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描述几十个谢氏子弟的生平,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社会环境,展现了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谢氏家史,使我们得以具体深入地了解某种传统的产生、传承、变异、消亡。
图书 | 华丽家族(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中华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描述几十个谢氏子弟的生平,以及他们生活的不同社会环境,展现了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谢氏家史,使我们得以具体深入地了解某种传统的产生、传承、变异、消亡。 内容推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两晋南朝,有一个著名的世家大族——谢氏家族。他们的延传,人逾十代,年近三百,保持着一种相传的家风,至今似乎风韵犹存。他们遇上了什么样的历史机缘?他们做过什么?留下了什么?……本书是叙述谢氏的家传。 目录 中华文库序 合作出版中华文库缘起 编辑说明 作者序 楔子雅道相传 秦淮怀古五朝风流 名士家风传承与变迁 第一章 从“硕儒”到“达士” 儒学起家的谢衡 名不见史传的“硕儒”八王之乱元康之放情礼冲突 谢鲲:名士家风的开启者 与嵇、阮合传追随王氏兄弟的“四友”放浪行骸的“八达”哭卫玠谏王敦此子宜置丘壑中 第二章 三个任诞将军 “小安丰”谢尚 渐趋风雅从名士到将军牛渚西江夜功与罪《大道曲》 谢奕与谢万 “方外司马”落拓之性《八贤论》不出所料的败北将军新出门户 第三章 风流宰相 东山逍遥游 斯人不出,如苍生何真名士,自风流“渔父”的故事圣人有情论东山的盘桓《与王胡之诗》 亲情之娱与不言之教 芝兰玉树封、胡、羯、末名将本色是名士才女谢道韫林下风气雅人深致 从山林到魏阙 不免出山“小草”还是“远志”周旋桓温权力的峰巅黄老政治风流军相 淝水流千古 违众举亲子弟兵洛涧捷音小儿辈,大破贼一门四公 情结东山 为臣良独难零落归山丘始宁墅,东山梦 第四章 危机与顺应 在腥风血雨中 谢混风华父兄血甘棠代处谢氏移乌衣之游风流由尔振 从拒斥到顺应 倚不住的冰山谢混之死飞鸟各投林将一家物与一家 第五章 风流由谁振 一个干进者的失败 新朝佐命谢瞻的忧惧废立事件谢澹的裁抑从将军到囚虏《悲人道》与亡命诗 一个疏狂者的失败 贬守永嘉《辨宗论》初识谢惠连回忆传统东山再起与复归山泽之游谋反疑案与弃市广州 以词赋为勋业 元嘉之雄“轻薄”诗人的沉痛内心 “文学馆长”谢元 传统的“变体” 不负所望弘微平生唯谨慎“风流领袖”谢庄谢综之死宦海风波中韩之术风、月、景、山、水 第六章 狂者与狷者 谢朏:谢安的“倒影” 众目所瞩的“小月亮”又到改朝换代时此中只宜饮酒“东山”:一个借喻华彩的尾声谢超宗:“灵运复出” 进退失据的谢朓 常恐鹰隼击谢宣城八公山:一个遥远的记忆悲剧的下场谢朓诗变有唐风从联姻看谢氏的没落 第七章 乌衣夕照 三世选部与三世狂者 夕阳余晖谢有览、举最后的麈尾“超宗不死”“文学传”中人 两世孝行 谢公家传至孝孝门有孝子孝子之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第八章 山水诗篇 前谢灵运时期的谢氏山水诗 纵意丘壑兰亭雅集散怀悟道谢混清新“遗情贞观”:谢灵运的山水诗 遗情合尘物贞观丘壑美玄言掩不住的世俗尾巴山水诗的鼻祖 “赏心”:谢朓的山水诗 赏心从此遇有情知望乡回美流转如弹丸令人长忆谢玄晖 谢家万古堂前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世系 附录二:两晋南朝帝王世系 试读章节 放浪行骸的“八达” 与谢鲲平辈而“相互借喻”、相互标榜的,还有所谓“八达”。 给谢鲲以很大知名度的是王衍,而直接拔擢他登上仕途的,则是八王之乱残局的最后收拾者——东海王司马越。 一个时期的用人方针,与该时期的社会风尚、价值标准切切相关。在朝廷提倡儒学的西晋前期,谢衡以儒术登上政治舞台。而生活在八王之乱和元康之放以后的谢鲲,则以放达的名声踏上仕途。当时人们创造出两个很有讽刺意味的词儿:“白望”、“养望”。“望”是名望、名声,“白望”就是虚名、空名。高谈玄虚,饮酒放达,纵情背礼,使自己成为名士,这个过程就叫做“养望”。当时有的当权者,偏偏喜欢任用这种“白望”名士。东晋时有些人批评西晋末这种用人方针是“先白望而后实事”,是“选官用人,不料实德,唯在白望,不求才干”,即不问被任用者的真才实学如何,只听他在士林中的虚名。 司马越用人便是如此。 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八王之乱结束,司马越为太傅执掌朝政,不久就辟置了谢鲲、庾□、阮修、胡毋辅之、光逸等人为僚属。这些人都崇尚庄老,不理政务,纵酒放诞,名满当世。所以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加了一个注脚:“越所辟置,采虚名而无实用。”不过这些人也未必真无“实用”,只是比较敏感,或者崇信庄老而不屑实用,或者看破危局而不敢实用。比如谢鲲就颇有眼光,他看到八王之乱虽收,胡人之乱却方兴,朝廷内部更是句心斗角,所以于了不久就托病辞职,到豫章躲避起来。 数年之后,王敦为左将军,镇守豫章。