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计量拾零》是作者郑颖、郑钦予继《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之后,又一部传承计量历史和文化的著作。全书六十七个小节,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我国古代计量的“标准”、“单位”、“装置”、“原理”、“管理”以及“文化”,体例设计“形散而神不散”。该书开篇设计“小试牛刀”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篇尾设计“过五关斩六将”是对读者阅读效果的“检验”,这种设计增强了纸面图书与读者的互动性。
图书 | 古代计量拾零/计量惠民生系列 |
内容 | 内容推荐 《古代计量拾零》是作者郑颖、郑钦予继《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之后,又一部传承计量历史和文化的著作。全书六十七个小节,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我国古代计量的“标准”、“单位”、“装置”、“原理”、“管理”以及“文化”,体例设计“形散而神不散”。该书开篇设计“小试牛刀”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篇尾设计“过五关斩六将”是对读者阅读效果的“检验”,这种设计增强了纸面图书与读者的互动性。 目录 “小试牛刀” ◎古代计量的标准与单位 □“蚕丝、粟、黍”等自然物与古代度量衡标准有何关系? □古时计量单位初来自人体吗? □我国古代的“璧羡度尺”是尺吗? □“营造尺、量天尺、裁衣尺、鲁班尺”都是什么尺? □我国古代的“尺”和“咫”有何区别? □“百步穿杨”中的“百步”有多远? □“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万仞”有多高? □“退避三舍”是后退三间房子吗? □“一小撮”到底是多少?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夜半”到底是几点? □“腰缠万贯”中的“万贯”真的是很多钱吗? □“石”是重量单位还是容量单位? □我国古时“半斤”为什么等于“八两”? □有个问题叫:一斤苹果多少“钱”? □“锱铢必较”的“锱”和“铢”都是什么? □“一刹那”是形容词还是时间计量单位? □我国古人为什么用“一寸”计量“光阴”? □我国古时“一刻钟”就是十五分钟吗? □“小时”和“时辰”有何关系? □有没有每个字都是计量单位的成语? ◎古代计量的装置与原理 □“黄钟”“黍”在我国古代度量衡中有何作用? □哪个国家发明了世界上早的“卡尺”? □我国古代度量衡器具中的“概”为何物? □“曹冲称象”揭示了什么原理? □我国古代用什么秤称量金银和贵重药材? □中国古代的“权”是秤砣还是砝码? □我国古代计时工具漏刻与西方钟表谁更准? □“世界上古老的天文钟”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做事要讲“规矩”,那么什么是“规矩”呢? □北京故宫太和殿门前的古代计量装置是什么? □中国古代用什么计量里程? □陀螺仪与我国古代“被中香炉”有何关系? □我国现存早的“以度审容”标准器是什么? □中国古人如何认识和测量“风向”“风速”? □中国古人如何认识和测量“湿度”? □中国古人如何认识和测量“温度”? □中国古人如何认识和测量“比重”? □中国古人如何认识和把握“误差”? □我国古人发明的“指南车”和“司南”是同一原理吗? ◎古代计量的管理与文化 □中国古代计量为什么通常被称为“度量衡”? □哪几部史籍曾被誉为我国古代“度量衡”三大正史? □古代计量的雏形是由“计数”开始吗? □中国古代有计量器具的检定校正制度吗? □我国古人怎么保证市场公平交易? □民国时期度量衡领域的“甲、乙”制是怎么回事? □民国时期度量衡领域的“一、二、三”制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一年中八月有31天而二月要么28天要么29天? □公历、阳历,农历、阴历,阴阳历都是咋回事? □什么是“车同轨”? □“尺”和“丈”在中国古代有什么特殊寓意? □“称心如意”体现了怎样的度量衡文化? □中国传统秤杆上的“秤星”有什么特殊寓意? □俗语“一推六二五”怎么来的? □中国古代“权衡”有什么特殊寓意吗? □我国古人报时是“晨钟暮鼓”还是“晨鼓暮钟”? □人到六十岁为什么称“花甲”? □南方人常说的“里弄”从何而来? □“时节”与古代计量有何关系? □“地方”这个词与度量衡有什么联系? □“队伍”为什么不称为“队肆”或“队陆”? □中医脉象与古代“规”“矩”“衡”“权”有关系吗? □世界上个科学实测“子午线”的人是谁? □圆周率为什么称“祖率”,在度量衡上有何应用? □我国枚计量专题邮票中有哪些古代计量元素? □中国近代屈辱的“海关度量衡”是怎么回事? □我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特有的度量衡吗? ◎“过五关斩六将” 附录 艾学璞先生审校手稿(节选) 后记 附录 艾学璞先生审校手稿(节选)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代计量拾零/计量惠民生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郑颖//郑钦予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68516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3 |
出版时间 | 2017-05-01 |
首版时间 | 2017-05-01 |
印刷时间 | 201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6 |
CIP核字 | 2016305457 |
中图分类号 | TB9-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