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申奶奶的杂货铺/大眼瞪小眼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温情与纯美融合而成的美妙的作品。作者非常耐心地把这些奇妙的故事写得舒缓、悠远、细致,让人读起来就像忘却了时间的流动,定格在那美妙的时刻。故事简单、清新,充满了淳朴的乡村气息,将人拉回到那并不遥远的手工业时代,品味现在已经难得的美妙时光。全书充满了温馨与灵动,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尤其是家中有长辈在乡村生活过的城市家庭,作为给孩子回忆往昔、感受温情的晚安读本,让他们在这个人情过于冷漠的现代社会里从小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一缕缕温情,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坚信爱与美的真谛。

内容推荐

这是以统一的人物形象串成的短篇故事集。申奶奶在辽阔的原野上开了一家杂货铺,她的顾客是谁呢?原来是原野上的动物们,有火红色的小狐狸、勤劳的田鼠太太、会织布的狗獾奶奶……在这小小的杂货铺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神奇的小故事。

作者非常耐心地把这些奇妙的故事写得舒缓、悠远、细致。细致到把一个故事的展开写得像一朵花的绽放一样,细致到描绘出申奶奶心里的细微感受。这样细致的文笔,与故事的节奏、人物的性格和环境的气氛,是和谐协调的,显示出作者特别的用心和着力。

目录

火狐狸的秘密

织进一缕阳

桃花香,香满堂

馒头开花

火塘边的松木墩

花茶壶里的小矮人

和礼堂的葵花皂

田鼠太太的针线篓

纽扣铺子

扫晴娘

月光茶

月光酒罐

单脚跳,团圈圈

后记

试读章节

火狐狸的秘密

夜渐渐深了,雪还在簌簌下个不停,村子里静悄悄的。

村头的老榕树下,申奶奶的杂货铺还亮着灯。噗噗噗——炉子上的铁锅里,熬煮着南瓜。南瓜已经煮得很烂了,申奶奶添了一大勺红糖,用勺子搅了搅。

“嗯,甜,经霜的老南瓜熬酱最好了。”申奶奶舔舔勺子,很满意。

砰砰砰——有人敲门。

“这么晚了,谁呢?”申奶奶取下1号门板。申奶奶的杂货铺用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流传的、老式的店门,用长条形的木板当门板,一块块拼起来。为了不弄错顺序,木板上依次写着1、2、3、4、5、6,一共只有六块门板,都是上好的枫木,很结实。

“您好,申奶奶。”

“您好。”申奶奶低下头,看到一只火红的小狐狸站在门口,撑着一把火红的油纸伞,背后一串长长的脚印,一直延伸到夜色里。

“狐狸会说话?”她吓了一跳。

小狐狸一仰头,有些不高兴了:“我们狐狸都聪明着呢!”

“是,是,对不起,稍等一下。”申奶奶也觉得自己说得不对,谁规定狐狸不能讲话了。她又取下两块门板,门开了一半。“请进来吧。”

“谢谢。”小狐狸抖落身上的雪花,收了伞走进来。申奶奶这才发现,他还背着一个大背篓,背篓上盖着油纸。

“背着这么大的背篓,真有力气啊。”申奶奶夸奖道。

“这没有什么,”小狐狸谦逊地说,嘴角却得意地翘起来,他耸耸翘翘的尖鼻子,说,“南瓜酱啊!”

“是的,南瓜酱,再等一等就煮好了。”申奶奶笑起来——小狐狸嘴馋的样子,和村里的娃娃一个模样,“要买点什么吗?”

“不要,不要。”小狐狸摇摇头,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我看到你这里点着蜡烛。”

“嗯——烛光不晃眼。”申奶奶说。这一点,村里人议论过很久,已经习惯了。晚上,整个村子都亮着电灯,申奶奶却点着蜡烛,有时候,她也会点油灯。村委会收电费的麻先生说,一年到头在申奶奶这里收的电费,还不够在杂货铺买盒火柴!这么说,实在太夸张了。

申奶奶喜欢看得见的、会摇晃的火焰。火焰一晃,各样的影子就会跟着晃一晃,演影子戏似的。尤其,这样安静的雪夜,点一支蜡烛,就着烛光,煮着南瓜酱,听听雪花飘落的声音,多好啊!

“试试我们家的蜡烛吧。”小狐狸诚恳地说,他掀开背篓上的油纸,篓底整齐地摆放着包好的蜡烛。

“狐狸的蜡烛啊,这可没用过。”申奶奶笑了,“下雪的夜晚出来,真是辛苦。”

“您见过狐狸白天推销蜡烛吗?”小狐狸也笑起来,“试试吧,试试我们家的蜡烛吧。”

看着小狐狸仰着头、嘟着嘴、圆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样子,申奶奶的心像米缸里的柿子,软乎乎的,甜蜜蜜的。

“好啊,什么价格呢?”

