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的研究正像其他历史部门一样,要做好这种研究必须兼具古人所说“才”、“学”、“识”三个方面。此书正是根据这三点对古典文学文献进行精心的概述,此书具有真实的历史参考性,具有很好的收藏性。
图书 | 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文学史的研究正像其他历史部门一样,要做好这种研究必须兼具古人所说“才”、“学”、“识”三个方面。此书正是根据这三点对古典文学文献进行精心的概述,此书具有真实的历史参考性,具有很好的收藏性。 目录 1、序 2、昭明太子与梁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 3、有关《文选》“苏李诗”若干问题的考察 4、从《洛神赋》李善注看尤刻《文选》的版本系统 5、《玉台新咏》版本研究 6、《玉台新咏》成书年代新证 7、七言诗渊源补证 8、道教在六朝的流传与江南民歌隐语 9、“六义”与诗教----读《毛诗序》臆札 10、关于上古、中古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11、一桩未了的学术公案 ----对钟嵘《诗品》“滋味”说理论来源的一个推测 12、关于《金楼子》研究的几个问题 13、《箧中集》与杜甫 14、严羽评李白诗资料摭谈 15、南朝五史校点稽疑 16、关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编撰方面的一些问题 17、关于《水经注校》的评价与整理问题 18、《全唐小说》志疑 19、通行本《曲品》校补 20、朱骏声著目述略 试读章节 要想说明“苏李诗”系庚信的创作,必须论证两个前提:第一,这七首诗在庚信之前未有人征引;第二,在最初的《文选》编纂中没有收录这七首诗,而是后人加进去的。 恰恰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作者举不出任何有意义的证据。他只是根据庚信《拟咏怀二十七首》之十、《别张洗马枢诗》、《李陵苏武别赞》等材料,认为《拟咏怀诗》的情调、内容、风格与所谓的“苏李诗”“可说如出一辙”。 page2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典文学文献学丛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跃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1171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16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1999-01-01 |
首版时间 | 1999-01-01 |
印刷时间 | 199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