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一卷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历史概要。它除了论述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外,并历述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金元以至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道教的历史进程,如实地勾勒出国道教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脉络与全貌。二、宗派源流。概述中国道教诸多宗派的兴衰和更替,分别对二十多个派别作了具体的介绍。三、人物传略。全面综述历代道士、道教学者在从事道教建设和教务活动中,对古代哲学、医药养生、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贡献,并对近百位著名人物的生平和思想分别进行介绍和剖析。
图书 | 中国道教(1)(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第一卷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历史概要。它除了论述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外,并历述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金元以至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道教的历史进程,如实地勾勒出国道教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脉络与全貌。二、宗派源流。概述中国道教诸多宗派的兴衰和更替,分别对二十多个派别作了具体的介绍。三、人物传略。全面综述历代道士、道教学者在从事道教建设和教务活动中,对古代哲学、医药养生、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贡献,并对近百位著名人物的生平和思想分别进行介绍和剖析。 目录 1. 第一编 历史概要 2. 引言 3. 道教的产生 4.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 5. 隋唐五代北宋道教 6. 南宋金元道教 7. 明清民国道教 8. 第二编 宗派源流 9. 概述 10. 五斗米道 11. 太平道 12. 帛家道 13. 李家道 14. 上清派 15. 第三编 人物传略 16. 概述 17. 老子 18. 张陵 19. 张角 20. 张鲁 试读章节 中国道教在一千八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杰出道士和道教学者(大多也是道士)。他们有的是道派的创立者;有的从事道教方术(包括医药、养生、炼丹及其他)的研究;有的则致力于道教教理的阐述;有的还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因此,张陵、张鲁、张角、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邱处机以及魏伯阳、葛洪、孙思邈、司马承祯、吴筠、成玄英、王玄览、谭峭、陈抟、俞琰、雷思齐、杜道坚、李道纯等,皆名著道教史册,成为道教史上的中坚人物。 Page:20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道教(1)(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卿希泰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55691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1994-01-01 |
首版时间 | 1994-01-01 |
印刷时间 | 1996-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