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诸样式中,诗歌环境在当前是最为困难的。对诗说话的人,对自己的立场、观念要有必需的审视和反省,也要返身看看自己借以品评、判断的依据。
本书是汉园新诗批评文丛之一。是作者近年来在新诗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成果的结集,内容包括重要的诗学现象研究、诗人研究等。
图书 | 学习对诗说话/汉园新诗批评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文学的诸样式中,诗歌环境在当前是最为困难的。对诗说话的人,对自己的立场、观念要有必需的审视和反省,也要返身看看自己借以品评、判断的依据。 本书是汉园新诗批评文丛之一。是作者近年来在新诗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成果的结集,内容包括重要的诗学现象研究、诗人研究等。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新诗研究领域一些文章的集成,内容包括对当前重要的诗学现象的关注与剖析、对几位重要诗人作品的分析,以及对若干诗歌现象的回顾等。作为著名的当代文学史家,作者在新诗研究方面亦秉承其冷静客观的姿态,对当代新诗有一番别有深意与意味的观照。 目录 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缘起 序 同意的和不同意的 旧文一篇:“对本书的几点说明” 阅读一组短诗 “重写诗歌史”? 几则有关顾城事件的札记 序《90年代中国诗歌》 如何对诗说话 我和“北大诗人”们 《新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史问题 谈90年代的诗 序《在北大课堂读诗》 当代诗的发表问题 一首诗可以从什么地方读起——谈北岛的诗 谈《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 漫谈上海的“先锋诗歌 诗歌现状答问 叶维廉的《中国诗学》(增订版) 诗歌记忆和诗歌现状——在北大通选课“当代诗歌与当代文化”上 序<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 几种现代诗解读本 《回顾一次写作》前言 关于《新诗发展概况》答问——《概况》写作的前前后后 殊途异向的两岸诗歌——《中国新诗总系·60年代卷》导言 《中国新诗总系·60年代卷》后记 诗评家林亨泰印象 朦胧诗和朦胧诗运动 朦胧诗纪事 关于第三代诗 第三代诗纪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习对诗说话/汉园新诗批评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洪子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724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4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