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房地产赚钱笔记--人人都该上的10堂投资课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的作者,是史上最有趣、最智慧的包租公与包租婆。他们不仅包租,而且包卖!有些房子,先租后卖,有些先卖后租,然后获利了结。这本书,就是他们的获利笔记。本书分10章讲述了作者投身房地产、摆脱上班族宿命的致富传奇。这是第一本浅显有趣的房地产投资指南。比起其他房地产书籍,这本书像是《富爸爸穷爸爸》加上专业、有趣的经验分享,并大声宣告——“包租公”的经验可以复制!

内容推荐

本书分10章讲述了作者投身房地产、摆脱上班族宿命的致富传奇。

第1堂 《超于自己,人生不是单选题》。开门见山地道出要成为有钱人的第一步“就是要存钱、存钱、存钱” !如何才能存钱,无外乎把存钱设定为“急”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围绕急事行事,培养财商,不断超越思维和能力极限,勇敢地去选择适合你的致富之路。

第2堂《新手有好运,第一次买房子空前成功》。当你明确了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日思夜想时,际遇也正在向你敞开。第二堂课里,作者讲述买到第一套房子的经历,包括选址、看房、收集信息、了解行情,分析价格,风险评估等技巧和必须注意的细节。

第3堂《过分自信,终于出现重大打击》。新手有好运也不免遭遇风险,大喜大悲却未必是人生必然的经历。这一堂课通过作者的惨痛教训帮助初涉地产业的“小包租公”们少走弯路——学会挑选工人、把问题“买”下来、应对消极情绪、做有责任感的人、危机中亦有转机……

第4堂《竟然在一天内卖掉三间房子》。当事业逐渐步入轨道,如何做大做强?第4堂着重讲述了中介的使用之道,房产的营销技巧,装修的要义,当机立断、抓住机遇等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5堂《只要学会买房子就不愁吃穿》。本章将告诉你这样两条箴言:只要你买得到可以投资的对象,就能不愁吃穿。只要学会了赚钱的本领,你就拥有最具生产力的资本。最危险的就是买在高点,房地产业也不例外。本章详细阐释了什么房子可以买,怎么买,如何出价,来降低你的购买风险。

第6堂《如何出价,如何进行市场调查》和第7堂《从里到位摸透中介》。这两堂课将拿出作者多年练就的必杀剑,帮助即将投身房地产的你逐一攻克市场调查、中介制度两大难点,为你的致富之路扫清障碍。

第8堂《第一次当房东就上手》。在做好了市调、选址、选房、装修、找中介等功课后,接下来就要找房客,开始当包租公、包租婆,享受收租进帐的欢乐。第8堂课专门为你准备了当好房东的技巧训练。

第9和第10堂课,关注房地产的现在,展望房地产的未来,鼓励大家朝房地产大步迈进。

目录

作者序 房地产的现在与未来

第1堂 超越自我,人生不是单选题

第2堂 新手有好运,第一次买房子空前成功

第3堂 过分自信,终于出现重大打击

第4堂 竟然在一天内卖掉三间房子

第5堂 只要学会买房子就不愁吃穿

第6堂 如何出价,如何进行市场调查

第7堂 丛里到外摸透中介

第8堂 第一次当房东就上手

第9堂 房地产的现在与未来

第10堂 朝房地产大步迈进

试读章节

超越自己,人生不是单选题

从买基金薪水的普通人 晋升地产达人

民国八十八年,我还是个平凡、普通、长满青春痘的专科生,和其他同学一样,再吃几个福利社便当,我就要离开学校当兵去。

和同学们不一样的是,那时候大家周末假日一有空,就去联谊约会,抓住青春的尾巴,而我,却想抓住金钱的尾巴。

有人对机车着迷、有人对电玩着迷,我是对金钱着迷。因为我一直想当有钱人,所以我不断看财商方面的书籍。当时根据我钻研各家赚钱心法的结论,最适合我的投资标的,就是共同基金。

