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编·服饰卷》(下)为全书第6卷。中国服饰文化深远博大,深奥杳远的东方智慧、解天析地的人生哲理、对自然无穷的观照与体察、对世俗生活的赞颂与眷恋,无不积淀为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内涵;而众多民族的迁徙、流变,各种地域所造成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心理审美模式,则不断地构合为纷繁多姿的服饰造型样式和装饰意识,形成了不同的服饰制作体系。本卷重点展示了汉族和藏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并介绍了中华民族服饰的发展脉络和各民族服饰的相互影响。
图书 |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6)(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穿戴编·服饰卷》(下)为全书第6卷。中国服饰文化深远博大,深奥杳远的东方智慧、解天析地的人生哲理、对自然无穷的观照与体察、对世俗生活的赞颂与眷恋,无不积淀为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内涵;而众多民族的迁徙、流变,各种地域所造成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心理审美模式,则不断地构合为纷繁多姿的服饰造型样式和装饰意识,形成了不同的服饰制作体系。本卷重点展示了汉族和藏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并介绍了中华民族服饰的发展脉络和各民族服饰的相互影响。 目录 概述 张晓凌 一 “冠带衣履天下”的汉族民间服饰文化 二 沉郁斑斓的藏族服饰及门巴族、珞巴族服饰 三 雄浑宽博的蒙古族服饰 …… 图版 一 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汉族服饰 二 藏族、门巴族及珞巴族服饰 三 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汉族服饰 四 蒙古族服饰 五 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汉族服饰 六 新疆各少数民族服饰 七 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汉族服饰 八 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各少数民族服饰 九 东北各少数民族服饰 专论 民间服饰,一种湮没已久的价值——从中国古代服饰发展说起 杭间 中国民间民族服饰的文化功能 邓启耀 环境、文化与民族服饰 袁仄 图版目录 试读章节 儒家成为正统学说后,对汉民族服饰的结构、穿戴效果、装饰内容等都起到了强烈的整饬作用,其人本思想、礼教文化及入世精神潜进汉民族服饰的经脉,铸成了千古一统的仪表风范。禅宗、道家间或对汉民族服饰产生过一些影响,但不是根本性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6)(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晓凌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817733 |
开本 | 8开 |
页数 | 30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1994-09-01 |
首版时间 | 1994-09-01 |
印刷时间 | 199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1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4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
宽 | |
高 | 3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