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菲兔的经济学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汪艳老师的新作《巴菲兔的经济学之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奇特的大门。作者以“选择的科学”这一经济学的精要作为开篇第一章,既预示着巴菲兔的独特选择之意义,也暗示人生的征途中我们所做出的每一次选择也都离不开经济学之理性相伴。作者精心设计的8个主题,丝丝入扣,既贴近生活,又趣味横生,让人眼界大开。原来经济学可以这样充满神奇色彩!

相信读者一定能够从作者通俗平实的语言中,领悟到经济学的生活魅力和生活中的魅力经济学!

内容推荐

汪艳著的这本《巴菲兔的经济学之旅》通过一只名叫“巴菲”的小兔子的经济学之旅,配上轻松的情景剧漫画,将“相对复杂”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全书在充分构建经济学原理的主体框架基础上,对众多经济学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筛选,选择了涵盖并力求充分展现经济学全貌的8章内容,以保证经济学原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本书主要包括选择的科学、看不见的手、幸福的艺术、竞争的吸引力、惊险的一跳、癌细胞生存之道、比爱情更狂的事情、强暴欲的天敌等内容。

本书致力于通过多种诠释形式的组合,每章以名人名言为导引,将社会公众和各类专业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话、寓言、小品、漫画等揉进经济学原理中,尤其是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经济学化”改成情景剧,变枯燥乏味的推导原理或图表公式为“生动”故事,很好地实现了经济学原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通俗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目录

前言

引子

1 选择的科学

 齐家之学?齐国之学?

 汽车?电脑?汽车和电脑?

 大学生上课可以玩手机吗?

2 看不见的手

 酸奶的需求

 酸奶的供给

 酸奶市场均衡的形成

 酸奶市场的比较静态均衡分析

 尴尬的薄利多销

3 幸福的艺术

 幸福是什么?

 饮水的幸福评价

 值不值的学问

 大树的幸福

4 竞争的吸引力

 企业的技术效率

 短期中面包店技术效率的实现

 长期中面包店技术效率的实现

 面包店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5 惊险的一跳

 草莓种植户的“一跳”

 名不符实的校园书店垄断

 通信市场三寡头的校园之争

 货卖一层皮的学问

6 癌细胞生存之道

 备受瞩目的GDP

 有意义的必须是实际GDP

 长期中实际GDP的决定

 短期中实际GDP的波动

7 比爱情更狂的事情

 货币的由来

 金融体系

 货币的供给与控制

 长期中货币市场的均衡——物价水平的决定

 短期中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的决定

8 强暴欲的天敌

 “样样通,样样怂”的学问

 农民与猪倌的故事

后记

试读章节

原始人第一次打造出石斧和弓,那还不能算是经济活动,只能说是有了一种技术。一群猎人开始利用石斧和弓,集体围捕获得了一只野猪,猪肉在猎人之间进行分配。慢慢地,原始公社的群居生活变得复杂起来,有了专门为猎人制造工具的石匠,石匠自己并不去狩猎,猎人们在分配时会拿出一份猎物分给石匠。这时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很原始,也不发达,但已经是一种经济活动了。

人类有了社会经济生活,就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思想。但经济学的出现,是在奴隶社会产生以后的事情。公元前355年,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的《经济论》一书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开始出现经济学。这本书名由希腊文“家庭”和“管理”两词组成,宣扬的是“齐家之道”,这是因为古希腊的奴隶制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奴隶进行的,奴隶主只关心怎么组织和管理奴隶,得到更多的剩余产品。除却奴隶社会,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也是以庄园经济为主,当时的经济学必然也就局限于家庭经济或庄园经济的范围之中,所以这种“家庭管理学”的观点在欧洲流行了差不多有两千年。可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传统的经济学这一名称所确定的对象和任务,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如何超越传统经济学的局限?这一切直到17世纪初出现了“政治经济学”一词。

其实资本主义时代在16世纪时就已经开始。当时,由于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商业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商业资本家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作为商业资本家思想和要求体现的重商主义,对现代生产方式最早进行理论探讨,成为资产阶级学说的第一个学派。

1615年,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莱田通过国家掌玺大臣,也就是财政部长,献给当时的国王路易十三一本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的书,他以“政治经济学”为书名,绝不是主张这门科学在研究经济问题以外还要研究政治问题,其目的在于表明他研究的“生财之学,于家于国皆同”,而当时的人们通常把国家财政、货币流通这些国家或社会经济问题放在政治学、伦理学的著作中讨论。蒙克莱田并没有想到,他让一门新兴学科有了新名字,后来者都承认而且逐渐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但因为重商主义者研究的范围仅仅局限于商业领域的流通过程。在重商主义者看来,贱买贵卖的流通过程才关乎了财富的产生和累积,他们对流通领域的关注未能转向对财富起真正至关作用生产领域的关注,他们的学说也只能是“政治经济学的前史”。