“爸爸交代了,要先请客人看货,再谈买卖。”小狐狸热心地拿出一支蜡烛。这是一种胖乎乎的、矮矮的圆柱形蜡烛,用油纸包着,纸包的一角印着一只火狐狸的图像。

“火狐狸是商标吗?”

“是啊,流传好几代了。”小狐狸很骄傲。

“啊,那可真了不起!”申奶奶突然记起了关于狐狸的传说,有点担心起来,这不会是狐狸的魔法吧。她剥开油纸,里面是一支牛奶般匀白的蜡烛,烛芯是火红的。

“点上吧,点上吧。”小狐狸噗地吹灭了燃着的白蜡烛。

哧——申奶奶点燃小狐狸的红蜡烛,屋子里的光晃了一晃,渐渐明亮了。

“真舒服啊!”烛光很柔和,像是黄昏时天边最后的一缕晚霞,又像是清晨天空最初的一抹朝霞,是一种温暖的、自然的光。

申奶奶满意极了:“有多少货都留下吧。”

小狐狸报了个介格。申奶奶吃了一惊,那比普通蜡烛还便宜。

“这样的价格,太便宜了吧。”

“本来是不和人类做生意的。”小狐狸摇摇头,解释道,“可是,狐狸家族搬走了不少,附近的狐狸越来越少了,所以,才想到您这里试一试。这个价格,够了。”

原来是这样啊,申奶奶明白了,她摸了摸小狐狸的头。

小狐狸把火狐狸蜡烛摆在货架上:“货款下一次来取,请帮忙多多推销。”这样说着,他却看着申奶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哦,好啊。”申奶奶突然有点不知所措,伸头看看屋外。雪花还在簌簌下个不停,“要不,你留下来住吧,天亮了再回去。”

“狐狸不会迷路的。”小狐狸说,看着申奶奶不明白的样子,好心提示道,“您的南瓜酱熬好了吗?”

“哦——好了,就好了。”申奶奶一看,锅子里的南瓜酱,已经是一种秋日阳光的温暖的红色了,她装了一玻璃瓶送给小狐狸。

“货卖完了,该怎么告诉你?”

“点上火狐狸蜡烛,吹灭,又点燃,一共三次,就知道了。”小狐狸眨眨眼睛,“那就先再见了,申奶奶。”

“再见——”申奶奶倚着门,看着小狐狸走进夜色里。

远远的,传来他的歌声:

“火狐狸蜡烛,

是特殊的蜡烛。

火狐狸的秘密啊,

不能说……”P1-6

序言

许多优秀奇妙的童话故事,总是发生在大自然的背景下。我想这是当然的,因为人类是从大自然的摇蓝里成长起来的,神奇瑰丽的大自然最能激发作家的想象和遐思。

我们阅读《海的女儿》,亲近了那片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的海,亲近了那个悲壮而凄美地寻找爱与灵魂的故事。阅读《夏洛的网》,我们对那个发生了友爱奇迹的农场,有着一份特殊的想象。阅读《小王子》,透过那个来自神秘星球的小王子,透过那个富有诗意又充满淡淡哀愁的感人故事,我们对浩瀚神秘的宇宙多了一份特别的感觉。

现在,我们看到了周静笔下的一片温馨灵动而又暖香弥漫的原野。

原野上有一个小杂货铺,主人是慈祥、宽和、勤劳的申奶奶。

“申奶奶杂货铺”几个字,写在一块细长的木招牌上,挂在屋檐下。木条上简简单单地用毛笔写下这几个字,然后漆上桐油。木招牌底端,挂着一串小小铜铃铛,风一吹,就发出细细碎碎的叮叮当的地声音。

——《织进一缕阳光》

小杂货铺是安静又飘荡暖香的。申奶奶锅子里熬的南瓜酱,“是一种秋日阳光的温暖的红色”,让送蜡烛的小狐狸驻足留恋。申奶奶装了一玻璃瓶递给小狐狸(《火狐狸的秘密》)。南瓜酱的香味,申奶奶的热情,暖暖地飘散在原野上,飘到读者的心里去了。

小杂货铺里有许多神奇的故事。申奶奶喜欢的花茶壶,壶嘴里垂下一架小小的绿绳梯,三个小人正从上往下爬。他们从提篮里拿出一个木盒,在木盒的格子里种出了茂密的茉莉丛(《花茶壶里的小矮人》)。申奶奶用剪刀咔嚓咔嚓剪出的小纸人,招来了能干勤劳的扫晴娘(《扫晴娘》)。火塘边的松木墩,让申奶奶重温了美好的童年时光(《火塘边的松木墩》)。即使是寒冷的夜晚,小杂货铺里也是温暖宜人——

