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园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传)/传记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约翰·施特劳斯,多少年来,跟在这个名字后面的赞誉可谓数不胜数:圆舞曲之王、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其它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这位传奇人物从十九岁开始便自己组织乐队,到各国演出自己创作的作品……仅一首《蓝色的多瑙河》就给全世界音乐爱好者带来多少的感动!对于喜爱音乐的人来说,这个伟大的名字只意味着一件事:缓缓流过心头的优美的旋律,轻轻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低吟浅唱,有讲述那维也纳森林里的故事、有歌唱那蓝色多瑙河上的泛波、有细数那些关于春天的挥之不去的记忆……

内容推荐

作者以历史的观点来观察和评价约翰·施特劳斯的一生,并且巧妙地将施特劳斯的个人生活、音乐创作和演出活动同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读者不仅可以读到对这位音乐大师的成长过程、事业追求、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的深入而生动的描述,还可以了解形成他那独特的性格和艺术风格的历史环境和时代精神。

目录

请随同我们一起走进回忆的天国

圆舞曲之王和圆舞曲经理:老约翰·施特劳斯

“一位新的圆舞曲演奏者——一段世界历史”:小约翰·施特劳斯

三月革命夕照中的圆舞曲之战

老维也纳的舞厅——资产阶级的行业

娱乐业的家庭托拉斯:约翰和他的两个弟弟

巴夫洛夫斯克火车站音乐厅:约翰·施特劳斯在俄国

施特劳斯和瓦格纳——瓦格纳和施特劳斯

准歌星和准交际花:亨丽艾特·施特劳斯

《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与世界政治

爱与死的圆舞

违愿为耶蒂写轻歌剧

四百把提琴演奏维也纳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在美国

一只蓝鸟变成了《蝙蝠》:一部杰作的诞生

同耶蒂生活的最后几年

约翰·施特劳斯是如何指挥的?

重返青春:不顾同莉莉的不合仍创作轻歌剧

为创作帝国圆舞曲歌剧而奋斗!阿黛勒大力参与

约翰施特劳斯喜爱伊施尔温泉

奇特的小市民:约翰·施特劳斯的私生活

大调和小调的余音

后记

译者后记

扉页后图版

约翰施特劳斯像(1825-1899)

矗立在维也纳的约翰·施特劳斯塑像

试读章节

……外城城墙之外就是农村了:上德布林和下德布林、赫纳尔斯、希特青……在这些郊区和农村有一个魔鬼,一个如同着了魔的人用小提琴演奏舞曲,写他的圆舞曲。这里是约翰·施特劳斯的王国。

严肃的同代人讲起施特劳斯的演奏时,如同业余诗人作诗:“在这种轻快的舞步中洋溢着不可缺少的生活气息。他.的圆舞曲是光芒四射的火花,使舞迷们热血沸腾,也使他自己象一辆蒸汽火车头卷进了旋涡……”当这位身材修长、面色苍白、目光炯炯有神、眉毛几乎连成一片的面貌非凡的音乐大师用琴弓发出一个信号,乐队立即奏起乐,唱起歌,人们拉起手.欢呼着涌进舞池,心同腿一起欢跳起来。对对舞伴在这旋律的海洋中翩翩起舞,轻轻偎依。接着他自己也拉起小提琴,尽管各种乐器交响如暴风骤雨,人们仍可清楚地听出他的琴声。多少颗心承认是受他琴声的鼓舞才互相热恋起来!女伴的手多么轻盈地握着男伴的手!一个体态丰满的舞伴气喘吁吁地转向另一个舞伴。在施特劳斯演奏的舞厅宛如一片鲜花盛开的田野,旋律的惠风从上空吹过,花朵如同波浪起伏偎依,快活得几乎战栗,直至人们心灵深处……80部维也纳大众戏剧的作者阿道夫·博伊尔勒1833年在他主编的《戏剧报》上称施特劳斯为“华尔兹舞的莫扎特,高替洋舞的贝多芬,加洛普舞的帕格尼尼,集成曲的罗西尼。”比德迈尔时代的伟大诗人为描写他的小提琴演奏的效果特地发明了自己的语法。约翰‘内斯特罗伊①说,“施特劳斯奏了小提琴”;费迪南德。赖蒙特②在其《被禁锢的幻想》中写道,“昨天施特劳斯奏小提琴时很象一个上帝”。他同代的最严肃的音乐家对他评价都很高。理查德·瓦格纳1832年夏天在维也纳听过他的演奏,称赞“奇特的”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位“很有魅力的首席提琴手”;他写道,“维也纳人民音乐精神的魔王”在开始演奏一首新的圆舞曲时就象“一个站在鼎上的女巫”抖了起来。有一次舒曼称颂“从贝多芬到施特劳斯的大师们”,可是在另一处他又称施特劳斯为第三流或第四流音乐家。关于这位神秘的乐团团长流传着很离奇的逸闻。据说他在已抛弃了他的一位情人举行婚礼时演奏圆舞曲,她刚起步跳舞即倒地身亡。他简直成了一位巫师!