从17世纪开始,工场手工业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但当时的封建制度以及占比重很大的小生产,严重妨碍了大工业的发展和产业资本全面统治的建立。新兴资产阶级急切要求冲破封建束缚,于是,代表产业资本家利益,宣扬“经济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  卡尔·马克思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大卫·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其间还有创立经济科学最伟大的人物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学派的领袖弗朗斯瓦·魁奈。虽然重农学派为新学科的建立贡献巨大,表现了创造性和生产力,但只被看作这门科学的先驱者。被世人公认的政治经济学新学科的真正创始人是斯密,他在1776年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标志着经济学学科的建立。在这一年,引人注意的另一件事就是《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可以这样说,在美国的革命家们争取自由、反对暴政的同时,斯密举起了经济“自由”的旗帜,历史上也就有了这样一次美妙的巧合。

亚当·斯密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运行状态,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只需要作为“守夜人+警察”保护公众财产、生命的安全。而市场之所以可以被放任,是因为经济生活的参与者都是有着自利心的经济人,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个人经济行为的原始动因,像屠夫、面包师和酿酒师会为人们提供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饮品,并不是出于对公众的恩惠或怜悯,而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经济人会由“看不见的手”所引导,实现有效率的市场运行结果。

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还没直接公开,古典经济学代表的是反封建的要求。但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阶级矛盾开始尖锐化,资产阶级需要有为他辩护的经济理论,古典经济学也逐渐被庸俗化,让·萨伊以“供给创造需求”这一定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想象,如果由供给来创造需求,也就是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会有相应的消费与之相对应,只要生产出来,就会有相应的消费,那么以“生产过剩”为实质的经济危机就不会发生,不会发生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显然是合意的制度。

到了19世纪中叶,政治上独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更加白热化。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批判地接受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科学因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9世纪70年代掀起的“边际革命”是一场由经济的数量分析推动的革命,它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了《经济学原理》,他为现代微观经济学搭起了基本框架,而且书名抛弃了“政治”两字,也就是政治经济学被改回,称为经济学,在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从经济著作中消失了。

P4-6

序言

著名的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曾断言“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正是因为这一错误预言而使得经济学背负着“令人沉闷的学科”这一称号。或许因此,经济学给人的感觉似乎更多的是无趣和脱离生活。大名鼎鼎的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也曾讲过:“我学习经济学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们的骗。”经济学的真面目到底如何,按照时下流行的话语:“经济学到底是个什么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汪艳老师的新作《巴菲兔的经济学之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奇特的大门。作者以“选择的科学”这一经济学的精要作为开篇第一章,既预示着巴菲兔的独特选择之意义,也暗示人生的征途中我们所做出的每一次选择也都离不开经济学之理性相伴。作者精心设计的8个主题,丝丝入扣,既贴近生活,又趣味横生,让人眼界大开。原来经济学可以这样充满神奇色彩!

相信读者一定能够从作者通俗平实的语言中,领悟到经济学的生活魅力和生活中的魅力经济学!

我是汪艳大学时的经济学老师,现在仍然在安徽大学给本科生讲授“经济学原理”,看到昔El的学生能有如此成就,深感欣慰,是以提笔作序!读此书时,我仿佛在和巴菲兔一起重温经济学的奇妙之旅!

