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一浮思想新探(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被尊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梁漱溟语)、“当代理学大师”(周恩来语)的马一浮先生,学问精湛、思想博大,然学界对其的研究却相对不够。本书集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对马一浮的生平事迹、思想义理、文章诗词、与同时代人物如熊十力梁漱溟等的交往及思想比较,乃至马一浮在中华学术文化上的价值地位等,予以深入的考察与分析。许多提法与观点,不但有益于马一浮研究,其对探究中国文化的走向与发展,也是大有启迪。

目录

前言

研究马一浮 弘扬“六艺”学——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

弘扬一代儒宗——马一浮的思想与学术成就

论马一浮的历史地位与思想价值

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

马一浮思想的基本特色

马一浮的哲学思想

论马一浮的国学教育思想

马一浮的“六艺心统说”与儒家经学的哲学意涵

马一浮六艺论的人文思想

马一浮国学观及其特色

马浮经学的本体诠释学探源

马浮的哲学典范及其定位

从马一浮的志向与修养功夫谈马氏学术与生命的特异处

马一浮与新加坡释广洽的方外之交——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特殊案例

“王者以道治天下”——马一浮儒学古典名言的政治观

马一浮和“六艺论”

马一浮楷定“国学是六艺之学”的现代意义

马一浮国学观的启示

论马一浮的六艺统摄一切学术的思想及其意义

浅析“六艺该摄一切学术”的现实意义

浅议马一浮的文化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

再论马一浮与现代新经学——从国学的视角看

马一浮“六艺一心论”对经学的整合

试论马一浮更深功夫论的展开

论马一浮对程朱陆王之心性论的整合

马一浮对佛教心法的知性诠释:以华严禅为例

试探马一浮先生儒佛观的形成及发展

论马一浮的诗歌美学思想

马一浮先生的文化诗学观

马一浮诗学思想管窥

马一浮的易学研究--读《观象卮言》有感

读马一浮先生《孝经大义》二题

马氏之学善于“贯”——读《<论语>首末二章义》后

马一浮对于《论语》意义的阐释

儒学教育的生命导向——马一浮《复性书院学规》的生命学阐释

中国近代思想名家的师道理念与实践的殊途同归——以梁启超、马一浮与胡适、鲁迅等人的言行因果异同为中心

湛翁和希逋——数学家章俊之的两位人文学者朋友

马一浮与梁漱溟

马一浮与现代中国的朱舜水热

马一浮在一九三九——叶圣陶所见复性书院创业史

由马一浮佚诗佚文说到与龙榆生交往因缘

“万里来寻独立碑”——马一浮北美游学述略

马一浮的国学教育活动述论

试析马一浮少年时代的不幸遭遇对其成长的影响

春到花枝满 斐然已成章——“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述评

马一浮学术思想研究成果的最新展示——“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一浮思想新探(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55642
开本 16开
页数 5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9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61.5-53
丛书名
印张 35.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