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一种整体性的价值体系,不但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价值基础,也为政治和社会秩序提供合法性和神圣性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关注儒家在观念层面的意义,亦须关注儒家与“制度”的关系。干春松著的《制度儒学(增订版)(精)》通过“儒家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的双向互动的方式描述儒家与传统中国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并将儒家的这个侧面定名为“制度儒学”。
图书 | 制度儒学(增订版)(精)/北航高研院治道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儒家是一种整体性的价值体系,不但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价值基础,也为政治和社会秩序提供合法性和神圣性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关注儒家在观念层面的意义,亦须关注儒家与“制度”的关系。干春松著的《制度儒学(增订版)(精)》通过“儒家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的双向互动的方式描述儒家与传统中国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并将儒家的这个侧面定名为“制度儒学”。 内容推荐 干春松著的《制度儒学(增订版)(精)》通过经学与政治、礼乐与社会治理等多维度描述儒学在中同传统社会中的面貌,着力阐释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儒家与制度剥离的过程以及现代新儒家不断寻求儒家与现代制度之间再度关联的可能性,探究儒学与制度关系在当下的复杂性。 目录 治道文丛序 序言 前言 甲部 王道政治:天下与国家 儒家王道政治秩序的构建及其遇到的困境——以“管仲之器小哉”的诠释为例 《中庸》与儒家的“天下”观念 荀子与儒家贤能政治传统的转变 “王者无外”与“夷夏之防”——公羊三世说与夷夏观念的冲突与协调 “国”之意象转移——以章太炎、胡适和顾颉刚、傅斯年为主轴 天下,全球化时代的托古改制——兼评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 儒家“王道天下”观念与世界秩序 乙部 制度儒学及儒学的重建 一以贯之和生生不息:对儒家精神的一种解读 儒生的社会角色和自我定位 儒家制度化重建的尝试:康有为、陈焕章和孔教会 大变局中一个地方乡绅的心情:刘大鹏日记解读 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与重构 从“良知坎陷”到“理一分殊”:新儒家文化立场的矛盾与转折 孔子:是保守还是进取——从梁漱溟到张岱年 丙部 对“制度儒学”的评论 黄玉顺:儒学与制度之关系的生活渊源 唐文明:制度与心性——评干春松所著《制度儒学》 唐纪宇:对儒家现代建构的追索 干春松、陈壁生:知识、制度和儒家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 干春松、黄晓峰:不懂儒学,何以知中国? 后记 增订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制度儒学(增订版)(精)/北航高研院治道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干春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3307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72 |
出版时间 | 2017-05-01 |
首版时间 | 2017-05-01 |
印刷时间 | 201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58 |
CIP核字 | 2017081158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7 |
宽 | 145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