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难(走出印度)(精)
内容
试读章节

飞机过了黄河,继续朝西南方向飞,北方单调的哀黄消失了。云层之上,一两个小时全是一样无聊的景致,一成不变的混沌。我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喝着咖啡。机舱正在放一部搞笑片,把臭鸭蛋汁涂在郁金香上,当街让路人闻,隐藏的摄像机拍下每个人的怪相。耳机里笑声大震,机舱里却静无一声。邻座戴着耳机却鼾声连连。我早就丢开耳机,拉下窗罩闭目养神,睡意淹上来。

突然,眼睛被一种奇异的感觉撑开,窗缝中切进一剑蓝光。我推上窗罩,竟是无边无际一色净蓝,镶嵌在白如喷玉的雪岭间,莽莽苍苍的雪山世界,好像是另外一个星球。强烈的光芒涌上来,这纯蓝纯白,唰的一下撕裂我的视网膜,美得叫人透不过气来。

我赶快坐直身体,贪婪地扑到玻璃窗边:帕米尔!这就是帕米尔!飞机正在越过世界屋顶,像一条沉默的大鲨鱼,擦靠着怪石嶙峋的海底慢慢巡游。从空中看,那远远的高峰弧线弧形,漫漫无垠,昆仑与兴都库什像两条巨蟒缠结。掠过机翼,昆仑山远远不止2500公里,如一个巨大的军团,悄无声息地环绕整个地球沉沉行进。我往下看,看山与山之间的幽幽深谷,我觉得身体轻轻浮起来,意识轻得干脆消失了。一刹那间,恍然整个人已经离开飞机,飘在空中。

我忽地猛醒,赶快抓住座位把手。难怪世界上那么多人,不管是不是信徒,热衷于到印度“朝圣”。翻过了这些人寰之外的雪峰,还有什么不是神圣的?难怪苏霏会生拉活扯地要我作此行,她精致的脸此时露出得意的浅笑,说你看你看,明白了吧!

为这一瞬间的灵魂出窍,我得好好感谢她。我打开超薄便携电脑,点开网页,写了一大篇,为了慎重,放在待送件里——此情此景,最好即刻公诸网上,不然什么时候才有如此飘逸的兴致?我们的生活已经结实甜腻有如一块咖啡色的巧克力。

一个星期前苏霏从香港打来电话,要我写一本印度之行的书。她的要求很模糊:说是可以像传记,也可以是采风片断。

我说什么“传记”?是游记吧!出版界喜欢邀请作家黄河抒情,东北三省采风,西藏跋涉。也有不少出版社给了脸面请我,我不应该摆架子。但是,写书在我一直是很痛苦的事:我的整个写作生涯,从来没有什么创造兴奋,如痴如醉地狂书只是别人的福分。我经常像临盆半个月生不下孩子的孕妇,一整天下来只写了几页纸,没有一字满意。

或许像我这样有终身“笔障”的人,做作家实际上是自己找罪受。至于与几个从无来往的人合写一套定做的书,觉得好笑,绝对拒之。

苏霏在电话那端,一声不响听了我一大通不咸不淡的话,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就你一个人去印度,写不出来也没关系。”还没等我说话,又说,“那个地方终会在你手心里热起来!”

我从来没听人约写不出没关系的稿。我轻轻笑了。

她说:“别只顾笑,你一定得帮我这个忙。我早就跟你说了,不能光顾着写流芳百世的大部头小说,写作得让一叠订货单逼着你。我知道你不信,这次算试验:你一路写,星云网上保持每两天更新连载,香港《每日半月刊》每期刊登,最后成书也是‘每日集团’出。”

苏霏是《每日报》社长,星云网的CEO,“图腾影视公司”董事长,在香港算得上媒体顶尖级人物,著名新经济女强人。她一谈实的,我反而仔细听了,倒不是贪利,而是听传媒人谈艺术特别难受:不是说他们谈艺术外行,这些聪明人物比我们文人智商高得多。只是他们一谈艺术,总让人觉得话后有话,听他们谈“条件”,才揣摸得出真心的程度。P3-5

书评(媒体评论)

我认为这本书的成功在于有一种时代精神贯穿始终,从各种文化、各种学科的高度来反思一个人的灵魂,提出了许多无法回避而又难以回答,因而启发思考的问题。

——乐黛云

鲁迅要救救孩子,在《阿难:走出印度》中,虹影似乎在呼喊:“救救天才!”