后记

这其实并不是一篇单纯的后记。“一只小兔子去讲经济学”,最初只是想想,但点点滴滴的累积真的让这变为了现实。巴菲兔来到我的世界并不突然,一切似乎在20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很多与青春有关的回忆,我也一样。6个女生相依相伴、共同成长、有笑有哭的4年是我青葱岁月里无法割舍的一段,老大兔八哥、老二米奇、老三老鸭(亚)、老四四毛、老五阿蒙和长了天生兔牙的我——大家喊我小兔或兔子。1996~2000年我们一起在安徽大学(以下简称“安大”)老校区的206栋楼406和407寝室留下了太多欢笑。那时四大天王还很红,单曲王馨平的《别问我是谁》、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周华健的《花心》、王菲的《闷》、张惠妹的《姐妹》、许美静《都是夜归人》、熊天平的《蓝色多瑙河》、许茹芸的《独角戏》、陈淑桦的《滚滚红尘》、张信哲的《过火》、郑中基的《你的眼睛背叛你的心》……太多太多,尽管这些歌曲未必是这些歌手的代表作,但支支都有我们青春的记忆,《祈祷》《相亲相爱》更是集体活动时出现频率最高的歌曲了。因为都爱听歌、唱歌,后来我们就有了室歌——李度的《舍不得把眼睛睁开》。那时练歌的好地方不是什么卡拉OK,而是宿舍楼的水房,在那里锻炼了一批批高水平的歌手。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大学时代我最钟爱的歌手就是张信哲了,之后对其他歌手的喜爱都远不及那些年对阿哲的痴迷,至今我仍保有阿哲的很多卡带,特别是我有在卡带歌词纸上记录购买日期的习惯,毕业后搬来搬去,即使如今上网可以随时点开音质更好的歌曲,但这些卡带也绝对舍不得丢弃,只要一打开它们,大学生活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那时安大进出以北门为主,北门口进来就是家属区,生活气息浓厚。大一、大二时我们班男生宿舍和我们紧隔一个篮球场,都在三食堂这边,紧邻大礼堂、邮局、银行、澡堂、书店、面包房和北门,生活方便。到了三年级,男生们被调整搬去了理西楼那边,因为距离北门太偏远,那边的宿舍被喻为“西伯利亚”。大学的前两年我们住在206楼406室,那时没有手机,所以楼上楼下的联系方式基本靠吼,宿舍楼仅有的一台电话在宿管阿姨的办公室里,如果找人,电话就打到0551-510××××,阿姨会问找某某某房间谁谁谁,然后就在楼下吼寝室号码,接电话的人就会拿着五角钱下去接了。如果有些人想煲电话粥,那绝对不能在早晚下课回来吃饭的高峰期打进来,否则不仅要加钱接电话,还得遭人嫌弃,一栋楼一两千女生就依靠那么一台电话,可想而知。除了宿舍阿姨会吼,男生们找我们办各种事情或者打各种比赛,就会在楼下喊“406”“407”,我们是他们场上的坚强后盾,热情拉拉队!

如今想来,我们6人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吃货”,因为在别的寝室女生们疯狂学打毛衣、做女红时,我们6人却誓把周边美食尝个遍。生日、节假日时,6人往往都是一起觅美食去了,完全对现今大学校园女生普遍追求的减肥、骨感之类没有一丝一毫的概念,尤其当时对肉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毫不隐藏。那时安大无论东西南北门、天鹅湖畔、宿舍楼周边,只要新开了餐馆,我们都会前去品尝。小吃一条街里的青椒肉丝炒饭、牛肉炒饭,胖子拉面馆的牛肉拉面,四川红油饺店的排骨面和水饺,宿舍楼下10元一个素菜不限量的鸡火锅,北门的烤鸭、海白菜、猪耳朵丝,随处可见的凉皮和炸串,腐竹、小鱼、绿豆丸子、年糕、火腿肠什么都可以串串炸,香蕉裹上薄薄的面炸好后浇上一层炼乳,那滋味就是一个“美”字!味道最鲜美的还是北门口小广场上每到下午四点半以后,有那么几对勤劳热情的中年夫妻用板车拖来的砂锅摊,吃得多了就熟悉了,和他们聊过,都是企业改制后自谋出路者,如今看来卫生条件不那么好的砂锅里要么是厚实入味的卤牛肉,要么是现做的肉丸煮的三鲜加上爽滑的粉丝,还有麻辣小龙虾,总是让人念念不忘,每一家的砂锅都好吃,那完全就是一个竞争性市场,虽然我们也会因为更投缘较多地去某一家。

吃货的世界总是简单又幸福的。记得老大娘亲最擅长做肉末酱,老二娘亲擅长做卤鸡,还会从家给我们带一种特别的菜,一吃必然打喷嚏;老三家就在合肥,她娘亲每年都会做一大桌好吃的招待我们;老四娘亲擅长做牛肉;老五娘亲擅长做油炸酥脆柴火锅巴和馓子;我娘亲最拿手的是徽式杂酱、红烧肉和雪菜肉丝……那时交通不便,每学期开学那几天,五一、国庆长假结束返校回来那几天,几位娘亲或其他家人朋友来校慰问那几天,这些美食都会在寝室内大放光彩,无人吝啬,带到寝室的东西就是共享的。6人中我是离家最远的了(黄山),在芜湖长江大桥都没通的日子里,家校之间的连通必有的回忆就是那趟天近黄昏,但天仍算还亮时就出发,傍晚到达蚌埠,夜晚穿过南京长江大桥,半夜回到安徽芜湖,黎明才到家的合肥一厦门的绿皮车,足足14个半小时,所以除了寒暑假回家,有时五一、国庆长假由于票太紧张都不能回去,而娘亲太爱我了,即使晕车晕得死去活来每学期都会抽时间来学校看我一次,必备足足一钢精锅的糖色带精带肥的红烧五花肉、用冬笋鲜肉香菇丁豆干加上娘亲自己做的辣椒酱,娘亲亲手腌制的干净香脆的雪里蕻炒肉丝(路途遥远,都是带些不易坏的菜品)……带到合肥早已经凉透了,但这绝对不是问题,当时人手必备小酒精炉和小铝锅,主要用来煮个方便面,特别是加了鸡蛋的方便面,幸运牌蟹黄口味的方便面,整锅肉到校了,我们也是用那手掌大的酒精炉作为炊具,火力太微小,所以常常是红烧肉还没热甚至还没温,就到肚子里了……后来芜湖长江大桥通了,黄山到合肥的火车缩短为7~8小时;再到合铜黄高速通了,大巴车4个半小时就能到达;2015年6月高铁通了,20年前的14小时半骤缩为1小时40分钟左右,其中最快的一趟仅仅1小时20分钟。如果此时还在学生时代,那娘亲送肉进合肥的旅程也就不那么艰难了。

