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戴维·伯奇著的《14岁开始的哲学思维训练》是针对中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设计的哲学讨论,即可用于课堂教学,也可用于学生自我学习,或者同学之间的讨论。内容涉及西方哲学所探讨的各个方面,采用的是讲一个故事,然后根据故事内容提出问题的方式。这本书比上一本书要深一些,故事和问题与西方哲学有了一定的联系,适合中学生使用。
图书 | 14岁开始的哲学思维训练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戴维·伯奇著的《14岁开始的哲学思维训练》是针对中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设计的哲学讨论,即可用于课堂教学,也可用于学生自我学习,或者同学之间的讨论。内容涉及西方哲学所探讨的各个方面,采用的是讲一个故事,然后根据故事内容提出问题的方式。这本书比上一本书要深一些,故事和问题与西方哲学有了一定的联系,适合中学生使用。 内容推荐 由戴维·伯奇著的《14岁开始的哲学思维训练》是为中学生设计的哲学讨论,内容涉及西方哲学所探讨的各个方面,采用以故事提出问题的方式。内容涵盖四大部分:世界(它)、自我(我)、社会(我们)和他者(你),已经触碰到一系列经典的哲学命题,对少年读者来说颇具探究性且不失挑战性。 书中所列的练习能够有效训练哲学思维,同时也能很好地引导、鼓励思考和辩论。作者鼓励老师们以聆听代替教导,将学生的思想及观点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还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技巧和建议,帮助教师获得更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教授哲学的目的并非为了传授技能;教授哲学的重点也不是知识。本书所提倡教育理念的基础并非教学,而是倾听:倾听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或纠正,而是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 目录 前言 序言 引言 世界:“它” 帝国主义与魔法 疯癫 时间 艺术与现实 信上帝 关于邪恶这个问题 邪恶的本质 怀疑论 逻辑 无所不知的人类 事实与观点 物体与本质 消失的文字 关于“新”的思考 自我:“我” 关于隐私 灵魂 性别 自杀 理解死亡 自由 责任 思考 语言与独创性 自控、失控以及真实自我 身与心,肉与灵 信念 情感 欲望 社会:“我们” 尽善尽美 乌托邦 财产 智力 道德与法律 金钱 街头艺术 消费主义 权力 传统与改变 种族 民主与差异 他者:“你” 动物 不可为之事 利己主义 说谎 酷刑 了解他人 语言与歧视 自然 诱惑 罪孽 情感与权利 感官 附录一 将课堂交给学生 附录二 基本逻辑 附录三 谜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14岁开始的哲学思维训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戴维·伯奇 |
译者 | 张振成//王亦兵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630419 |
开本 | 20开 |
页数 | 2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初中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 |
CIP核字 | 2017046109 |
中图分类号 | B0-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1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