圆舞曲并非约翰·施特劳斯的发明,可是他却发明了使维也纳圆舞曲征服了比德迈尔时代的世界的东西:圆舞狂热、圆舞欢乐和圆舞迷醉。在三拍子有序奏和结尾的乐曲主题顺序中,人们感到一种感情的升华,升到了天国。令人奇怪的是:当时整个欧洲都在他的旋律下翩翩起舞,可是今天只是他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还具有生命力。多尼采蒂和贝里尼在当代人的意识中重新唤起人们对那一时代音乐的重视,然而老约翰·施特劳斯是个例外。

约翰·施特劳斯的新作大都选在比德迈尔时代的迷人的晚会上首次演出。这些晚会是他以其出色的天才亲自在各种娱乐场所组织的,他称这些晚会为“产品”,每次都有数千人参加。不少文人骚客不断给他制造引人注目的题目。约翰·施特劳斯在利奥波德施塔特的施佩尔游乐场举办的有:“穿着节日盛装的山神的乐园”,“奥林匹克山中的教堂纪念日”,“底楼和二楼上的狂欢节”;在奥加登皇家公园举办的有:“威尼斯之夜”;在兰德大街“金梨饭店”举办的有:“天堂的盛宴”和“植物狂欢节”;在希特青的多姆迈尔游乐场举办的有:“月下舞会”和“夜晚幽会在神庙”;在帝国人民公园举办的有“露天舞会”和“太阳舞会”;在奥德昂大厅举办了“乐园之夜”;在维也纳河畔的水区举办了消夏晚会。

约翰·施特劳斯——他意味着精心布置的灯光的海洋。他的朋友、失败的作曲家卡尔:弗里德里希·希尔施擅长此道。希尔施甚至曾短期师事贝多芬,现在是财政局官员。如果在人民公园中举行晚会,加上附近的乐园,希尔施就将5万个灯笼巧妙安放,使其相映成趣;作为报答,施特劳斯创作了《灯光师希尔施》圆舞曲。肥皂厂老板为1846年在默德林镇布吕尔大街举行的一次施特劳斯音乐会——晚会上分别演奏了约翰·施特劳斯和弗兰茨·李斯特的作品——提供的灯具的费用为乐队收入的七倍。有时在施特劳斯的晚会上还能观赏烟火师安东·施图威的杰作。透明的横幅或光芒四射的气球在夜空中冉冉升起。《漫游者报》称赞1839年在施佩尔举行的鲜花晚会是“最漂亮的植物之子的寓意深长的展览”。鲜花品目繁多,争芳斗艳:“一种色彩艳丽令人惊叹不已的高茎异国鲜花以其故乡的感情骄傲地望着低矮的紫罗兰,而紫罗兰则妩媚地向她多年生的异国姊妹散发着阵阵幽香……无数的彩灯有的在花丛中光芒四射,有的以美妙的形式在我们眼前闪耀,点缀着蓬架和树木。除了这些艺术形体外,还有我们的女士们和少女们,他们艳丽夺目,鲜红的面颊甚至使盛开的玫瑰感到羞愧……”