因为共同基金进入门槛低,一个月只要三千元就能买,听起很容易。所以我东挑西拣,选了一去富兰克林坦伯顿世界型基金。

我的想法是,这支基金的报酬率一年大概十到十五%。当然,这是以全世界都在多头行情的情况下,所下的结论。

由于它是全球型基金,波动比较小。再加上我认为,手上没有什么钱,连要不要租漫画、买盐酥鸡都要考虑半天,一块钱要当两块钱用的穷学生,怎么可能去投资动辄就要上百万的房地产,真是天方夜谭。

从来没赚过钱的我心想,致富的秘密终于被我找到啦!我相信,只要我好好抱紧这支基金,总有一天我会成为有钱人。就这样,过了五、六年,我所有的投资仍然只有这档富兰克林坦伯顿世界型基金!

我错了。因为我发现,买基金虽然报酬稳健,但累积财富的速度,实在龟速。

从月薪两万元的工厂作业员做起

只买基金无法养活我自己,所以我只好跟大家一样,在退伍前夕的厂商征才说明会上,找到了一份工作。

当时我对工作的要求并不高,不用钱多事少,只要离家近就好。因为我会晕车。

退伍后,我到六和机械中坜厂报到,从一名月薪两万多的作业员开始做起。你可能会想,两万多,要存多久才存得第一桶金啊?

没错,当时我也这样问自己,领两万多元的薪水,等我成为有钱人的时候,应该早就作古了吧?但是两年后我离开六和机械,薪水已经爆增到快九万元,成长幅度约为四○○%,高得吓人,我是怎么办到的?

我只是不断利用我从书上学到的财商。

一进六和机械领完制服,我就发现,在这里上班的员工都有几个相同的特质。比方说:不喜欢加班。真是太不应该了。

拜托,谁喜欢加班啊?

平常上班累得半死,好不容易有休假的时间,当然要好好安排不可,就算你真的真的很缺钱,也不见得想超时工作。

更何况我的同事们都像我一样,正是年轻气盛、英俊帅气的追风少年,有时间不约会,真是太对不起自己,谁要待在无趣的工厂,跟领班大眼瞪小眼呢?

把想做的事,设定为“急”的事

其实,我跟我的同事们,完完全全是一样的人,只不过我比他们多懂了一个财商,就是:把想做的事,设定为“急”的事。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有想做的事,想学好英文、想投资房地产、想出国旅游。只是每天每天,有太多其他的事摆在眼前,要上班、要开会、要交报告、要跟朋友喝下午茶。所以我们只好把想做的事,先搁在一旁,等到“有时间”再做。

结果到头来,这件事永远都不会“有时间”去做。   所以我一开始上班,我就把存钱设定为“急”的事,我得立刻去做。于是我就开始想,要怎样才能增加我的收入呢?

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事,结果快速升官

所以,尽管我也非常讨厌加班,但我竟违背自己的意愿,跑去跟主管说:“长官,我自愿留下来加班。”

光这样讲,主管们感动都来不及,现在年轻人做事根本叫不动,怎会还有人自愿做别人不想做的事呢?真是太让人激赏了!

三个月后,主管立刻就替我升官加薪,要好好栽培我。

接着,我又发现第二个现象,就是:公司的员工,都不喜欢被派去大陆工作,真是不上进。

不过,我也不想去!

别以为去大陆上班很热门,没去过大陆工厂的人有所不知,那真是件苦差事。先别说人生地不熟,生活品质没台湾好,还得忍受离家的孤单寂寞,每天重复单调乏味的工作,下班只能回到宿舍面壁。谁想去啊?更何况,我连到台北都会晕车。

但是,我竟然又大大违背自己的意愿,跑去跟主管说:“长官,我自愿被派去大陆工作。”

这时候主管们果然确认了,我真的是一个万中无一的人才,一年后我就升上组长,薪水三级跳。

我接受无数扎实的训练,被当成管理人才来培训,一直到我离职,说我要去做房地产那天,他们都还不敢相信,我真的要离开了。

超越自己所能理解的范围

以六和机械这么有制度的大公司,有一定的年资跟内部审核标准,要在短期内快速升官,真是比追到林志玲还难。

问题之所以是问题,就是因为它超出你所知的范围,超出你所能理解的极限。我不断问:难道没有更快的方法,让我能加薪吗?

