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绝境苍狼/袁博动物传奇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与动物和自然相处的经历,是《绝境苍狼》作者袁博进行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经验不仅为作者提供了动物小说创作的素材,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响了我的文学创作观念。

自从有了人类,大地上就有了歌声,就有了一种生灵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描述这个世界。文学艺术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体验,让平凡的万物一跃而成为可供审美的对象。

内容推荐

《绝境苍狼》是袁博的最新作品。作者以相对客观、冷静的处理方式,辅以洗练、刚劲的语言文字,向人们诠释了一个个平行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动物社会,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书写个体在种群变迁中的际遇,其目光所及,更像是对于生命本质的洞察。

目录

绝境苍狼

星宿海上的野牦牛

长颈鹿回家

田鼠的原野

虎的暮年

野水牛妈妈的梦

草狼

作者后记: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试读章节

绝境苍狼

年轻的黑母狼毛色偏暗,原本生活在额尔古纳河边森林与草原交界的地带。

狼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每个狼群都是一个由亲属组成的大家庭,而狼群中的带头母狼是所有年轻的狼和小狼崽的妈妈。黑母狼从小就是一只不讨妈妈喜欢的小狼崽。到了两岁时,在年轻的母狼中,黑母狼身材高大而又性格张扬,处处在挑战它的妈妈——带头母狼的权威。黑母狼的姐妹们总是为了维护妈妈的权威与它战斗,终于有一天,黑母狼在姐妹们的围攻之下丧失了任何还击之力,最后被驱逐出了狼群。

带头母狼看着它的这个孩子哀声嗥叫着从狼群的领地上离开,一点儿也没有要挽留的意思。每年,带头母狼都会把那些听话顺从的成年儿女留在自己的狼群里,帮助它照顾小狼崽。但像黑母狼这种桀骜不驯的孩子,让它到外面的世界里闯荡,去建立自己的狼群,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黑母狼离开了狼群。但它并不害怕,反倒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勇气,甚至有些兴奋。从这一天起,它开始踏上独立闯荡世界的道路。

可是,独自闯荡世界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它不但捕不到猎物,还会因闯入其他狼群的领地而被追咬。只要有猎物的地方,就有狼群占据。

它白小在狼群中长大,狼群的狩猎方式是:团队协作狩猎大型动物。一般先由一只狼去吸引猎物的注意,一只狼进行包抄,其他狼从侧翼进攻。总有落单的猎物被跑在最前面的狼捉住。可是,孤狼很难制伏猎物,只有依靠群狼齐心协力拉扯猎物的腿部、肩部、肋部,甚至需要多轮进攻,才能杀死猎物。

离开狼群,一只孤零零的狼想要获得食物,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黑母狼只能靠偶尔捕捉到的黄鼠、跳鼠、野兔之类的小动物果腹,甚至,捡食腐肉充饥。

可这些食物填不饱黑母狼的肚皮。

凭借强烈的求生本能,它在草原上追逐黄羊,在森林里追逐马鹿、狍子,试图用上它学过的所有狩猎技能,却总是不得要领。猎物们似乎也都感觉到了它狩猎经验的不足,故意和它捉迷藏,一会儿就把它甩开了。无论年轻的黑母狼走到哪里,它总是一无所获。

两个星期以后,饥饿的痛苦让黑母狼感到越来越难以忍受。

突然,它的鼻子嗅到了一股强烈的腐肉味。狼能在相距很远的地方嗅到很模糊的气味。有科学家曾经发现,一只五个月大的小狼,甚至能辨认出一千米之外的豪猪在草地上吃草时散发出的气味。

果然,黑母狼在不远处的雪堆中找到了一大块腐肉。它兴奋极了,什么也没想,就开始享用美昧的大餐。

寒冷的空气中,传来了一声响动。  一只年轻的公狼站立在它面前,尾巴扬起,背毛竖立,露出满嘴的牙齿,呜咽着逼它远离腐肉。显然,公狼想把这块腐肉据为己有。

黑母狼明白,要想生存,就必须找到一个能合作捕猎的伙伴。它没有后退,而是走到年轻公狼的身边,四肢弯曲,头部上下活动,试图去亲吻对方的面部,表示自己愿意成为对方的狩猎伙伴。