寒冷的黑夜包围了村庄。申奶奶往烤火的炉子里添了一把木炭,火旺起来,屋子里暖融融的。

——《桃花香,香满堂》

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故事里,小杂货铺里弥漫着南瓜酱的香味,松饼的香甜,桃花糕的香甜,米酒微醺的气息,茉莉花糕和玫瑰花茶的香味。作者迷恋于叙写各种温暖的气息,实际上是极其家常的生活气息,却给那些奇妙故事的发生和展开,创造了特别的氛围和特别的意境。这个小小的杂货铺,往来着各种各样的顾客。

那些顾客来自辽阔的原野。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啊,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辰,展现出不一样的景致。

田野绿了,水汪汪的。石灰糊的白墙壁下,桃花开了,给素净的村庄增添了几许明媚。村庄,一下子就温柔娇美了。

——《桃花香,香满堂》

原野笼罩在灰蓝的暮色里,西边的天空升起了第一颗明亮的星星,长庚星。申奶奶喜欢长庚星。从小,她就喜欢坐在灶屋矮矮的屋顶上,守望这颗星星,守候每一个温暖晴朗的黄昏。

——《原野上新开的纽扣铺子》

早晨起了雾。到了上午,雾气渐渐消散,阳光照下来。原野上隐隐错错飘散着丝丝缕缕的乳白色的雾,朦胧而清丽。

等到雾气完全消散了,阳光金灿灿的,又暖和又明亮。申奶奶提着菜篮子,绕过菜园,去了趟河边。

——《月光酒罐》

眼见着要过年了,到杂货铺里来的顾客,想买到“和礼堂的葵花皂”,把家里清洗干净呢。申奶奶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葵花皂。

“我去找找,”申奶奶说,“我去找找和礼堂的葵花皂,请耐心等一等。”话这么一说,她心里像是阳光照透了,也明亮起来。原来,她也想见见这神秘的和礼堂的葵花皂呢。

“太好了。”田鼠太太将黄手帕放在申奶奶的鞋尖上,“带上吧,这是用向日葵的花瓣染的颜色。向日葵是太阳的花呢。”

——《和礼堂的葵花皂》

带着田鼠太太的黄手帕,申奶奶走进“一大片望也望不到边的向日葵的花田”的深处,走进了竹篱笆围着的那扇竹门里的“和礼堂”。申奶奶每一次走出她的小杂货铺,她的心绪在风中舒展开来,走进原野上生灵们的奇异故事之中去了。

作者非常耐心地把这些奇妙的故事写得舒缓、悠远、细致。细致到把一个故事的展开写得像一朵花的绽放一样,细致到描绘出申奶奶心里的细微感受。这样细致的文笔,与故事的节奏、人物的性格和环境的气氛,是和谐协调的,显示出作者特别的用心和着力。

敢于细致地写童话,我觉得是作者对文学品质的一种追求。在写好故事的同时,要用文字描绘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是极大的挑战。

文笔细致的文学作品,当然要细细地品读。

就像好品质的酒,要慢慢地品味才能品出醇厚的滋味。

就像好品质的茶,要细细地品茗才能品出美妙的芳香。

好品质的文字叙说的美好故事,慢慢地细细地品读,它的醇厚的滋味和美妙的芳香,是能够浸染到人的心灵深处的。

后记

从前,衣衫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春天播种的棉花种子,到了秋天,长出洁白蓬松的棉花来。采回棉花,坐在午后的阳光里,转动咿咿呀呀的纺车,把它纺成线。梭子来回穿梭,织布机嗒嗒响个不停,把棉线织成布。

外婆说,用原野上采来的蓝草或浆果,熬煮成蓝的、黑的,或红的、粉的染料。天气晴朗的日子,给布染上色,在小河里漂洗干净,晾晒在阳光清风里。得闲的夜晚,点上油灯,裁剪衣衫。

穿上这衣衫,就把那阳光、清风和油灯下温暖的夜晚,都穿在了身上。

我渴望也能有这样一件衣衫,我渴望感受手工年代那种悠然、恬静和独一无二的创造力。我喜欢手工艺品那种特别温情的家常味和烟火味。

我去过山里,看到那坐在木屋里挑花的姑娘、大婶,眉目间那种宁静的神情,美极了。我赶过山里的集市,真是什么都有啊!竹编的篾篓,手工织的花带,绣着喜鹊和梅花的鞋垫,鹅黄色的小鸡仔,在竹篓里挤来挤去的小鹅,圆圆的糯米糍粑……简直回到了手工年代。最叫人心动的,是人们脸上的笑容,像从山头升起的朝阳一样清新明亮。

写作《申奶奶的杂货铺》,就是为了怀念那并不遥远的手工年代。

手工做的红蜡烛,一针一线缝出的衣衫,皂荚果熬制的香皂,泥制的酒罐,桃花花瓣做成的桃花糕,能织进夏日阳光的手织布……我渴望用童话描绘出手工年代的那种朴实与神奇,描绘出那种宁静的温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申奶奶的杂货铺/大眼瞪小眼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851291
开本 16开
页数 1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3
出版地 湖南
219
15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