只是,我问问题的对象不是我主管,也不是我自己。

大部分的人遇到问题,第一个都会先问自己,第二个还是问自己,第三个仍然问自己,可是问自己,根本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自己本来不就知道答案嘛,不然怎么叫问题呢?

遇到问题千万不要问自己,要去问专家、请教在该领域成功的人、Google、Yahoo知识、书本。就是不要问自己。

我选择去问书,我看了很多很多人际关系、财务智商的书。结果还真的让我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尽量去满足公司的需求。

毕竟我们来上班,就是贩卖自己给公司,若你能卖给公司的越多,你的价值就越高。所以尽管我不喜欢加班、压根也不想去大陆,我还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疯狂加班,并且主动表达愿意接受外派,直到他们真的要派我去为止。

在土地公前发誓要存钱

很多人士上班,是因为他们以为毕业就是该去上班。大多数并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去上班。其实工作没什么不好,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去上班呢?

想认识美艳女秘书?想借机出国?还是不想待在家面对妈妈?

我去上班是为了存钱,就这么简单。所以,我尽可能去找让我存更多钱的方法。

千万别小看存钱的魔力,连世界上属一属二的富人巴菲特都说,要成为有钱人的第一步,就是要存钱、存钱、存钱!

只是,存钱这么简单的动作——把钱收起来,不准动——做起来却有一定难度。正常人都是赚多少,花多少。因为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所以薪水增加,消费支出不知不觉也会跟着增加。

而且,大家存不到钱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能存的钱不多。很多人不是赚得不多,而是大部分赚到的钱,都被花掉了!吃大餐、看电影、郊游约会,不管花费在什么地方,剩下来的钱才想到要存起来,那么,剩下来的钱,绝对存不了多少!

真正要存钱的方法,应该是先设定自己要存的比例。假设你设定自己每个月要存一半的薪水,那领两万就要存一万,薪水增加到六万时,就该存三万。

为了让自己能存到钱,我替自己定了一个存钱目标。就是每个月薪水的三十%一定要存起来,当作我的创业基金。

这样不够,为了表示决心,我特定跑到家里附近的土地公庙前,对着土地公立下毒誓。

我跟从小看我长大土地公说,只要我没有存到薪水的三分之一,我就要把自己的右手砍断!

当时我心想,立下这么重的毒誓,我一定可以存到钱了!

第一个月,果然我就在下了薪水的三分之一。结果才第二个月,钱就不知道被我花到哪去了!妈呀,我赶紧跑去土地公前面跟他讨论,难道我真的要在砍掉我的右手、跟得罪土地公之间二选一吗?

我左思右想,土地公虽嘴上没说,但他自己有右手,要我的右手也不知要做什么吧。 于是我又想到,如果我不要以月为单位存钱,而是以年为单位,因为每个月花钱的金额不一定,有时候多接到几份喜帖,还是多收到几张罚单,这个月就存不到钱了。

所以我改以年为单位,只要这一年,我存到薪水的三十%就可以了。我跟土地公商量,他也同意了,只是这次我不能再有藉口。

就这样,在六和机械工作的两年多,我一天工作十四小时,在土地公的监督下,我终于存下了八十万元。

玩游戏,才了解金钱的原理

真正开始进入房地产领域,是因为我看了一本书,以及玩了一个游戏:那本书就算你没看过,一定也听过,就是当时红遍大街小巷的《富爸爸、穷爸爸》跟现金流游戏。

虽然书上提到很多重要的财商观念,不过更重要的是,由于《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是做房地产致富的,这时我才懵懵懂懂有个概念,原来投资房地产可以成为有钱人,而且还有可能不需要用到自己的钱!