除了上课,玩乐、读小说也是那时的爱。当时图书馆的藏书不如现在丰富,加上学术水平有限,读那些学术型大部头有困难,所以看得最多的还是小说书和报纸了。当时我看得最多的是译林出版社翻译的西方现代小说,寒暑假时每每都不怕沉,必借满15本从合肥背回黄山慢慢品味。平日里我和四毛还喜欢去北门口的书店租书,每次我们都各租一两本,看完后交换看。那几年的阅读量真不算少,如果看过的那些小说都变成了学术书籍,我现在说不定也能“胸有小竹”了。那时北门口还经常有人用板车拉书来卖,回头想想,才知道那些便宜的书很多都是盗版的,像《卡耐基励志格言》《平凡的世界》等书在学校的市场占有率是很高的。后来校园内有了一家三立书店,里面书的价格会高一些,但不卖盗版书,而且很多专业书籍是市区新华书店买不到的,在没有卓越、亚马逊、当当的日子,三立书店是我当时和后来读研时购书最多的地方了。

……

看过不少关于“人为什么要读书”“女生为什么要受教育”之类的心灵鸡汤、演讲,但往往在某些年龄阶段大家都不能很好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很多年后意识到能多读书、应该多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时却迟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教育是极具正外部性的经济行为,它可以提升国民素质,推动整体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我来说,大学校园生活不仅避免过早进入社会,尽管最终都是要进入的,也让我有了自食其力的敲门砖,锻炼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说起这个其实有些不好意思,但真的是这样,才上大学时洗衣服是没问题的,但第一次洗完被套后,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套上,是四毛帮我的,多年后我自己照顾自己和家人、帮助朋友,俨然女汉子,绝对离不开那样的四年。对我来说,那几年大学校园生活让我拥有了独处时不怕孤单的能力,一个人难免会有形单影只的时刻,我往往很享受,因为会学习、会找到很多可以做的事情,不会过多地将生活重心依赖于谁身上,即使孤单但不寂寞。对我来说,那几年校园生活还是让自己能够遇到一些在以后的岁月里值得回忆的人和事,也更让我有了一只小兔子讲授经济学的梦想!

如今这本书真的完成了,要感谢的人真的太多,除了后记中提到的,还有我的家人、老师、同窗、朋友,和很多只有一面之缘甚至不曾谋面的朋友。因为这种种缘分和情谊,我的生活、我的工作才有了很多美好的经历,也让我成为如今的我。尽管20年前的“小兔”如今也偶有白发,快成为“中年兔”了,但人生只要有回忆,不惧梦想,青春哪里会散场?

特别感谢我的经济学启蒙老师蒋长流教授。第一次聆听蒋老师的经济学课,已然20年光景,却仿佛就在眼前,那时每一堂经济学课都是一顿美妙的精神大餐。这些年,我也体会了为人师的不易,蒋老师在课上的循循善诱和认真细致犹如陪我在教学路上行走的明灯。能成为蒋老师的学生,是我毕生的荣幸!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胡永政先生对我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指导,没有他的帮助,我不可能在大学老师的岗位上成长如此顺利,从一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蜕变为受学生们欢迎的老师!

非常感谢生活安排了属于我的仙女闺蜜们及她们的家人,时刻享有大家庭的温暖,大家一直相亲相爱!

非常感谢我的公婆、父母对我们小家庭的关爱,有他们做坚强后盾,小家才越来越好!

此外,在这本书写作中还参阅了一些中外文献,在此特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菲兔的经济学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2040689
开本 16开
页数 1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2017033791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