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洪子诚先生主编的汉园新诗批评文丛之一。本书是作者张清华近年来对中国诗歌的整体观察与个案阅读的文章选粹。有一般性诗学问题的随想,也有对近年国内诗歌动向与状况的总体性评述,对当代诗歌写作伦理的状况分析;更多的是诗人印象和文本细读,有对部分经典性诗人或作品的近距离评论,或知人论世,或管窥蠡测,记录阅读的感受与心得;另外还有集中于“民间诗歌地理”的研究与评述,涉及部分外省新锐诗人的讨论。
图书 | 猜测上帝的诗学/汉园新诗批评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洪子诚先生主编的汉园新诗批评文丛之一。本书是作者张清华近年来对中国诗歌的整体观察与个案阅读的文章选粹。有一般性诗学问题的随想,也有对近年国内诗歌动向与状况的总体性评述,对当代诗歌写作伦理的状况分析;更多的是诗人印象和文本细读,有对部分经典性诗人或作品的近距离评论,或知人论世,或管窥蠡测,记录阅读的感受与心得;另外还有集中于“民间诗歌地理”的研究与评述,涉及部分外省新锐诗人的讨论。 内容推荐 本书所贯彻的是作者生命本体论的诗学观念,传承中国诗学中“知人论世”的批评传统,以及对关怀现实的人文情怀主导的写作倾向的致敬。有关于诗学问题的随想,也有对近年国内诗歌状况的总体述评;有对当代寺歌写作伦理的分析,也有对经典诗人作品的细读。 作者所追求的随笔和散记的笔法,是本书的一个特色。 目录 猜测上帝的诗学(代序) 谈诗,或连续的片段 域外散记 在苍穹下沿着荷尔德林的足迹 “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 我们时代的中产阶级趣味 我们会不会读错苦难——看待“5.12地震诗歌”的若干角度 诗歌标准·网络平权·无难度写作 先驱者归来——英译版《食指诗集》序言 哑默:在不可遏止的潜流中 舒婷:“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 林莽:“我渴望在人们心中抛下一片光焰” 在民间的黑夜里“独自成俑”——关于梁小斌的随感 黑暗的内部传来了裂帛之声——由纪念海子和骆一禾想起的 “谁是那狂想和辞藻的主人”——想象欧阳江河的一些片段 “谁来追赶这令人心碎的变化”——阅读翟永明 “这几乎使我失明的光”——读寒烟 谁触摸到了时代的铁——关于郑小琼的诗歌 热爱并且践踏生活——关于诗人长征的闲话 当代诗歌的民间版图(一) 当代诗歌的民间版图(二) 雨夜的细读:关于三位当代诗人的漫笔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猜测上帝的诗学/汉园新诗批评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清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724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3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8.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