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孙歌著的这本《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精)》介绍了,在思想史的视野里,“人类”并不是统合地球上所有人群的抽象概念。当日本和中国不再仅仅意味着“他们”和“我们”的时候,当自我有意识地以他者的眼光感知世界的时候,人类这个范畴,才拥有了真实的内涵。

或许发掘不为人知的新鲜史料,是历史学最重视的工作方式;而在熟视无睹中重新发现既成的经验,却是思想史研究不可或缺的训练。那些被常识磨平了棱角的经验事实,在经历了这种重新发现之后,才突然呈现出陌生的意义,在那样的时刻,我们面对了新鲜的世界。

内容推荐

孙歌著的这本《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精)》是一本讨论思想史认识论的书:第一部讨论了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整体结构,特别是他在经验研究中折射出来的原理性假说;第二部讨论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生在日本的昭和史论争。本书通过对这两个个案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如何破除静态的知识感觉,建立把握动态过程的认识论课题。在形而下层面建立多元的普遍性,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相似性进入差异,并进而在差异状态中理解差异。为此,不仅需要哲学认识论的翻转,而且需要对经验的重新认知。破除旧形而上学的干扰,把世界视为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这个恩格斯留下的思想课题,通过对形而下之理的探讨激发出新的理论能量。

目录

第一部 探寻历史的“基体”

 上篇 在中国的历史脉动中求真

一、饥饿感与窘迫感:跃动着生命感觉的明末

二、“不容已”:无法妥协的观念感觉

三、童心说:沟口雄三的思考方式

四、不立论:必要的思想史修炼

五、“形而下之理”:探寻另一种普遍性原理

六、作为方法的中国:经验深处的结构性想象力

 下篇 中国历史的“向量”

一、“自然”与“作为”的契合

二、内在于人生的形而下之理

三、中国的公与私

四、被分有的法则:中国历史的基体

五、乡里空间与乡治运动

第二部 历史与人

 上篇 现代史书写与“国民体验”

一、昭和史论争的缘起

二、昭和史论争的基本对立结构

三、战争责任与国民生活体验的错位

四、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五、破除伪命题:走出历史与文学关系的预设

六、互补的对立关系:《昭和的精神史》的出现

 下篇 现代史书写的认识论转换

一、建立日本历史学的工作伦理

二、整体化判断与人格化分析:斯大林批判引发的思考

三、重新“发现”唯物史观

四、偶然与必然,一般与特殊

五、学术史与思想史中的昭和史论争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3148193
开本 32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51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2
CIP核字 2016078063
中图分类号 B313.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54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