因为当年都属“四友”之列,王敦便引谢鲲为自己的长史(相当于助理)。晋憋帝建兴三年(315年),谢鲲随王敦讨平巴蜀流民首领杜弢之乱,王升为镇东大将军,谢也随之成为大将军长史,并封为咸亨侯。不过谢鲲虽然放荡,却并不胡涂,他逐渐看出王敦这个人颇有野心,不会久甘人臣之位,所以他就不思进取,把功名二字看得更淡了,凡事模棱两可,以避灾远祸,常常与胡毋辅之等人饮酒放诞,并赢得了“八达”的雅号。 有一次,谢鲲、阮放、毕卓、羊曼、桓彝、阮孚等人在胡毋辅之家中闭门纵酒,已经连饮了好几天,酒兴犹浓,干脆赤身裸体,披头散发。此时恰巧光逸从北方来投奔胡毋辅之,他本是个酒鬼,自然也极想加入,门卫却不放他入内。他一急之下,便脱下衣服,摘下帽子,从狗洞中探进头去大叫起来。胡毋辅之听到大惊说:“别人谁能如此,必定是光逸无疑了。”立即喊声“有请”,八个人于是酣饮如初,时人便呼他们为“八达”。 所谓“达”,就是在精神上达到庄老的玄远境界,在行为上纵情背礼,狂诞不羁。《晋书·熊远传》载熊远上书说,时人以“从容为高妙,放荡为达士”。所以通俗点说,“达”就是放荡。这八位“达士”,真是各有一本放荡帐。如毕卓说过一段千古名言:“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螃蟹,浮荡酒船中,便足以了却此生了。”王尼曾为养马军士,胡毋辅之等名士携带羊肉醇酒前来,在马厩中痛饮。不过,“八达”对乱世危局大都有清醒看法,足见他们的放荡,也实在有不得不然的苦衷。 “八达”中除桓彝外,都入《晋书》第49卷,即都与稽、阮合传。史官在该卷“传论”中说他们:“相彼非礼,遵乎达生;秋水扬波,春云敛映。”称他们无视礼法,遵行庄周通达之旨;赞他们自由自在犹如水波,舒卷自如犹如云朵。是耶?非耶?或是非兼有耶? P25-27 序言 撰写此书的最初动机,缘于对中国古代山水诗成因的研究。山水诗的根芽或因素无论可以追溯多远,其正式成立期只能是两晋南朝。而在此进程中,首先扑入我们眼帘的,便是谢混、谢灵运、谢胱这递为叔侄的三代,他们的开辟之功,为古今所共认。至于他们的祖上谢安与东山的关系,他在东山的濠上之乐与雅人深致,更是尽人皆知的。另如辛稼轩《沁园春》词谓青山“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的譬况,也能激活对谢氏风流与山水风光内在联系的想像。于是由对山水诗的研究,转向了对谢氏家风的探讨。 “家风”就是家族精神文化传统。一位西方“传统学”专家认为,某种精神或行为模式延续三代以上,便可视为传统。谢氏家族在两晋南朝的延传,人逾十代,年近三百;从第二代起,始终保持一种基本相同的价值取向与生活基调——我称之为“名士家风,庄老心态”,真可谓是一个悠久的传统了。这是当时社会大传统的一个典型缩影。而山水诗,正是这种精神文化氛围生出的宁馨儿。所以本书最后一章,便将山水诗篇作为谢氏家风的结穴与着落。我想这既顺理成章,也符合历史的真情。 不过本书并非研讨山水诗的发生,而是叙述谢氏的家传,庶近传记文学。作为家传,谢氏的生活是立体的、多面的、综合的、动态的。从横向说,它不能不同社会大环境存在共时关系;从纵向说,它也不能不有发生、保持、调节、变异的历时过程;从本体说,它又不能不出仕、为官、固位、争斗,否则其风流逍遥便无所附丽。因而它的家史丰富多彩,跌宕起伏,饶有兴味。谢氏家族的传统最后是断绝了,了解与深思某种传统在历史上发生、传承、变异、消亡的过程与规律,是本书的主旨。 现在海峡两岸都在谈论发扬光大优良传统问题,庶使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但是,难道传统是单一的,而优良传统则更唯此一家别无分号吗?如同谢氏子弟一类的风雅名士,他们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生活态度、为政方式(他们并非无社会责任感,如王导、谢安等),难道就一无可取之处。而只配得到负面评估?诸如此类以及更为深入的问题,在写作中始终困扰着我。但一来限于史传文学的体例,二来自知浅薄不敢僭妄,书中很少正面畅论,只是将此信史提供出来,一任高明的读者诸君自己去思考、理解、诠释、评判。 信、达、雅是对翻译的至高要求。述说历史也是一种“翻译”。本书谈不上“达’、“雅”,唯自信“信”——它没有任何杜撰的成分,虚构的情节,一切均有出处。 萧华荣 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日于沪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华丽家族(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中华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萧华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0608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9 |
出版时间 | 1994-10-01 |
首版时间 | 1994-10-01 |
印刷时间 | 199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8.3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2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