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井冈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毛泽东为什么重上井冈?林彪为什么哀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朱德为什么把井冈称为“天下第一山”?
谜,一个又一个谜。年过古稀的老前辈告诉我:“山因革命而高,地以人杰而大”。聚集在这里的革命者,曾演出过惊天动地、泣鬼神的革命壮举。也演出过令人落泪的历史悲剧:兵败八月,痛苦而苦涩;林彪军心动摇,毛泽东苦心开导;毛泽东一到山下,“文化大革命便一触即发!”
此书从历史隧洞中挖掘了最珍贵的史料,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揭示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重上井冈山的历史动因。
序幕 久有凌云志他又重上井冈山 过了黄洋界而今险处不须看
第一幕 三十八年后故地毛泽东重游 日新月异主席对汪东兴忆旧
第二幕 马日血记心间为革命上高山 月儿圆人难圆恨无期情无限
第三幕 出师不利他犹如关公走麦城 沧海横流方显得英雄更英雄
第四幕 三湾降下北斗星山水变通明 英雄共识鸿门宴化作同心宴
第五幕 工农革命军茅坪安下革命家 毛泽东黄洋界里再次话从前
第六幕 贺子珍派贺怡去下山探敌情 她让袁文才护兵一块去进城
第七幕 八角楼勾起无限回忆和沉思 坐车刚到又调头留下难解谜
第八幕 别爱妻毛泽东投身秋收起义 违背党中央保护武装当务急
第九幕 真假难分幺六贺怡探报军情 老表袁文才贺子珍再看动静
第十幕 稳军心寻找秋收起义失败因 两信发现自卫军难消戒备心
第十一幕 王佐心神不定因三湾开来兵 众人高明袁文才约见毛泽东
第十二幕 年轻气盛二将领不服毛泽东 立场分明乡绅拉拢投错庙门
第十三幕 袁文才设防大仓会见毛委员 毛泽东送枪枝话缘份两相知
第十四幕 特使抓了又逃茨坪安静不了 王佐下山援助一切出乎预料
第十五幕 袁文才留病号苏先骏携枪逃 原计划打酃县何长工挑重担
第十六幕 打富济贫毛泽东巧用郭亮名 艰难出征刘先生预卜前景盛
第十七幕 毛泽东率军进玄六当勤务兵 革命军遇险情余洒度想逃行
第十八幕 毛泽东巧分兵右路军送喜迅 左路军遭袭击四连下落不明
第十九幕 “大风歌”鼓舞士气纪律严明 “山大王”骄气横生杀猪迎兵
第二十幕 脚伤难行贺子珍照应毛泽东 胜败都在毛泽东提倡再练兵
……
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由于卢德铭是军事总指挥,在部队中深孚众望,他的意见是举足轻重的。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对会议统一思想和行动决策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