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介绍药茶的专书。全书按各科疾病分类,根据主治依次排列于病名之后。对每种药茶均按组成、配方、主治、制法与用法等项编写。书后还附有药茶笔画索引,便于读书查阅与合理选择。
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古今医药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共收药茶908种。其中有许多是中国历代宫廷秘方,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供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也是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广大食疗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图书 | 百病中医药茶疗法/中国传统疗法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介绍药茶的专书。全书按各科疾病分类,根据主治依次排列于病名之后。对每种药茶均按组成、配方、主治、制法与用法等项编写。书后还附有药茶笔画索引,便于读书查阅与合理选择。 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古今医药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筛选,共收药茶908种。其中有许多是中国历代宫廷秘方,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供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参考,也是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广大食疗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目录 1、补益类 2、感冒 3、咳嗽 4、咳血 5、哮喘 6、肺痈 7、肺结核 8、热病 9、暑湿 10、中暑 11、湿温 12、梅核气 13、呕吐 14、胃痛 15、胃炎 16、便血 17、腹痛 18、肝炎 19、失眠 20、自汗 试读章节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基本病机时脾虚湿胜,其病因有感受外邪(以湿邪主为),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脾肾虚衰。临床上以寒、热、虚、实分证,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寒证;大便黄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嗳腐吞酸,属食滞;病程较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多属虚证。治疗泄泻,应注意饮食调养忌服生冷、油腻之物。 P1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百病中医药茶疗法/中国传统疗法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思澍等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018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9 |
出版时间 | 1991-01-01 |
首版时间 | 1991-01-01 |
印刷时间 | 199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7 |
丛书名 | |
印张 | 9.7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