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涌现过一批广有建树、人文性格独特鲜明的大师级文化名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卓越智慧不啻是启迪后人的一部大书。本书为林语堂卷,共收文章66篇,由徐訏、曹聚仁、章克标等回忆林语堂及林语堂回忆鲁迅、辜鸿铭、萧伯纳等两在部分文字组成。内容涉及林语堂等一代学人在世纪之交负笈异国、上下示索、启迪民智、追求民主等众多方面,形象地再现了他们在引进西方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图书 | 幽默大师(名人笔下的林语堂林语堂笔下的名人)/走近二十世纪文化名人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涌现过一批广有建树、人文性格独特鲜明的大师级文化名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卓越智慧不啻是启迪后人的一部大书。本书为林语堂卷,共收文章66篇,由徐訏、曹聚仁、章克标等回忆林语堂及林语堂回忆鲁迅、辜鸿铭、萧伯纳等两在部分文字组成。内容涉及林语堂等一代学人在世纪之交负笈异国、上下示索、启迪民智、追求民主等众多方面,形象地再现了他们在引进西方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目录 1. 总序 2. 在中西文化的交会点上——编者序 3. 上篇 名人笔下的林语堂 4. 追思林语堂先生 5. 遥远的祝福 6. 忆林语堂先生 7. 林语堂 8. 林语堂在上海 9. 回忆林语堂 10. 《论语》与幽默 11. 下篇 林语堂笔下的名人 12. 纪念孙中山逝世周年 13. 鲁迅之死 14. 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15. 辜鸿铭 16. 冰莹《从军日记》序 17. 忆狗肉将军 18. 希特勒与魏忠贤——世界笔会大会演讲词 19. 罗素离婚 20. 谈劳伦斯 试读章节 从文学、从哲学,或从艺术的角度去认识、探讨、分析、研究林语堂,资料甚多,话题丰富,而且过去也有不少人在这些方向上谈过、写过。 林语堂与科学,也有不解之缘,几乎可说是终其一生的。 在《八十自述》里,林语堂回顾自我的一团矛盾时,他以第三人称的语气说: 现在他是专心致力于文学,可是他总以为大学一年级时不读科学是一项错误。
P14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幽默大师(名人笔下的林语堂林语堂笔下的名人)/走近二十世纪文化名人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施建伟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27360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5 |
出版时间 | 1998-11-01 |
首版时间 | 1998-11-01 |
印刷时间 | 199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