那时我真是崇拜清崎先生到了极点,还把我所有不知道的重点都记在笔记本里,每日勤读。

当然,书里提到的现金流游戏,我也想办法去找来玩一玩。

这个游戏有点像精致版的大富翁。依照现实状况设计,一开始,所有的玩家都在老鼠赛跑圈中绕,绕圈圈的同时就可以领工资,还有机会翻小生意卡或大买卖卡,投资股票、房地产、创业或其他投资标的。

当然偶尔也会遇上额外支出,偶尔得支付罚单、付大笔的钱买游艇等。最怕的是遇到生小孩或失业,每个月支出增加,或是失去收入。简单说,这个游戏就是模拟现实生活中,金钱流动的状况。

游戏的最高宗旨,就是要玩家找到方法,跳出老鼠赛跑圈,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当时我玩了这个游戏,简直茅塞顿开!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设计,把如此复杂的世界规则,变得浅显易懂,连我这种没念过什么书的人也能搞清楚。

一开始,我去找举办游戏的地方玩,后来干脆自己去买,每天在家里玩。

这时候,我才学到原来买房子可以贷款,甚至不用自己出钱,银行会拿钱给你,只要支付它一点点利息就好了。付不出利息?没关系,把房子租出去,用租金付利息。

后来,有个朋友听说我在玩现金流游戏,就找我出来一起玩,玩着玩着,我跟我朋友竟然成了中部地区最会玩游戏的人。玩五次可以赢六次,信心大增!

可是玩久了纸上游戏,总觉得有些空虚,赚再多的玩具钞票也不能用。既然理论都懂了,实际照着做应该不难。

于是,就在一个月黑风高、野猫乱叫的晚上,我朋友、我弟弟跟我三人,我们各拿出一些自己的存款,决定真的要去买房子!然后,我们就买到房子,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当然不是。

事实是,我们下定决心,又过了好几个月,一点动静也没有。

因为,我们根本不敢买!

最会买房地产的,一定是台北人

结果,等了好几个月,我们三个看起来很大胆的猛男,根本不敢买房子,大家都怕一买下去就破产,好不容易存到的钱转眼变泡沫。

虽然我们对游戏很熟练,但实际上还真的没买过房子。连“斡旋书”都以为是一本书,如果就这样贸然去买,铁定会很惨。可是,一直耗下去也不行,该怎么办呢?

我们想,应该先去问问真正买过房子的人,该怎么买房子。

当时我们觉得,全台湾什么好东西都在台北,台北有最新的捷运、最多的百货公司、最会塞车的路。所以最厉害的人,一定是台北人。

为老师免费工作来学房地产

于是我们三个人,跑去台北找到一个房地产仲介,跟他学习。当然啰,跟老师学是要缴学费的,只是学费的形式就看老师需要什么。

我们的房地产老师因为是仲介,所以我弟弟和他朋友决定免费为他工作,然后他一次教我们一点。

如果今天要贴海报,他们就去贴海报,如果今天要发传单,他们就去发传单。

等他闲下来时,再教他们一点点,陆陆续续学了三十天,中坜台北跑来跑去,大概就全部学会了。

等等,那我在干嘛?

不好意思,一来因为我会晕车,不方便奔波,二来因为我当时薪水比我弟高,所以我辞职比较不划算,我就差遣弟弟辞职去学,学会了再教我。

我们先跟老师学:买房子会跟哪些人接触,仲介、代书、要缴哪些税、怎么出价,全部都去学,一点一滴都学起来。

你现在要学买房子可简单多了,只要继续看下去,全部读完,就全部学会了。

团队的帮助,就在于永远意见不合

日子就在学习房地产、贴海报、跟团队意见不合中,一天天过了。

很多人会纳闷,房地产的获利不会因为组团队而增加,反而会减少。因为买卖一笔物件,一个人买就可获利全拿,但两个人买,获利就要分一半。

那为什么投资房地产,还要找别人一起来分钱呢?

现在,请你站起来,走到厨房拿起一根筷子,用力折,断了吧?再拿起一把筷子,用力折,也断了吧?这次断的一定是你的手!为什么要组团队?因为世界上只有被打倒的个人,没有被打倒的团队!

