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节日视阈下的戏曲演艺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陈建华著的《节日视阈下的戏曲演艺研究》是从节日视角研究戏曲演艺研究的专著。本书选择演剧活动普遍开展的元宵、中元、生日、丧葬展开专题论述,抓住了具有典型性的节日事象,便于做深入的考察,他不仅考察民间演剧,对宫廷的节庆演剧亦有全面深入的考察,把自己的判断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材料的基础之上,体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力和良好的学风。专著阐释和回答戏曲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对学界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解释,是专业人士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参照。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节日与戏剧综论

 第一节 节日的形成及其种类

 第二节 节日是戏曲形成的重要时间载体

 第三节 节令戏与应节戏

 第四节 节日对戏曲的影响

第二章 节日与戏曲成熟

 第一节 戏曲起源于宗教仪式的理论困境

一、戏曲起源于乡村祭祀质疑

二、淫祀与戏曲成熟关系辨说

 第二节 节日与泛戏剧形态——秧歌

一、形似实异的缺歌偎郎与秧歌

二、西域影响说的几点反证

三、关于秧歌流变的猜想

 第三节 戏曲在节日中走向成熟

一、宫廷节庆与杂剧的演化

二、民间节庆对戏曲成熟的促进作用

三、官方节庆、民间节庆的互动与戏曲的成熟

第三章 节日风俗与戏曲形态

 第一节 节日风俗与郭郎的脚色演变

一、节日演出的仪式性与郭郎的职司功能

二、郭郎在宋金杂剧、院本中的演变

三、郭郎在元杂剧、南戏与传奇中的演变

 第二节 节日风俗与反性别扮演

一、节庆中的男扮女装

二、男扮女装与童阳驱傩习俗

三、男扮女装在戏曲与节庆中的融合与分化

 第三节 节日风俗与淫鄙表演

一、也说郭郎、鲍老与大头和尚

二、耍和尚与节日淫鄙表演

三、节日淫鄙表演的原因探析

 第四节 节日风俗与戏曲题材

一、题材选择:徘徊在历史与传说之间

二、话语错位:以今衡古所遭遇的尴尬

三、集体抒情:历史题材作品的情感意蕴

第四章 节日风俗与戏曲传播

 第一节 元宵演剧与戏曲文化的传播

一、元宵演剧的线索梳理

二、元宵演剧的传播模式

三、元宵演剧的内容及特点

 第二节 中元演剧与目连文化的传播

一、从《盂兰盆经》到《目连救母》

二、北宋《目连救母》杂剧演出形态蠡测

三、目连戏在宋代后的传播

 第三节 生日演剧与戏曲文化的传播

一、从生日庆典到生日演戏

二、生日演戏的种类

三、生日演剧剧目钩沉及演剧风俗

四、生日演剧习俗对戏曲创作的影响

五、元散曲寿曲数量偏少现象

六、生日演戏对戏曲文化传播的影响

 第四节 丧葬习俗与戏曲文化传播

一、并非一切丧葬作乐都是“娱尸”

二、娱尸的源头与娱尸内涵的变化

三、为何称娱尸为“元俗”、“胡俗”

四、娱尸由歌舞发展为演剧

五、丧葬演剧的类型与剧目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节日视阈下的戏曲演艺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建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88985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1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6131722
中图分类号 J809.22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1
15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