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细致地描述了中华民国前期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的一生。本书的叙述注意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图书 | 段祺瑞传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中华民国前期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的一生。本书的叙述注意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时间为序,记叙了段祺瑞从出生到死传奇复杂的一生,生动再现了段祺瑞这个贯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代表人物从普通小兵到出任民国执政的人生历程以及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直皖大战、直奉大战等重要历史,着力刻画了他既刚直又刚愎的个性。 目录 第一章 初露峥嵘 第二章 宦海沉浮 第三章 最后岁月 第四章 段祺瑞的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 第五章 旁人眼中的段祺瑞其人其事 附录 段祺瑞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段祺瑞自小不爱修饰,生活邋遢,从早到晚总是鼻涕挂在唇上,衣服也皱皱巴巴。家里人常劝他改改坏毛病。甚至家里的佣人也说他:“看你哪有个少爷的样子!一点也不干净。”可段祺瑞我行我素。然而,七年的军营生活对段祺瑞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一方面儒家诗书的熏陶使段祺瑞以后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念“固着于儒家的模型”,另一方面兵营特有的严肃、规整的氛围也影响了段祺瑞的性格,自小便具军人的刚毅、板正。然而,承欢膝下、无忧无虑的生活也就维持了这七年。1879年,段祺瑞15岁,段骊病死于军中。骤失依靠令段祺瑞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他强忍悲伤,在军中将士的帮助下,扶送祖父灵枢归葬合肥。 祖父虽然不在了,可段祺瑞已经习惯了兵营的生活,他不愿留在家乡,而是想像祖父一样在军中建功立业光大门楣。所以他办完丧事就回到宿迁,做了名军中杂役,也就是勤务兵。 没有资料显示段祺瑞的杂役做得怎样,从他争强好胜的性格揣测,段祺瑞肯定是不安于位的,渴望能有机会冲出去,做比杂役更有意义的事。1881年,17岁的段祺瑞投靠在山东威海某部任军营官的堂叔段从德,得补上了一名哨书。 兵营单调、枯燥而又艰苦的生活磨砺着段祺瑞的心智和体魄,他做事沉毅果断,领导才能也渐有显现。可是命运多舛,未等他大有作为,不幸又一次降临:1882年农历8月20日,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在家乡遇盗被害,时年才39岁。段祺瑞向军中请假奔丧,却不被允准,无奈之下,他写信到家乡,请求缉拿盗贼。好在不久,贼人就被抓伏法了。然而,段祺瑞的母亲却没能承受住中年丧夫的打击,于第二年病逝了。长辈接二连三地故去使刚成年的段祺瑞不得不早早地承担起家庭重任,此时,他的妹妹才12岁,两个弟弟分别是10岁和9岁。他变得更加坚韧、冷峻了。为了重振家业,也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安排好弟妹,毅然重返威海卫军营。 以恭亲王奕沂、文祥等为代表的清廷当权派从与英法等西方强国战争的失败中深刻地认识到西洋的军器和练兵方法的优越性。被朝野谓为“四大中兴名将”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对此更有共识。虽然“发展海军是李鸿章对外关系和自强政策最优先考虑的重点”,但在花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创建海防的时候,李鸿章也意识到改造陆军的必要。他开办了江南、天津两个机械制造局,实际上是两个兵工厂。能造出新式武器,还得有会使用的人。为培养陆军人才,1885年(光绪十一年五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在天津仿照西法创设武备学堂,遴委德国兵官李宝、崔发禄、哲宁那珀、博郎阃士等作为教师,并选派通习中外文字之员作为翻译。将各营送来弁兵,挑取百余人人堂肄业。届时拟将头批学生发回各营,由各统领量才授事。复挑二批学生送堂肄业,其优者,或留堂作为帮教习,或回营转教员弁。”天津武备学堂自此开始建立。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陆军学堂,也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陆军学堂。远在山东半岛北端海军基地做着小小哨官的段祺瑞意识到,能到该学堂学习深造,是他有望改变其久居人下之现状的难得机会,遂立即报考。凭着机敏精悍和一定的儒学功底,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取了该学堂。“遂辞哨书,入堂肄业,学习炮科。” P5-6 序言 近现代之交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政局变化纷繁复杂。自北洋军阀总首领袁世凯阴谋攘夺民国中央政权以后,近十七年里,各路军阀、政客们争权夺利,政坛纷争不断,仅“内阁”就更换了四十多届,最短命的“总理”只在位两天,正所谓席不暇暖。加上其间无数事变纵横曲折,令这段历史充满跌宕起伏的波澜。这是个黑暗与光明较量,困惑与希望交织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以其资历、声望和在中华民国前期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成为了这段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 本书细致地描述了段祺瑞的一生。在叙述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趣味性、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着力于吸引读者。文中既有正史的叙述,又有杂官稗史的考证,妙趣横生,其味无穷。适合各年龄段愿意了解这一段历史和人物的读者阅读。 当然,本书并非一本历史学著作,因此,我们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根据行文和读者的需要,合理、大胆地进行了合乎文学规律的再创作和艺术加工,以期为读者带来最大的精神享受和阅读享受。 由于学识所限,加之时间仓促,本书的不当之处自是难免,诚望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在此先予致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段祺瑞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1572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6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0 |
宽 | 172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