团队的好处就在于,意见永远不合。

如果意见一样的话,那就不需要其他人。队友可以弥补彼此的弱点,遇到挫折互相打气,被仲介骂的时候一起去洗三温暖,团队就是提供温暖的地方。

组队一起做房地产,只要先讲好你们认为重要的规则,包括获利该如何分配,该如何进行等。尽量找认识的人,或是习性相近的人,比较不容易有冲突。

一开始要在哪里买房子呢?

大部分的人想到要投资房地产,一开始都会先从自家附近看起。因为不管怎样,东西看久了,再丑也顺眼了。再来,家附近比较熟悉,感觉好像没那么危险。

不过,当时的我们不是这样想,一开始我们不是买在中坜,也不是在跟老师学的台北,而是选择在台中。难道那时候我们就如此有远见,看准了三通商机吗?

当然不是。

因为我们那时候考量的第一个重点,就是租金。

你一定听过很多收租神话。巷口林阿婆有五栋房子租给别人,每天就看她用屈臣氏的袋子装一大把钥匙,到处收房租。她就什么都不必做,安享晚年。

隔壁退休的王老师,之前存钱买了两间店面,现在就是带孙子、收租金、到公园下棋,日子真是乐开怀之类的传奇故事。

我们也跟你一样,是听着长辈讲租金传奇长大的。

直到现在,报章杂志也还是常在报导,谁谁谁又靠收租提早退休的故事,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很羡慕租金收入,完全瞄准租金,没考虑转卖价差。

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以租金报酬率,来挑选该在台湾的哪个地方做房地产。只是没想到,这也埋下日后团队解散的祸根。

那时候我们先去调查全台学生套房的租金,结果有了惊人的大发现,就是:全台租金其实差不多,但越往中南部,房子的平均市价就会下降。

这样一来,相对于租金,报酬率就会变高。有了这样的认知,所以我们没选台北也没选家乡中坜,反而选择了台中逢甲商圈。

因为台中的租金跟房子市价比,非常适合做房地产。

第一年,我们陆陆续续在逢甲买了将近十笔物件,也就是十层旧公寓,而且也收到了稳定的租金,甚至还意外地顺利卖掉几笔,赚到转卖价差。

万万没想到第一次做房地产就大大成功,大家信心又暴增好几倍!

吃到甜头后,后来我们又跑去台南买了两笔三房两厅,一笔在离火车站大概十几分钟车程的地方,一笔在成功大学附近。现在,我的重心又回到我所居住的中坜了。

所有的答案都只是选项

接下来,我会告诉你更多我的房地产经验,只是你在得到答案时,有一点要非常注意。千万别把老师或专家给你的答案,当成唯一的答案。

他们提供给你的答案,只是适用于他们的答案。就像我告诉你的房地产经验,你千万别认为是唯一真传、不二法门。因为我给的答案也只是你选项之一,你可以选择用这个方法,或是继续寻找别方法。

你可以多问几个不同的老师,专家,得到不同的答案当作选项,再挑选出适合你的。

培养财商,选择更多

中国有句古谚说:“狡兔三窟。”很多人以为真的要去找三个地方住,到时候躲债主比较方便。并不是这样啦!

狡兔三窟是说,你请教过多位老师或专业人士后,手上就掌握好多解决方案。就像刚刚说的,这些都是选项,不必拘泥某一招。

一招不行,再换一招。用降龙十八掌不行,搞不好用抓奶龙爪手就能打败对手。   买房子投资也是,不只有一种方法,也不只有一种选择。有人喜欢投资旧公寓,有人只投资透天厝,也有人投资电梯大楼,还有人专门投资店面、办公大楼、法拍屋。投资标的很多种,你也可以从中挑一种,选择适合你的需求投资。

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当你认定这个领域对你来说是个谜,还有很多不了解时,你就可以多听多看,准备好再进场。

人生不是单选题,也没有标准答案。

请你务必记住,遇到问题,千万不要自己想破头,世界这么大,一定有某个你不知道的方法在等着你,准备帮助你。

序言

在我写这本书的期间,中国真的很热,而且热到台湾来。

很多人问我,当陆资来台投资不动产,会对台湾房市造成什么影响?我的看法是:陆资听起来很厉害,但其实他们的投资行为,跟你我是差不多的。

怎么说呢?

