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消逝中的荒野--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国际环境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过去20年里作者在中国工作时的经验积累。写作的最初目的是想让那些对保护感兴趣的读者,了解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所面临的特有问题和机遇。

能全面理解错综复杂的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问题的保护生物学家本来就不多,更不用说有能力去应对这些问题的了。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作者不仅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他还是在这个泱泱大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都与他自身截然不同的情况下完成的。他的分析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令人叹服。

内容推荐

我们对中国西部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明显知之甚少。即使是中国的专家学者,读到的有关动物园出生的熊猫或是一些边远地区被逮捕的偷猎者的专题报告也不多。中国野生动物的未来在哪里呢?尤其在地域辽阔、许多物种尚有生存机会的西部地区。

在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中,作者阐明中国采用的是一种极为保护主义的方式,把圈养繁殖作为优先措施,而不是去面对更大范围更难处理的栖息地丧失问题。作者认为这种政策所获得的任何成就都可能只是暂时的。

尽管此书是从职业野生动物学家的视角来写的,但对普通读者来说,其“专业性”并不很强。此书运用不同专业的知识和作者20年在中国工作的经历让读者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有了全面和多方位的理解。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大熊猫分布区再往西

 西部的野生动物

 艰巨的保护任务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制度简述

 个人的观点

第二章 荒凉的西部:命里注定的地理条件

 这真的就是中国的“西部”?

 变化中的西部

 西部草原已退化到什么地步?

 放牧压力和当地生计

 西部大开发

第三章 中国的野生动物观念

 “儒家的乐观态度”与“团结”的问题

第四章 动物:野生、圈养与驯养

 差别:清晰与模糊

 中国的圈养繁殖

 为何要养殖野生动物?

 颇具争议的两个物种:麝与熊

第五章 中国的法律制度和野生动物

 中国和西方国家法律的不同含义与功能

 1988年的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是否体现了观念上的进步?

 法律是否构建了整个野生动物保护体系?

第六章 自然保护区体系:无法实现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

 野牛沟: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纸上保护区:统计与法规

 西部保护区的实际情况

第七章 物种的故事

 麝:利用和滥用

 普氏原羚:才出龙潭,又入虎穴

 盘羊:价值不菲、珍贵且敏感

 藏羚羊:全球化的致命一击

 鼠兔和鼢鼠:原因还是结果?

 驯养动物取代野生祖先

 大型食肉动物:身陷冲突的旋涡

 生活得好还是生活得太好?

第八章 战利品狩猎:浪费掉的机会

 猎杀如何能拯救野生动物

 生物学

 客观现实

 作为保护项目的中国狩猎场

 丧失的机遇

第九章 中国的野生动物学

 是什么令野生动物研究如此困难(却又令人着迷)

 中国野生动物学面临的文化挑战

 中国野生动物学面临的制度挑战

 野生动物学为何重要?

第十章 中国西部野生动物的未来

 探寻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的新模式

 通过“与魔鬼讨价还价”来联系人与野生动物

 在土地管理中考虑野生动物

 总结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消逝中的荒野--中国西部野生动物保护/国际环境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理查德B.哈里斯
译者 张颖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100795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5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863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0-1263号
版权提供者 M.E.Sharpe, In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