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只有香如故(宋词十三星宿背后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独秀山著的《只有香如故(宋词十三星宿背后的故事)》介绍:你知道“三高”皇帝是谁吗?

你知道宋代颜值最高和颜值最低的词人是谁吗?

你知道谁是苏轼的铁杆粉丝吗?

你知道宋代词人里武功最高的是谁吗?

……

且听独秀山怎么说!

宋词,不是方块字的简单堆砌,也不是韵律的巧妙排列,而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膜拜,对情感的宣泄。

内容推荐

独秀山著的《只有香如故(宋词十三星宿背后的故事)》以跟读者对话的语气详细解读了李煜、晏殊、欧阳修、苏轼、秦观、柳永、贺铸、周邦彦、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姜夔、张先十三位词人的一生及其经典作品。读此书,你会发现:原来这首词是这个意思,原来这个词人这么有趣,原来我很喜欢宋词……

目录

宋词之天愁星薄命王李煜

——梦里不知身是客

宋词之天厚星小神童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

宋词之天智星文章太守欧阳修

——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词之天慧星万人迷苏轼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词之天伤星朝暮君秦观

——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词之天浮星自衣卿相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

宋词之天奇星一根筋贺铸

——红衣脱尽芳心苦

宋词之天颜星铁叫子周邦彦

——情似雨余黏地絮

宋词之天瘦星镇三神李清照

——花自飘零水自流

宋词之天痴星狂放翁陆游

——曾是惊鸿照影来

宋词之天雄星玉面侠辛弃疾

——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词之天巧星行者姜夔

——疏影暗香月黄昏

宋词之天闲星调情圣手张先

——云破月来花弄影

试读章节

这两首词一写秋愁,一写春恨,原本都是想表达一位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可是李璟贵为皇帝,身边美女无数,他怎么能容忍自己的嫔妃心里想着别的男人呢!因此,我认为李璟潜意识里是想表达自己此时的心境。李璟说,我已步入不惑之年,人生仿佛到了秋天,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可是我等来的却是宋朝水军压境(愁起绿波间),欲和不能,欲打不行,我只得独自凭栏,玉笙吹寒。即便是春天来了又能怎样?“风里落花谁是主”啊,我仿佛是雨中丁香,除了愁还是愁!

专门研究宋词的专家们,对我这种解读可能会气得吐血。在他们眼里,我简直是胡说八道。可是,我还真不是乱说的。宋词的魅力恰恰在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解读,倘若一眼看穿,还有什么味道?正所谓“看得明的叫物品,看不明的叫艺术品”。好比毕加索的画,好像谁都看不懂,又好像谁都看得懂,这是它的艺术魅力。宋词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因为它已超越文学作品范畴,成为经典的艺术品。更何况言为心声,李璟这个在皇宫深院里生活的大男人,他哪有远方的女人可想?

专家们吐没吐血,我不关心,但李璟却积愁成疾吐血了。961年,四十六岁的李璟去世,把一个风雨飘摇的江山留给了第六子李从嘉。那个愁啊,如一江春水继续向东流去……

李从嘉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这一改居然改出了“千古词帝”,李煜的大名由此登上历史舞台,吸引无数粉丝陪他愁、陪他恨、陪他哭、陪他笑。只是可叹他“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在写李煜之前,我是有顾虑的。原因是:李煜是不是宋代词人?按理说,李煜是一国之君,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跟邻居赵匡胤应该算是藩属关系。后来一想,既然李煜已向赵匡胤俯首称臣,甚至还去了南唐国号,改为江南国主,最终在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将其算作大宋子民也是说得过去的。找到了写李煜的理由,我不由得长吁一口气,因为我也是李煜的“铁粉”。宋代词人若缺了李煜,相当于人的五官少了一双眼睛,是没有灵气的。

李煜身上有两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现象,即生于七夕,亦死于七夕。而这两次都不是他自己选择的。无法选择生,那是费话;无法选择死,还真不一定。然而李煜之死,确实不是他选择的。

还是先说生吧。937年七夕,李煜出生于金陵的南唐皇宫里。南京这个城市,脂粉气太浓,虽是虎踞龙盘之地,但因阴柔之气过盛而难成大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所有皇子中排行第六的李煜,在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后,时不时会感到一丝恐惧。他觉察到有一双眼睛经常恶狠狠地盯着自己,那是皇太子李弘冀的眼睛,因为李弘冀发现李煜一目双瞳,貌有奇表,担心他觊觎皇位,于是对这个六弟严加防范。李煜是个明白人,为明自己无意争位之志,自号“莲峰居士”,以此表达归隐之意,不问政事,终日潜心修学,研读经书。这下可好,“装”了一肚子学问。然而,李弘冀到底还是没防住六弟,防不住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自己先到阎王那儿报到去了。看来,人和人比,没有比健康、比寿命更重要的了。“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这样,学富五车的李煜当上了皇帝。我想,李煜应该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水平高、学问高、文学作品艺术性高的“三高”皇帝。