很简单。我们假设:陈阿妈年纪大了,手上有笔闲钱想买房地产收租。你说,她会买什么样的房子呢?

她会挑家里附近,好管理,看得到,收租方便的。

中国大陆资金来台湾,也是同样道理。他们会挑看起来新颖美观,住户单纯,收盘跟管理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比方说,具有商业用途、可以委托物业公司管理的商办,以及住户单纯、点位佳的豪宅,一定是他们锁定的投资标的。

而在豪宅、商界开始上涨的情形下,一般住宅也在跟风的心态下,多少跟着上涨。只要大家开始买,房价就会涨。

其中,物以稀为贵的都会区,尤其是台北市,会涨得比较明显。在这些都会区,虽然房价平均起来会拉高,但事实上,也还是只有特定标的会涨,而不是所有房子都大涨。

也就是说,不管陆资来不来,我认为,我们投资房地产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你得拥有会赚钱的房子。这本笔记,就是要告诉你,我怎样找到,以及“制造”会赚钱的房子。

房地产让我摆脱了上班宿命

用买房子赚钱,比你想像中简单。

我只做过一份工作。民国九十一年我快退伍时,厂商举办征才说明会,我家住中坜,我就丢履历给位于中坜的六和机械,退伍后,他们叫我去上班。

两年内,我从月薪两万多的临时工升到生产线组长。民国九十四年我离职时,薪水大约接近九万元,听起来很优渥,但我一天必须工作十四个小时。

当时我决定,这是我第一份工作,也是最后一份工作。

因为我发现,大部分的人从这个年纪开始,工作时间往往变得更长,但可运用的资金反而变更少。

所以,我一直有计划减少我的工作时间,在二十五岁时,决定放弃固定薪水,转进房地产。

我当初的决定是对的,现在我每天只工作两小时,周末演讲不工作,所以平均每个礼拜工时十小时。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我固定跟仲介在前面看房子,这两年来一直如此。现在收入比较高,做一个月可以休息很久,而且就算不出门,我一样也能买到物件。中介会主动跟我联络,我只要听到地点就知道哪间,连看都不用看。

这本书是我自己的经验,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欢笑有泪水还有漏水,告诉你如何用房地产来为自己创造收入。

投资房地产,就是在帮别人挑房子

房地产可以怎样赚钱?我发现,很多人都知道正确的方法,但却很少真的按照自己知道的去做。

比方讲,大家都知道,做房地产有两种钱可以赚,一是租金收入,一是转卖价差。有些人投资房子是为了收租金,有些人则是着重在价差。

你一定觉得,听起来要赚这两种钱并不难,只要买个房子,自己住个几年,或者把它租出去,等到你想卖了,就把房子好好整理得又新又漂亮,再委托仲介脱手就好了。

这就奇怪,明明这么简单的步骤,为什么不是每个买房子的人,都能赚到钱呢?

好问题。那是因为,大部分的人,绝大多数的人,在买房子之前并没有真在想怎样让房子为他“赚钱”。

很多人往往想的,都是怎样为房子“花钱”:要怎样设计、要装什么花色的窗帘、铺木板还是磁砖地板、车位好不好停、电视要不要买液晶萤幕、液晶萤幕要什么牌子、几吋最恰当之类的,很重要的小事。

我发现,很多投资房地产却没赚到钱的人,都是这些以自住为优先考量的人。这种人往往房子还没住进去,就花了一大笔钱,然后,又因为花了太多钱,要嘛舍不得在行情好的时候卖,要嘛开价太高,高到没有人想买,最后卖不出去。

我是个专业的房地产投资者。每次我出门去看房子,都是在为别人挑房子,为我的房客,以及为下一位接手的房东。

我在意的不只是房子本身,而是这间可爱的房子,能不能为我赚到可观的转卖价差。这,才是我买房子的目的。

现在,虽然我在房地产投资上赚到钱,但我在城市里,却过着游牧民族般的生活,尽管我手中随时保持十五笔以上的房产流通,但我平均每六个月搬家一次,现在已经可以算是快手打包王了。

