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引爆独角兽(如何让你的公司估值10亿美元)/创新型企业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时间分布

在时间轴上,从2014年开始全球独角兽公司呈现爆炸式增长,2014年一年新出现的独角兽公司数量甚至比之前所有年份的总和还要多;2015年延续了独角兽公司的火爆增长态势,全年新涌现的独角兽企业也超过了之前独角兽公司的总数量。

不过,2016年独角兽公司这种疯狂增长的态势有所收敛。如果2016年下半年独角兽公司的增长规模与2016年上半年保持一致,那么按照上半年的数据推算,2016年独角兽公司的增长数量将只有2015年的五成,甚至少于2014年新增加的独角兽公司数量。

若将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结合起来分析,则可以看出:2014年全球各个地区的独角兽企业数量都呈现出大规模增长;而到了2015年,虽然世界其他地区新增加的独角兽企业也比2014年略高,但中、美两国独角兽企业的大规模爆发才是2015年出现“独角兽狂欢”的最重要推力。

同样,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新增独角兽企业的大幅缩减也是造成2016年独角兽企业增速暴跌的主要原因。根据现有数据,2016年美国独角兽企业的增加数量将远少于2014年,甚至接近了独角兽企业爆发之前2013年的水平;而我国独角兽企业增加的数量虽然也有所减少,但仍保持在一个较为可观的水平上,新增独角兽企业数量依然超过了2014年。

VentureBeat发布的数据显示,大约50%的独角兽公司是在成立6年之后发展为独角兽的,而大约3/4的独角兽公司是在成立后9年内成长为独角兽。据此推算,2014—2016年新增的独角兽公司,大部分都成立于2007—2010年。

不过,若对不同年份出现的独角兽公司成立时间的分布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则可以发现一些不同的特点。以2012—2015年新出现的独角兽公司为例,通过对这些独角兽公司成立年份分布状况的梳理,可以得出以下两点:

1)2014年之前每年新诞生的独角兽企业少于20家,且企业的成立时间与能否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并无显著关联。在每年新增的独角兽中,成立时间短的企业数量只是略多于成立时间较长的“老”企业。

2)独角兽企业在2014年和2015年呈现爆炸式增长,在新涌现的独角兽企业中,多数都是在3~8年内成立的,而那些成立超过10年的企业,常常很难成长为独角兽。同时,独角兽企业的“疯狂”增长又带动了更多初创企业在短时间内发展为独角兽。如出现了更多成立时间不超过2年的独角兽企业,甚至在2015年首次出现了成立不足1年的独角兽企业。

行业分布

在行业分布上,整体来看独角兽企业的行业十分分散,涉及面广:只有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和服务以及金融行业三个领域的占比超过了10%,而广告、教育、娱乐、航空、能源、媒体、房地产、移动软件服务等领域的比例均没有超过3%。

若从时间维度对2012—2015年独角兽企业的行业分布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出:

2012年,新增的独角兽企业多数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如占比接近一半的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软件服务、网络安全等。不过,由于此时独角兽企业的总数较少,因此某个行业即便只有一家独角兽企业,在行业分布中的占比也能达到7%。

P11-13

目录

Part 1 独角兽:指数型企业的成长之路

 第1章 独角兽战略:打造互联网时代的估值神话

独角兽元年:资本视角下的独角兽

从1.0到3.0:独角兽的进化之路

从时间、空间、行业看独角兽分布

估值PK:中美如何对独角兽估值

未来哪些领域将诞生新的独角兽

启示:独角兽崛起背后的创业逻辑

 第2章 颠覆的力量:新创企业持续增长的内在逻辑

深度剖析独角兽企业的五大特质

独角兽企业具备哪些内在DNA

创业关键:构建自身竞争优势

创业误区:增长规模≠竞争优势

【案例】Slack:一年估值30亿美元的秘密

【案例】Airbnb:“超级独角兽”的进阶史

 第3章 独角兽法则:如何把估值做到10亿美元

从0到1:打造独角兽的七个步骤

参与感法则:用户黏性与产品裂变

竞争战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乐视云的独角兽战略模式

 第4章 指数型组织:新创企业的裂变式增长路径

指数型组织:裂变式创业新路径

指数型组织背后的九大驱动因素

如何培养与构建指数型组织

爆款:产品指数型增长的关键路径

 第5章 危机与重生:突破“昙花一现”的天花板

独角兽创业公司面临的生存危机

揭秘:独角兽为何迅速跌落神坛

资本寒冬下,创业者需要注意什么

重生战略:独角兽企业的生存法则

【案例】“独角兽之死”背后的反思

Part 2 产融结合:寻找下一只独角兽

 第6章 中国经济新引擎:构建产融结合新模式

产融结合:实业与资本的无缝对接

杠杆的力量:产融结合的7步进阶

国外产融结合商业模式及案例实践

国内产融结合商业模式及案例实践

构建以金融协同为核心的产融战略

【案例】海尔:产融结合战略的3个阶段

 第7章 资本布局:互联网巨头的“独角兽计划”

