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士强是新世纪以来进入诗歌现场的新锐学人,专事中国当代诗歌研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好评。《消费时代的诗意与自由(新世纪诗歌勘察)》是作者关于新世纪诗歌文章的合集,主题较为集中、统一。这些文章既有关于新世纪诗歌外在的、现象层面的解析,也有内在的关于诗歌思想、艺术的考辨,既有宏观、总体性的观照,也有中观的关于个案诗人的专论以及微观的关于单首诗歌作品的解读、品鉴。本书所收录文章既注重学理性又注重可读性,努力避免通常学院派文章的枯燥乏味,平易、自然、活泼、有温度、见性情,形成了一定的个人化风格。
图书 | 消费时代的诗意与自由(新世纪诗歌勘察)(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王士强是新世纪以来进入诗歌现场的新锐学人,专事中国当代诗歌研究,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好评。《消费时代的诗意与自由(新世纪诗歌勘察)》是作者关于新世纪诗歌文章的合集,主题较为集中、统一。这些文章既有关于新世纪诗歌外在的、现象层面的解析,也有内在的关于诗歌思想、艺术的考辨,既有宏观、总体性的观照,也有中观的关于个案诗人的专论以及微观的关于单首诗歌作品的解读、品鉴。本书所收录文章既注重学理性又注重可读性,努力避免通常学院派文章的枯燥乏味,平易、自然、活泼、有温度、见性情,形成了一定的个人化风格。 内容推荐 《消费时代的诗意与自由(新世纪诗歌勘察)》这本诗学论集既有关于新世纪诗歌外在的、现象层面的解析,也有内在的关于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考辨;既有宏观、总体性的观照,也有中观视野下的个案诗人的专论以及微观的单首诗歌作品的解读、品鉴。作者王士强以平易、活泼而有的放矢的个人化语体风格来讨论新世纪诗歌中的若干问题,并有独特发现。 目录 第一辑 现象解析 “诗歌边缘化”问题一辨 新世纪十年诗歌热点问题回顾与反思 驻校诗人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余秀华热”背后的冷思考 危机背后的繁荣与繁荣背后的危机——新世纪诗歌年选、诗歌奖、极端性写作之解析 第二辑 诗艺考辨 先锋诗歌:运动消泯,精神不息——关于新世纪诗歌的“先锋性”问题 本土性·身体性·公共性——新世纪诗歌的几个侧面 “说真话”与当下诗歌 伪繁荣,伪创造,伪自由——当今诗歌写作批判 “打工诗歌”:话题与本体——兼谈诗歌与现实的关系 新世纪诗歌:活力大于危机 第三辑 诗人论评 有重量的写作——论朵渔 在“权利”与“权力”面前——论郑小琼 “真实”的诗意与诗意的“真实”——论谷未 “轻松”与“并不轻松”——李轻松诗歌的情感张力 “暗夜里坚守内心火焰”——关于聂权的诗 第四辑 读解·札记 诗歌,倾听微细的声响——由黄礼孩《枉果街的魔法》所想到的 背对时代与抵达内心——读李小洛诗歌《省下我》 忧伤的对话,或冷峻的独白——读唐果诗歌《我们去》 语言的绵延、狂欢与反抗——读轩辕轼轲的诗 把命嵌进文字里——刘年诗歌读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消费时代的诗意与自由(新世纪诗歌勘察)(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士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9705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70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2017080724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6 |
宽 | 152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