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管理--无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念文化系列丛书》作者孟建勇通过其10年在大中型企业管理培训实战案例,深入剖析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从用人、授权、控制、激励、沟通、团队建设和领导者自我修养等方面,深刻阐述“隐形管理”的价值和方法,告诉企业管理者如何找到管理的本质与规律,实现无为管理的最高境界——“隐形管理”。
图书 | 隐形管理--无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念文化系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隐形管理--无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念文化系列丛书》作者孟建勇通过其10年在大中型企业管理培训实战案例,深入剖析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从用人、授权、控制、激励、沟通、团队建设和领导者自我修养等方面,深刻阐述“隐形管理”的价值和方法,告诉企业管理者如何找到管理的本质与规律,实现无为管理的最高境界——“隐形管理”。 目录 第一章 无为而治:企业管理的至高境界 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无为而治对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 无为而治对管理者的影响 管理中“无为”的哲学基础 无为管理VS现代西方管理 无为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第二章 领导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 领导哲学的五大特征 合乎规律,顺乎自然 清静无为,切忌朝令夕改 希言自然、多干实事 以身作则方能潜移默化 和光同尘,人格魅力就是领导力 第三章 科学决策:无为管理的前提 敢为天下先,有决策引领才能实现无为管理 消除疑虑,当机立断 欲速则不达,决策需要积累 见仁见智,让持不同意见者畅所欲言 创新决策的三种有效方法 第四章 领导之道:无为管理必须知人善任 领导者为人之道:无私寡欲、谦下服人 领导者识人之道:用人必先识人、知人才能用人 领导者用人之道:有容乃大、人尽其才 领导者御人之道:不言之教、赏罚并用、以柔克刚 领导者教练之道:教练式发问与支持 第五章 制度保证:无为管理需要制度保证 始制有名,制度决定管理的高度 制度管理应以人为本 用人品去相信,用制度去怀疑 用好制度实现利益最大化 如何用制度管人 第六章 有效授权:无为管理讲究授权艺术 为而不为,授权是一种领导艺术 淡化领导人色彩是职业化的必然 信任下属,就要给他们权力 让下属成为英雄,你就是英雄中的英雄 业绩的前提是授权,授权的前提是信任 第七章 危机处理:无为管理注重防患于未然 做企业要居安思危,华为是如何做的 善于扭转契机,危机都是“纸老虎” 社交媒体时代的危机公关管理 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危机处理方式 第八章 精益管理:持续改善的终极目标是无为而治 为学日益,企业发展需要持续改善 精益管理的持续改善 员工培训的持续改善 考核监督公平性的持续改善 第九章 文化建设:用企业文化实现无为而治 至柔者至坚,《道德经》中的企业文化智慧 内化于心,传播文化理念 固化于制,确保刚性执行 外化于行,全员自我经营 渲染于物,善用文化载体营造氛围 凝化于力,用文化凝聚力引领执行力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隐形管理--无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念文化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孟建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6509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8 |
CIP核字 | 2017092970 |
中图分类号 | F2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