可是,年轻的公狼不为所动,依然龇牙咧嘴,恐吓黑母狼,逼它尽快离开此地。黑母狼太需要食物和伙伴了,它屈辱地躺倒,背部着地,后腿伸开,在地上翻来翻去,表示顺从。

年轻的公狼慢慢收起牙齿,后退了几步,将猎物让了出来,表示愿意接纳它作为族群中的成员。寒冬里,它们走到了一起,一起捕杀猎物,一起躲避危险,一起发现新的领地。

后来,黑母狼和年轻的公狼结成了夫妇,组建起自己的狼群。

额尔古纳河畔,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

冬去春来,怀孕的黑母狼就要生产了。可是,年轻的公狼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领地。猎物充足的领地,都被其他狼群占据了。没有狼群占据的领地,又很难找到猎物。

分娩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在流浪的路上,黑母狼临时找到了一个废弃的旱獭洞,将五只小狼生在了里面。

刚出生的小狼崽们像一个个圆嘟嘟的小肉球,没有任何独立生存的能力,它们只能依靠母狼的体温和乳汁生存。作为它们的父亲,年轻的公狼独自外出捕猎,为黑母狼带回食物。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小狼们长得很快,它们开始走出洞穴,跟着父母,在这片不属于它们的领地上游荡。

好景不长,占据这片领地的狼群找到了它们的居住地,悄悄包抄了上来。当地狼群的带头公狼直扑年轻的公狼,后者被强大的对手压在身下,无法动弹。当地狼群的带头母狼率领着四五只母狼,将黑母狼和五只小狼团团围住。

黑母狼急中生智,将其中一只小母狼装入了吃剩的黄羊胃中,藏在了身边的灌木丛里。

它死死护住身下的四只小狼,一步一步后退着。黑母狼唯一的指望就是年轻的公狼,希望年轻的公狼能和这个狼群的带头公狼殊死一搏。

P1-5

后记

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八岁时,我写出了我的第一篇小说,是一篇动物小说。

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创作动物小说十六年了。可以说,我与动物小说一起成长,对动物小说的兴趣贯穿了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之所以对动物小说这种文学题材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与我的一段童年经历有关。

上小学时,我在一座被群山环抱的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里生活了三年。野生动物养殖基地占地面积巨大,由数座连绵的山丘组成,四周是遮天蔽El的原始森林。养殖基地中的围栏依山而建,相当宽敞,给成群的梅花鹿、鸵鸟、孔雀等动物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动物在野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入不同的野生动物养殖区域,就如同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喜欢静静地观察梅花鹿在围栏中散步,喜欢追逐在丛林中出没的野兔,喜欢寻觅在地下奔跑如飞的鼹鼠。傍晚时分,夕阳留下的残霞染红了西方明净的天空,远方黛青色的山峦吹来新鲜而潮湿的晚风。黯然的暮色蒸起浅蓝色的夕露,新生的露珠凝结在斑驳的草叶上。喜鹊从眼前扑翅而过,回到林间的巢穴;雁群穿过苍蓝色的天空,飞往未知的远方。我穿过林中草丛,聆听着断断续续的虫声,呼吸着大自然甜美的气息。

养殖基地的东北角位于地势平坦的山脚下,是黄沙连绵的鸵鸟养殖区,被围栏隔开的鸵鸟们常常踏起滚滚黄尘。负责饲养鸵鸟的,是一位老爷爷。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野生动物饲养员,曾经在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农场和私人动物园工作过。他养过非洲野水牛,养过斑马,养过鸵鸟……甚至还养过一头非洲象!