——赵毅衡

阿难就是“难”,困难与苦难,是我们无可排遣、终须面对的精神之“难”与历史之“难”。虹影是独特的,她是“行者”,从英国、从英国统治下的印度、从已被收回的中国香港,寻踪蹑迹,以刁钻迂回的路径重新堪定我们原初的困境。

——李敬泽

读《阿难:走出印度》我尤其尝到一种“于心戚戚然”之感,虽然我没有他那样的遭遇,性格也毫不相干,但魂灵却在同一处痛着。

有着游记般美丽和罪案小说般悬念的《阿难:走出印度》,实际上是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精神危机的一次长境头式铺览,是对精神上“家”的概念的追问。

——李洁非

目录

修订本说明

开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章外章

“行者”虹影追阿难——李敬泽

序言

修订本说明

在意大利深山中,面对窗外终年积雪的风光,心里特静。看这部小说,心不静不可以,修订时更是如此。

这算是我的第五部长篇,在艺术上最敝帚自珍。我仔细安排了多重“不可靠叙述”,读者会发现,连“我”都得对自己撒谎隐瞒,因此迷障重重复重重。语言上则故意求涩,给你一个胡桃,你得用牙齿咬碎它。

去掉三万多字,有些部分片段重写。胡桃肉更有咬劲,但是我在胡桃壳上先咬出了一些缝:你的牙齿,我的牙齿,我们的胡桃。

这本书一出版,我就想修订。书再版时我开始做这工作,每次心燥性狂时,就坐下这里那里改两个字,仿佛又落到那个天才少年阿难的魔力之中。渐渐地,我心如止水,像第一次在庙里见他,看他静立于释迦牟尼身旁。这个阿难熟记着佛典精要,和我们一样容易受诱惑,但终于成为“尊者”,成为“如是我闻”的叙述者。

我小说中的阿难是摇滚歌星,历经劫难,潇洒而豪富,他的信仰却只有富了再富,犯罪也在所不惜。最后到了印度,甚至没有逃跑的欲望,只想回到无拘束流浪的往日。

我曾跟随这两个阿难的足迹,走到地之边天之涯,也是那样的不想回过头来。

不完美的爱才是最美的爱,没有实现的爱才是最稀罕的爱。我永远无法爱你到完美地步,所以我逃到异国来。看见了吧,太阳出来,越过地平线,你就不在我的眼里了。

校对这些句子,感觉自己依然留在地平线那头,恒河金黄的细沙,一如以往地顺着河水流淌,而夕阳像悬挂在那里,一直没有落下去。

再校对这些句子,才明白自己一直尝试在遗忘的河流观看那个我,也才渐渐懂了为何在那年毅然决然要有那印度之行。

内容推荐

虹影著的这本《阿难(走出印度)(精)》从一个起初看似简单的文化旅行开始,步步为营,牵引出愈见纷繁的故事线索和庞大的历史背景:阿难不只是迷人的摇滚歌手男性形象,更是国际警察通缉的巨大商业罪犯;“我”的印度之行的目的也不仅是替女友寻找阿难,且暗中担负着替警方寻找阿难线索的任务;阿难和女友也不只是现世的情侣,两人更是上一辈恩怨纠葛的承受者,于是上一代的历史——滇缅抗日、国共内战、印度宗教等层层浮现……最后,所有的冲突、一切救赎与无法救赎,都集中在恒河岸边上演……

编辑推荐

虹影著的这本《阿难(走出印度)(精)》是一个很好读的故事:有着游记般的美丽和罪案小说般的悬念。

这是一个跟你我都有关的故事:拥有知识、金钱和闲暇的我们为何仍然焦虑?我们精神上的宁静不一定在印度,但一定在某个“远方”。

这是一个堪比《挪威的森林》的故事:逃离与追寻,迷失与救赎,缘分与宿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难(走出印度)(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虹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46138
开本 32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2017058405
中图分类号 I247.56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2
14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