约翰‘施特劳斯——他也意味着对这些盛大晚会的缘由勾起回忆:皇帝诞辰、加冕和王公贵族的婚礼。他使人回忆起那些美妙的夜晚,人们或乘坐华丽的马车或步行到城郊。回忆起人们从格林青登上卡伦山时乘坐的灰色的小毛驴和费迪南德·策格尼茨将其富有的顾客拉到其设在多布林的赌场——约翰·施特劳斯在此演奏——的“河马”拉的车。“河马”?“河”是马车场主的姓。

浸礼会信徒约翰·施特劳斯出身于一个颇为贫寒的家庭。他是利奥波德施塔特“善良的牧童”酒店老板的儿子,生于1804年3月14日。当时年迈的海顿和尚未写下其最重要作品的贝多芬仍住在维也纳。这个小男孩很早就接触到了音乐,因为竖琴师和提琴师常用其破IH的乐器在酒店演奏。给他们的报酬是一顿晚饭,因此有人将他们称作“烤肉提琴师”。小约翰的爱称为“山尼”,他很喜欢听他们演奏,常用帽子和锡盘为他们收取赏金:他的父母送给他一支贝尔希特加登产的名牌小提琴,不久他就跟着乐师们演奏了,……P23-27

后记

不论你走到哪个国家,你都会发现,每当响起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时,人们就心潮激荡,情不自禁地想翩翩起舞。这首最富有魅力的圆舞曲使约翰·施特劳斯誉满全球,流芳百世。

译者在奥地利工作期间,曾怀着对这位圆舞曲之王崇敬的心情,利用节假日多次瞻仰约翰·施特劳斯的故居、陵墓和纪念碑及其生前从事艺术活动的场所。在这些地方,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络绎不绝。人们在施特劳斯的墓前和纪念碑旁置放的鲜花常年不断。在施特劳斯的故居里,成群结队的参观者虔诚地听取义务讲解员对这位音乐大师的生平事迹和遗物的介绍。一年一度专门演奏施特劳斯父子作品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电视向各国播放,吸引着亿万听众和观众。约翰·施特劳斯是属于全世界的。

译者认为,在众多的约翰·施特劳斯传记中,普拉维教授的这部书是较好的一部。作者是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学家和戏剧学家,就教于维也纳大学和维也纳音乐学院,并兼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为写此书,作者曾遍访约翰·施特劳斯从事艺术活动的国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因此材料新颖丰富,内容翔实可靠,构成了本书一大特色。作者的祖父母与施特劳斯有过交往,作者本人听到过许多施特劳斯亲友的有关讲述,为本书增色不少。

作者试图以历史的观点来观察和评价约翰·施特劳斯的一生,巧妙地将施特劳斯的个人生活、音乐创作和演出活动同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是本书的另一突出特点。读者不仅可以读到对这位音乐大师的成长过程、事业追求、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的深入而生动的描述,而且还可以了解形成他那独特的性格和艺术风格的历史环境和时代精神。作者将《圆舞曲节奏中的世界历史》作为原书的副题,是不无道理的。作者反复强调反对将历史名人偶像化。他虽对约翰·一施特劳斯十分崇敬,但在书中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这位大师的性格上、艺术上、乃至知识上的一些弱点和缺欠。当然,作者的某些论点亦有偏颇之处,尤其是《爱与死的圆舞》一章颇有宿命论的味道。

此书主要是在业余时间移译的,特别是译者缺乏音乐和戏剧修养,译文误谬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198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园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传)/传记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塞尔·普拉维著//潘海峰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08206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1987-07-01
首版时间 1987-07-01
印刷时间 199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184
13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2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