事迹后,就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舜成亲后,要求两位妻子孝敬公婆,不可以因出身而破坏家庭的规矩。

郯子,周代鲁国人。他的父母眼睛有毛病,希望喝鹿乳来医治。郯子就穿上鹿皮衣服,扮成鹿夹在鹿群中间,希望能够找到鹿乳。不料,有几个猎人以为他是一头鹿,要射杀他。郯子赶忙告诉猎人:“我不是鹿,穿着鹿皮是为了找些鹿乳去医治父母亲的眼睛。”猎人们被郯子的孝心感动,以后上山猎鹿的时候,都会帮郯子取些鹿乳回来。

孔子的弟子闵子骞是一位孝子。他的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闵子骞却只能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子骞驾车时因寒冷打战,将绳子掉到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从打破的衣缝中间飞了出来,父亲方知他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了后妻。闵子骞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后,悔恨不已,从此对待他如同亲子。

子路问孔子:“我听说有这样一个人,脸面黑瘦,手脚上有厚厚的茧,起早贪黑耕种五谷以赡养父母,却为什么没有孝子之称?”孔子回答道:“我猜想这个人对老人不够尊敬或者话说得不好听吧!古人说:‘只是让老人穿衣吃饱不能叫作孝。’最强的大力士也不能把自己举起,是没有力气吗?用力的方式不对而已。君子在家用心行孝,在外结交贤人,这样怎么能没有孝子之名呢?”

曾子在瓜田除草时误断瓜秧根,其父曾皙以为他不爱惜瓜苗,非常愤怒,拿起棍子就打。曾子被打昏在地。曾子苏醒后很担心地询问父亲有没有被气病。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地对曾子说:“舜侍奉父亲的时候,如果是小的棍棒就接受惩罚,如果是大的棍棒就会先避开。舜这样做既保全了父亲的名声也尽了孝子的本分。你却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直接去承受父亲的暴怒,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吗?”曾子听完后醒悟过来,感叹道:“我犯的错,实在是太大了!”

一日,子路拜见孔子,神色黯然,孔子询问他原因。子路回答道:“从前,我家境贫寒,常吃粗劣的野菜,我担心父母营养不够导致身体不好,经常到百里外的地方背米回家,奉养双亲。后来,父母离世,楚王聘我做官,以礼相待。现在,我过着富贵的生活,却再也不能到百里之外背米孝敬父母了!”孔子感叹道:“子路侍奉双亲,父母在世时竭心尽力,父母去世后倾尽哀思,真是孝顺啊!”

晋国赵鞅要去攻打楚国,和河津的地方官约下了日子帮他渡河。不料,这位地方官因为醉酒而忘记了约期,赵鞅很生气,想要杀掉他。地方官的女儿名叫娟,对赵鞅说:“家父知道您要渡河,唯恐河神作恶,所以事先祭祀。祭祀需饮酒,他酒量不大,所以沉沉醉去。现在主君要杀家父,最好等他醒了再说。”赵鞅觉得她说得很有理,便免了这位地方官的死。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名医淳于意因为失手把人治死,被判“肉刑”。当时的肉刑,有砍手、跺脚、挖眼睛等,受刑之人,无不残废。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毅然跟随父亲去了长安,面见文帝,上书替父亲申冤,表示愿意替父亲承担责任,心甘情愿到官府中做一名官婢,只希望父亲能够免除“肉刑”。汉文帝被她的孝心和胆气感动,以她的故事为理由,废除了“肉刑”。P2-6

目录

孝亲

齐家

教子

明礼

知耻

崇俭

尚廉

积善

敬业

爱国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家庭建设中,家风的培育和传承尤为重要。在当今社会,如何传承和普及中华好家风?本书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一新媒体时代,“微阅读”是最受欢迎的阅读形式。一则则小故事,文字简短却轻松、活泼,努力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把中国数千年的家风智慧以故事的形式传播,读者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随便翻翻,效率高且效果好,积微成著,不仅有利于个人心灵境界的提升,也有利于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

全书共分十个板块:

“孝亲”是孝老爱亲。以感恩之心善待父母,回报祖先,是建设家风的起点。

“齐家”是修身齐家。以嘉言懿行引导家人和睦相处,既包括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也包括兄弟乃至族人之间的互敬互爱。

“教子”是以道教子。良好家风世代相传,既包括严父对子女的教育,也包括贤母对子女的教育。

“积善”是积善成德。由善待邻人,而后乡人,而后国人,而后举天下之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必将福泽后人。

“明礼”是明于礼仪。知晓人与人相处的规矩。家庭成员之间以礼相待,走向社会后尊敬自我以外的他者,“恭而有礼”,则“四海之内皆朋友也”。

“知耻”是明荣知耻。善于分辨是非,善于涵养良知,以生而有之的道德自觉自我反省、自我勉励,不断完善自我。

“崇俭”是崇尚俭朴。是最合理的持家之道。家庭成员的节俭,既是对自然资源的爱惜,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尚廉”是推崇廉洁。廉洁家风要求远离金钱、美色、权力的种种诱惑。如果每一个清廉正派的家风成为主流,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终究会到来。

“敬业”是爱岗敬业。古人云“凡事需用敬”。农工之人,其敬在勤;为官之人,其敬在勤且廉。每个社会成员都以敬业精神奉献社会,既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也可以增进家庭幸福。

“爱国”是热爱祖国。以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奉献给生我养我的祖国。家风不仅仅体现在家庭成员个体道德的境界上,也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

本书的十个板块,以“孝亲”始,以“爱国”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蕴含着历代前贤“内圣外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相适应。时时阅读,内可以养我浩然之气,完善人格;外可以怀抱天下苍生,造福社会。

本书名为《家风微阅读》,是“国学微阅读”系列图书的第二本。我们本着“做慢书、出精品”的自我要求,反复在全书的逻辑结构和文字风格上下功夫,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不负初衷,为弘扬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做出贡献。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也欢迎读者给予批评指正,把这一套图书越做越好。

内容推荐

成云雷编著的《家风微阅读》把中国家风分为环环相扣的10个板块,以“孝亲”始,以“爱国”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相适应。

编辑推荐

本书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新媒体时代,“微阅读”是最受欢迎的阅读形式。一则则小故事,文字简短却轻松、活泼,努力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可以利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碎片时间,翻到任何一页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读下去。

家风故事,读者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随便翻翻,效率高且效果好,积微成著。成云雷编著的《家风微阅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相适应。每篇故事用字200左右,精炼却轻松、活波,努力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风微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成云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9100731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6230272
中图分类号 B823.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