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际遇和在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况的记录。该书收录了作者的日记数百章,从中读者可以详细了解吴宓的思想历程和学术观点。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珍贵记录,也是研究吴宓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更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工具书。
图书 | 吴宓日记(3)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际遇和在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况的记录。该书收录了作者的日记数百章,从中读者可以详细了解吴宓的思想历程和学术观点。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珍贵记录,也是研究吴宓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更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工具书。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数十年学术生涯、个人际遇和在学界的活动与交往情况的记录,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教育史的珍贵记录。从中读者可以详细了解吴宓的思想历程和学术观点。 目录 1925年乙丑(民国十四年) 1926年丙寅(民国十五年) 1927年丁卯(民国十六年) 试读章节 二月五日 星期四 是日抵京。2 P.M. 谒姑母。在六雅园吃饭。访袁未遇。晚访袁,见兄弟二人,谈甚久,得悉清华细情。 二月六日 星期五 上午,至清华,见李仲华。居室不合,未定。 在工字厅午饭,李、王、蔡、庄④陪。饭后,由王导谒校长于私宅,同往见P.C.。所事未定。 夕,见卫。浴。 在钱崇澍家晚饭。与刘廷冕同宿工字厅。 二月七日 星期六 上午,入城,访H.H.于其宅中,未遇。至新月社,二次,乃遇之。并见胡适、徐志摩。在其处午饭。 下午H.H.来,同赴灯市(廊房头条)买灯(五元),送新月社(灯会)。又同游厂甸,观百货市。 夕,再至新月社。赴姑母家晚饭。 二月八日 星期日 晨访杨宗翰于其家,在其家午饭,谈甚久(拟总务主任名)。 下午四时,访瞿国眷、刘庄,均未遇。仍在姑母处宿。 二月九日 星期一 上午,再到清华。见曹,提二条件:(一)名义为筹备主任。(二)须有全权办本部分之事,并负专责。否则,仍回奉。曹允之。 下午见张,告之。张谓极妥。定翻译班事。下午仍回家,宿姑母处。 二月十日 星期二 上午入校,居西客厅。 被派为大学筹备会委员Council for univerSity Development。 P1-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吴宓日记(3)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宓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0932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6 |
出版时间 | 1998-03-01 |
首版时间 | 1998-03-01 |
印刷时间 | 199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6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7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