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第五版是根据2000年11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在武汉召开的临床医学专业第五版教材主编人会议精神编写的。会议强凋,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原则,“三基”是 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三特定”指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和特定的限制,即编写的教材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与教学时数相适应、与21世纪的教学改革要求相适应。
图书 | 皮肤性病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皮肤性病学》第五版是根据2000年11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在武汉召开的临床医学专业第五版教材主编人会议精神编写的。会议强凋,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原则,“三基”是 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三特定”指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和特定的限制,即编写的教材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与教学时数相适应、与21世纪的教学改革要求相适应。 内容推荐 本书的宗旨是为广大皮肤病及性病防治工作者编写一部较为新颖的基本皮肤性病学,以利于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兼顾各层次的皮肤性病学医师和其他专业的医务工作者的需要。并且注意吸取近年来国外皮肤性病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新进展,力图反映出本书的先进水平。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皮肤的结构 第二章 皮肤的功能 第三章 皮肤性病的症状和诊断 第四章 皮肤性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 第五章 皮肤的保健与美容 第六章 皮肤性病的治疗 第二篇 皮肤病 第七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八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九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十章 动物性皮肤病 第十一章 皮炎和湿疹 第十二章 荨麻疹类皮肤病 第十三章 药疹 第十四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十五章 瘙痒性皮肤病 第十六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十七章 结缔组织病 第十八章 大疱性皮肤病 第十九章 血管性皮肤病 第二十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二十一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二十二章 皮肤肿瘤 第二十三章 遗传性皮肤病 第二十四章 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 第三篇 性传播疾病 第二十五章 概论 第二十六章 梅毒 第二十七章 淋病 第二十八章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二十九章 尖锐湿疣 第三十章 生殖器疱疹 第三十一章 软下疳 第三十二章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第三十三章 艾滋病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皮肤性病科学部分网址 附录三 皮肤性病学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皮肤性病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志华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9180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2 |
版次 | 3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0 |
出版时间 | 1993-11-01 |
首版时间 | 1993-11-01 |
印刷时间 | 199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751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8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61 |
宽 | 18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