为什么我有房子,却要一直搬家呢?当然不是因为我跟邻居交恶、还是我在外面有仇人、我也不是孟母。那是因为我的房子,都不是以“自已住”为前提下买的。所以每当我整理好了,住一阵后,就会有买家出现,我就得把房子让出来。

很多人并不清楚,对购屋者来说,传统的自住型购屋,不能算投资,反倒是购屋者自己,在银行眼中才是很好的投资。因为,银行可以拿走你贷款的利息,并且拥有抵押权。当你付不出贷款时,银行还可以把房子拿走。

超级聪明的你,这道理懂了吗?

如果你愿意,可以抄袭我的成功经验

跟我接触过的人都知道,我看起来非常普通,普通到你不会多看我一眼,我甚至是个极保守、极被动的人。

我不会主动找别人讲话,刚开始做房地产,我甚至不敢自己一个人去看房子。我实在很害怕仲介,仲介看起来都像在社会上打滚多年。每次,只要想到我必须跟陌生的仲介待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我脑袋中就会浮现各种可怕的想像,太恐怖了。

所以我下决心要做房地产,到我真正出门看房子,中间竟然隔了一年!最后我能跨出第一步,并不是真的克服了心魔,而是因为我组了团队,找到伙伴陪我,我才敢踏出去。

不同于许多成功企业家,我没有远大的志向。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多了不起的大事,我其实平凡极了。可是,有一个信念,我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个信念就是:不断学习,再加上自己的优点,就一定可以致富。

接下来我将会把我的方法告诉大家,你只要抄起来。

不瞒你说,我的成功也是盗版、复制来的。

除了我自己的房地产经验,我的成功方法当中,没有一项是我自己凭想出来的。这本书所提到的观念,也不是我自己想,而是我从大量阅读相关书藉中,撷取我认为要学习的部分,记下来,最后融入这本成功笔记的。

简单说,我就是透过阅读与写笔记,替自己换上有钱人的大脑。

先改变思维,接着就会改变行为。如此一来,你不但能体会房地产的刺激,还能让自己的内在变成巨人。

变成巨人有什么好处呢?可以灌篮吗?

当然不是,而是在你未来赚大钱的路上,让你自己不会轻易被击倒。毕竟不管你做任何投资,都会遇到风险。可是当你的内在是打不倒的巨人时,就算是大象挡在你面前,你也有办法将大象一口一口吞掉。

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就算你完全没有任何房地产投资经验,也可以透露过阅读我的案例,来累积自己的经验。希望我能帮助你避开许多冤枉路、跳开那些大大小小的陷阱,来提高自己成功的机率。

另外,我特别在这些案例中,加入了我所用到的财务智商,让你也能学。因为我认为,观念正确,比什么都重要。思考总是优先于行动。

请大方抄袭本书中的观念,随意复制我的房地产成功模式。有一天,你就会误以为自己是有钱人,然后,不小心,就真的变有钱人了。

书评(媒体评论)

我不喜欢鼓励人们以赚钱为志业,但这本书的作者太可爱,诚实的故事告诉人们赚钱的不变真理——用心,了解人性才能把事做好。不只房地产投资,任何事都一样。

——陈凤馨,《财经起床号》主持人

靠房子致富对上班族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钱不多的薪水阶级,真的可以用房子钱滚钱吗?作者以自身的经验,分享如何以小钱投资房地产,以及如何面对各式各样房地产交易的疑难杂症,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同时又学到许多实战经验的好书。

——林奇芬,《理财家杂志》社长

这是广大投资人必看的一本好书。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曾说:“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运作,在生活中找到优势,然后朝这个方面投资,全力出击。”作者把劣势变优势,全心专注在自己擅长的房地产上,轻松且快乐地赚钱。

——傅玮琼,《房地产致富全书》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房地产赚钱笔记--人人都该上的10堂投资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派宏//邵慧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93338
开本 其他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93.3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6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