可这样牛的“三高”皇帝继位后首先想的问题竟然是如何让自己、让南唐活下去?于是,他立即修书派人送给赵匡胤,表示您是正统、是老大,南唐虽然不是十分富裕,但只要老大您一开尊口,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赵匡胤开玩笑说:老弟呀,大哥想要你啊!你那么有文化,如果住在我身边,天天给我讲故事,多好啊!李煜听后大惊失色,心想:完了,姓赵的胃口太大,自己十有八九将成为亡国之君!于是回复道:老大啊,小弟只会给女人讲故事,老大您武艺高强、阳刚十足,我怕自己的阴柔之气传染给您,影响您纵马驰骋,我弟李从善比我强,让他去陪您可好?没想到赵匡胤居然同意了。

南唐之危暂时解除之后,李煜终于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想知道他是用什么方式放松的吗?还是听听他自己怎么说的吧:

木兰花(又名玉楼春)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宋词之天愁星薄命王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

这其实是一幅活色生香图,也就是李煜和一班肌肤如雪的宫女吹笙箫,舞《霓裳》,醉拍栏杆,并要求回宫时不用烛光照,而是自己骑马踏月。羡慕吧!这李煜真是,自己玩了就玩了,还要记录下来,偏偏文笔还那么好,害得多少痴男怨女为之想人非非。但我要告诉你,这不过是李煜一次普通的集体活动而已。我敢肯定,如果看到他的私人幽会,你可能就挪不开步了。有兴趣吗?那就请接着往下看。P3-7

序言

诗酒趁年华

好友独秀山君新作出版,我不免欣喜若狂,美好的记忆不禁回溯到那年初三。

有些交情很奇怪,相交多年,说断就断;而我与独秀山君只有一年共同的学习时光,却静水深流,友谊绵长。即使时光流逝,山河阻隔,也心交神往,不得不说,诗词是一座灵秀而稳固的桥梁。

我爱诗词始于初中二年级,一触即狂,朗读、背诵、抄录、试写,广泛涉猎诗人传记,心驰梦绕。初三方与独秀山君同校同班,刚好几个好友都好此道,真如“干柴烈火”,越烧越旺。而这种课外阅读,反而使枯燥的升学考试生活平添绚丽的色彩。

那是我十几年求学生涯中最美好的时光。学校坐落在高高的同马大堤绿坡之下。堤外皖河悠悠,蒹葭苍苍,青峰逶迤;堤内村庄簇簇,炊烟袅袅,百里平畴。我们在堤坝内外捧读古典诗词,那鲜词丽句,万种风情;春晓河边,秋日黄昏,是何等享受!我们对空高诵,我们低首沉吟,我们互质互难,我们的友情也在潜滋暗长。

我和独秀山君对唐诗、宋词的喜爱与岁月同长。独秀山君工作忙碌,但对诗词的爱好却与日俱增。现今功利日盛,物欲横流,为什么唐诗、宋词仍然成为我们的共同追求呢?我想,是因为诗词有着无穷的魅力。

一是抚慰心灵。诗词是温柔之手,安抚我们受伤的身心。生活如赛场,谁能不受伤?有人嗜烟灌酒,有人斗牌泡妞。而一首诗词,让你与人对谈,他说“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你又何忧?他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你又何惧?

二是滋养人生。打开诗词世界,你的人生就会多一道色彩。诗词让你广步大好河山,诗词让你回首繁华时代。那“一夜鱼龙舞”的大宋元宵夜,那“日长飞絮轻”的春日采桑女,难道不让你心迷神醉?人活着毕竟不只是吃香喝辣,还需要精神养料,而古诗词正是精神养料的充沛来源。

三是物以致用。诗词不是空谈,而是生活所必需的工具,能让我们创造,让我们表达。各种谈心、讲话,各种网络交流,各种文章、艺术,没有诗词内蕴,那语言是多么苍白乏味!一位企业家在招商大会上用了一篇我写的发言稿,他对我说,因为我在发言稿中使用了许多诗词意象,使讲稿贴切而又雅驯,后面的市、县领导不好意思再用已准备好的稿子了,只好随便讲几句。文明皆由传承而来,没有古诗词,就没有好的现代中文。

独秀山君忙里“挤”闲,笔耕心耘,汇成词话一卷,可嘉可贺,可读可研。作为老友,喜欢他轻松愉快的笔调、融会贯通的故事。我想,喜欢诗词的朋友,肯定也喜欢这本宋词佳作。

潘学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只有香如故(宋词十三星宿背后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独秀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19460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3
出版时间 2017-06-01
首版时间 2017-06-01
印刷时间 201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2017071774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