那时,我最喜欢看科普书。从书上,我知道野生的麻雀可以驯养为宠物。于是我想,鸵鸟应该也是可以驯化的。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饲养员爷爷开始和我一起驯养一只两三个月大的小鸵鸟。没多久,我便在饲养员爷爷的带领下,骑着鸵鸟到附近的山村小学上学了,所到之处,赢来一片赞叹声。那时的我,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想,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骑着鸵鸟上学的孩子吧。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饲养员爷爷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常常给我讲一些发生在非洲热带草原和牧场的动物故事。饲养员爷爷说,花豹和狒狒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的旷野中时常能看到狒狒群与花豹争夺领地的场面;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聪明的动物,在一只受伤的非洲野犬最困难的时候,饲养员爷爷曾经把肉块喂给它吃;在非洲时,饲养员爷爷曾经参与过捕捉野生鸵鸟的行动,以便得到优良品种;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气非常暴躁,饲养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在辽阔无边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饲养员爷爷身旁,听着雄鸵鸟雄浑的吼声,想象着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我以饲养员爷爷口中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许多关于非洲动物的故事,这是我最早创作的一批动物小说。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的三年生活,不仅使我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还使我深深地着迷于动物世界。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我研读了大量动物学、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为我的动物小说创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生物学基础。在我十六岁时,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一等奖,被保送至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年,也出版了我的第一本长篇动物小说《鸵鸟家族》,并与动漫公司签订改编协议,《鸵鸟家族》被改编为五十二集动画连续剧《鸵鸟太阳雷》。

出于对动物学的兴趣,我成了复且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后来转入中文系。现在,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六年来,我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云南、贵州、西藏等地进行动物学、民间文学和人类学考察。草原和高山上的太阳、月亮、星辰、疾风,以及那里形形色色的生灵,都告诉了我许许多多书本上读不到的哲理。

与动物和自然相处的经历,是我进行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经验不仅为我提供了动物小说创作的素材,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响了我的文学创作观念。

自从有了人类,大地上就有了歌声,就有了一种生灵可以用审美的眼光去描述这个世界。文学艺术丰富了人类的生命体验,让平凡的万物一跃而成为可供审美的对象。

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话语去歌颂闪烁的星空,他知道了什么是梦中的远方;当一个离家的游子歌唱起故乡的草原和群山,他明白了什么是思念;当一个老人在行将覆灭的记忆里回忆起他年少时读过的诗句,他会发现,他一生中见过的所有风景和这些诗篇再也分不开了。

文学不仅被用于书写人类社会,也被用来书写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哲理。而动物小说是用作者的体验,去审视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的一扇窗口。在我的动物小说中,我试图去书写一段生命的历史,写下一个种群在自然变迁的历史背景中的生命际遇。

远古时代,人丁稀疏,野兽繁盛,我们的祖先与万物杂居,在自然之中成长。我们的祖先相信自然万物的互通性,选择平等地去看待各类生灵。他们相信自然之中蕴含着一种比人生世事更深刻的道理,而比这些道理更为深邃的是自然本身。《诗经》《江格尔》《玛纳斯》《格萨尔王传》《布洛陀》……在这些古老的诗歌中,充满了祖先对于自然的尊重与理解。

民间文学的情调中常常含着一种悠远的气质,或是慷慨悲歌,或是空灵飘逸,我们的祖先都能用最简练的文字,传递生命的节律。我希望,能够将这份文学情调传递到我的动物小说中,使我的每一本小说都能成为拥有民族文学特质的艺术品。

每天,我都在和动物小说一起成长。

书评(媒体评论)

袁博让我们领略了动物小说的美感,或者说具有美感的动物小说。

——著名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

袁博的作品文字洗练,颇得中国古典文学气韵。他的动物小说阳刚有势,一气呵成;在作品细节上,又能体贴入微,充满诗情画意。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

袁博是一位值得期待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动物小说以对生命近乎本质的洞察,诠释了一个个平行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动物社会,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书写个体在种群变迁中的际遇。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东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绝境苍狼/袁博动物传奇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博
译者
编者
绘者 谢小振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48368
开本 32开
页数 1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2017056579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9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