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实际是李立三)、王明、博古、洛甫(张闻天)到毛泽东的各届领导的历史总结。
该书的特点是把领袖人物放到革命事业的宏观发展规律中进行总体比较;放到每个时期的全党状况和领袖群体中加以研究;放到主要政治事件中,又放到广阔的背景中,作多角度的剖析,以新的视角和较深的思考,与读者交流。
图书 | 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中共六任领袖新视角)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实际是李立三)、王明、博古、洛甫(张闻天)到毛泽东的各届领导的历史总结。 该书的特点是把领袖人物放到革命事业的宏观发展规律中进行总体比较;放到每个时期的全党状况和领袖群体中加以研究;放到主要政治事件中,又放到广阔的背景中,作多角度的剖析,以新的视角和较深的思考,与读者交流。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一个老命题的新思考——中国革命怎样造就和挑选了时代的弄潮儿 第一章 秀才造反——建党初期的领袖陈独秀 第二章 并非“历史的误地”——革命转折时期的领袖瞿秋白 第三章 被革命旋涡推上浪尖的领袖——向忠发与王明 第四章 过渡时期的过渡领袖——张闻天 第五章 中国的希望在山沟里——一代人领袖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 第二篇 灰色的理论与常青的生活——党的领袖们理论追求的曲折之路 第一章 趔之火的历史光辉与“窃火者”的个人命运 第二章 中国革命理论的曲折探索 第三章 延安时期理论繁荣的历史思考 第四章 “结合”的典范为何在“结合”上出了问题? 第五章 我们怎样面对毛泽东思想 第三篇 党内斗争的历史回顾——从一个角度谈领袖内部关系 第一章 二十年代曾为“党内和平”发生争论 第二章 “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不得人心 第三章 延安整风为解决党内问题创造的新经验 第四章 从庐山会议看执政党党内斗争的历史教训 第五章 领袖与党内矛盾问题的再认识 后记 试读章节 提起延安时期,人们常常说她是毛泽东思想体系形成的时期。这一概括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历史的实际,然而从整个党的理论发展史看,表达得似乎还不够充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中共六任领袖新视角)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建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30538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6 |
出版时间 | 1998-12-01 |
首版时间 | 1998-12-01 |
印刷时间 | 199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238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