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感谢生活(精)
内容
试读章节

铺花的歧路

第一卷

乌云在无声的静寂中汇合。忽然,闪电用它尖利的手撕裂天空,霹雳用它粗壮的声音的锤震撼大地,狂风搅动起一切空间。大自然在这紧张的喧啸中显出蓬勃的活力。万物被暴雨猛烈地、彻底地冲刷之后,涤尽了污垢,无一不呈现出本色。汹涌的洪流使旧日沉默下来的长江大河重新变得生气十足,然而,它不可抑制地冲决堤坝,泛滥开来……

回溯一下吧,六十年代中期我们生活中骤起的无比剧烈的风暴!

这是光明赢得了胜利之后,光明与黑暗斗争的一次大反复。

一下子,无形潜在的对立,变得具体可见,尖锐地冲突起来,殊死地搏斗着。所有人的目光都从日常的事物上移开,凝望着一件抽象的最庄严的大事:党、国家、民族和阶级的命运;也思考着自身。几万万人,不管是投进,还是被卷进,都在这急转的斗争旋涡中跃动。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在发生转折。

霎时间,界限没了,准绳没了,秩序没了。更多的是怀疑而不是信任,更多的是废除而不是保留。存在的一切,都需要重新甄别、判断和划分。一切人都要重新站队。然而,敌人依然不都站在敌人一边。一些人过了时的面具揭去了,另一些人悄悄蒙上更应时的面纱。敌与友、真与假、忠与奸、是非和曲直全纠缠在一起。赤诚的战士、政治的赌徒、利欲熏心的冒险家、化了装的魔鬼,一时混杂不清。拔剑相向的双方有时恰恰是阶级的手足,并肩的伙伴很快又化为仇敌。这是空前奇特的、不可思议的、不拿枪的大混战。

斗争渴望思想,行动需要精神。在众人注目的地方,领袖挥动着巨大的、那样的手臂,他把他发现的真理交给人民去实践。当一种思想被奉为法典而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时,它精确的成分会建立宏勋,谬误的成分就会化为灾难。检验它的代价无法计算。另一边,权威在被窃用,真理在被偷换。冒牌货总有它更为炫目的外表。隐身的骗子们在蜜果四边撒下拌了糖的毒粉,在征途两旁布下铺了花的歧路。分辨它,不单需要时间,还免不了经受痛苦的磨难、上当、受害,留下深深的创伤。这也是成就一身钢筋铁骨前真正的锤炼。历史即便在重复,也以一种完全陌生的、全新的形式开始。革命是开天辟地,不是精雕细刻。它要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它把它的教训留给后人。

现在呢?炽烈的气氛像热空气注入人们的大脑。脑袋里的细胞发了酵似的膨胀起来……

白慧,十七岁的姑娘,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她穿一身绿色的军衣,和她的同学们站成一排,横穿马路,像占领城市的队伍那样把一条街的街口封锁住。

身后是他们的学校。今天,另几个学校在这里联合开批斗大会。白慧他们执行保卫会场的任务。

他们的左臂上套着一色鲜红的臂章。在那过去的、使人不能忘怀的、可歌可泣的时代,红军、工人纠察队、农会,都戴过它。这是正义、光荣和神圣的标志。她感到今天戴上它,不单很神气,还意味着过去那严酷的斗争又回到身边,红色的天职落在他们身上。他们每人手里端一支军事操练用的模拟的木枪,并不觉得是一种象征。感觉是真枪,是讨伐旧世界残余的逼真的武器。

愤怒的火在白慧心里猛烈地烧着。心里没有杂质,火烧得那样纯,还有两朵炽热的小火苗跳到她细长的眼睛里。在挑起来的黑眉毛下边,闪出逼人的利剑似的光芒。这张白皙、清秀的少女的脸儿冷若冰霜。她抬着细俏的下巴,凸着微微隆起的胸膛,双手像拼刺那样端着木枪。自我的正义感在她身上塑造了一副感人的姿态。

她和所有的女同学一样,把辫子塞进军帽里。军裤簇新而碧绿;军衣褪了色,是爸爸当年的战服,曾在漫长的征途上雨淋日晒发了白,有硝烟熏黄和子弹擦过的痕迹。袖子上还有一个枪洞,正是爸爸当年负伤的地方。这个洞眼已经给一块略新些的绿布补上了。细细的针脚是死去的妈妈留下的纪念。爸爸一直珍藏着它。白慧非要不可,因为穿上这件褂子会感到充实,增添许多力量和勇气。

褂子大。她个儿不高,还没有长饱满。帆布腰带紧紧一扎,下边的衣襟像短裙一样张开。P1-3

书评(媒体评论)

伤口里最容易生出文学。我经历了抄家、暴力,以及恐惧、屈辱、折磨,以及任意的伤害,我曾想写过一部名为《抄家》的小说,但是最终我放弃了。我反而写了另一部《感谢生活》,因为,正是这种急转直下、一落千丈的周边,使我感受到社会人生的真谛;并使我从想象走向思考,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大我的失明,因而拿起更为沉重的文学的笔。

——冯骥才

目录

铺花的歧路

雕花烟斗

啊!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感谢生活

内容推荐

《感谢生活(精)》收录冯骥才成名代表作五篇:《铺花的歧路》《雕花烟斗》《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感谢生活》,五个极尽曲折与深情的“文革”故事,不为控诉,备写特殊年代的人情世态和人性深处。尽管题材灰暗,调子却是积极向上的,荒唐、残酷的苦难中透出善和美的温情,透出历尽苦难之后对“生”的眷恋和顿悟。作品清新而感伤,极为动人。

编辑推荐

《感谢生活(精)》的作者是清新感伤版的冯骥才,呈现他“俗世奇人”笔法之外的另一面。篇篇精彩,篇篇悬念,不读到最后一个字,就很难说你读完了这个故事。荒唐、残酷的尽头,是“生”的眷恋和顿悟,这也是冯骥才的文革故事得以超越文革而存在下去的地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感谢生活(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骥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47036
开本 32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4
CIP核字 2017150675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1
143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