资本游戏:巨头布局下的独角兽生态

资本眼中的独角兽项目

巨头阴影下,独角兽企业的生存之道

【案例】腾讯的“双百计划”背后的布局

 第8章 创投孵化:打造未来超级独角兽

互联网创投如何正确识别独角兽

汽车后市场:下一个独角兽掘金机会

【案例】小米如何孵化培育独角兽

【案例】乐视生态下的独角兽孵化模式

Part 3 专注细分:垂直领域的独角兽

 第9章 O2O独角兽:资本裹挟下的O2O大战

诞生O2O独角兽的领域细分

生活服务领域的“资本战争”

打造O2O独角兽的四大法则

【案例】大众点评:2.0时代的重度垂直战略

 第10章 金融独角兽:互联网金融创业的新玩法

互联网金融创业的“价值窗口”

互联网金融新创公司的创新秘诀

互联网金融独角兽如何精准估值

【案例】蚂蚁金服:“超级独角兽”的诞生

 第11章 垂直细分领域的创业法则

互联网+内容:内容创业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停车:开启智慧停车新模式

【案例】猎聘网:在线招聘领域的独角兽

序言

如今,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价值被空前快速创造的时代。

以前,一个企业的成长历程总是漫长的,从创立品牌、组建团队、开拓市场到上市融资、实现规模的裂变,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今天,一家企业成为“独角兽”甚至是“超级独角兽”的时间正在不断缩短,其相应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因此,在“资本寒冬”一次次被提起的创业大环境下,创业者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让自己的企业成为独角兽级别的企业。

2013年11月,美国风险投资人AileenLee在其文章《欢迎加入独角兽俱乐部:从十亿级别公司身上学习创业》中,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称作“独角兽”。此后,“独角兽”一词便在风投界被广泛使用,对独角兽级别公司的追捧也越来越盛。

曾经,成为独角兽被创业者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近几年,无论从全球范围还是中国来看,迈入独角兽行列的企业都是越来越多。因此,从这些已经成为独角兽的企业身上学习,就成为打造下一个独角兽的捷径。

分析国内外的独角兽企业,我们不难发现:与传统企业相比,独角兽级别的企业往往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方式进行扩展。

例如,美国科技企业Uber,采用共享经济模式,有效地将司机与乘客连接起来,并最大化地提升了出行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青睐。与传统的交通出行方案相比,Uber采用的模式大幅度地降低了边际成本,因而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扩展。

再如,传统的快消品制造企业从诞生一个新产品的创意到进行批量生产、上市售卖需要300天左右的周期,而美国创意产品社会化电商Quirky运行完以上所有的环节需要的周期大致为29天。这是因为Quirky采用众包的方式,让社区参与创意提交、审核、开发、生产、销售等过程,因而大大提高了效率。虽然最终由于销售渠道等问题,Quirky宣告了破产,但其运作模式以及扩展方式仍然值得初创企业学习和借鉴。

当然,要成为一家独角兽企业需要一整套相应的机制。比如,树立一个具有变革意义的目标,组建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构建一个具有创新价值的商业模式,对销售渠道进行验证,等等。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驱动下,独角兽已经成为投资界和创业领域不容忽视的概念,如何将稚嫩的初创企业打造成独角兽,也成为创业者倍加关注的问题。因此,对独角兽企业进行梳理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以独角兽企业的特质、独角兽企业的孵化以及细分领域独角兽的打造为关键点讲述了初创企业到独角兽的进阶之路。

上篇不仅详细地阐述了独角兽的内涵、独角兽企业的级别、独角兽所具有的特质以及打造独角兽的具体步骤,而且以EVer-note等曾经备受关注的独角兽企业为例,讲述了独角兽企业可能面临的危机。

中篇从“互联网+”时代下的产融结合模式入手,列出了巨头布局下的独角兽生态,解析了资本眼中的独角兽项目,为创业者打造独角兽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以便有方向性地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获得融资、度过“资本寒冬”。

下篇以O2O、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垂直领域为例,阐述创业者该如何专注细分,打造垂直领域的独角兽。

值得一提的是,成为独角兽并非意味着永久的成功,独角兽公司的淘汰率极高,很多独角兽都倒在了成长的路上。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那些成功打造出可持续盈利模式和商业形态的独角兽,常常会获得巨大的成就。即便一时遇到了估值下滑等困境,这类独角兽公司也能凭借强劲的核心业务成功“突围”,实现自我的跨越式成长。

内容推荐

狭义的独角兽企业是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广义的独角兽企业是那些能提供新奇产品和完美服务、能改变消费者生活和工作、能创造独特经济价值的创新企业。

中国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及共享经济领域,涉及30多个细分行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交通出行、大数据、云计算、企业服务、社交、网络安全、新媒体等技术创新与“技术+模式”创新的行业。

袁国宝著的《引爆独角兽(如何让你的公司估值10亿美元)》分三篇,分别从独角兽企业的特质、独角兽企业的孵化以及细分领域独角兽的打造为关键点讲述了初创企业到独角兽的进阶之路。

编辑推荐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驱动下,“独角兽”已经成为投资界和创业领域不容忽视的概念,如何将稚嫩的初创企业打造成独角兽,也成为了创业者倍加关注的问题。因此,对独角兽企业进行梳理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袁国宝著的《引爆独角兽(如何让你的公司估值10亿美元)》分上、中、下三篇,讲述了初创企业到独角兽的进阶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引爆独角兽(如何让你的公司估值10亿美元)/创新型企业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国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646383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17-06-01
首版时间 2017-06-01
印刷时间 201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2017049639
中图分类号 F272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