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图文双色版)/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著于1873至1877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俄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部杰作。作品围绕两条平行而又紧密相联的线索展开:一条是女主人公安娜与青年军官伏伦斯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故事;一条是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主人公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和吉娣的爱情婚姻生活。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内容推荐

全书通过主人公安娜追求真正爱情最后卧轨自杀的悲剧,和列文在对地主与农民的关系进行改革与探索的两条主线中,展现了俄国从贵族到农村丰富全面的生活状态,是一部反映当时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目录

安娜·卡列尼娜(上)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安娜·卡列尼娜(下)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试读章节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

奥布隆斯基的家现在是乱作一团了。当妻子发现自己的丈夫和他们家从前的法国女家庭教师有暧昧关系后,她就向丈夫声明,她不能和他再在一个屋子里住下去了。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三天了,不仅夫妇俩,而且全家老小、上下人等,个个都感到难过。全家人都认为他们住在一起没有意思,就算是随便一家客栈里萍水相逢的旅客,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比奥布隆斯基家里的人融洽些。妻子没有离开自己的房间一步,丈夫三天不在家了,小孩们像失了管教一样在家里到处乱跑。英国女家庭教师和女管家吵了嘴,便写信请朋友为她再找一份工作;厨师在昨天吃午饭时就走了;干粗活的厨娘和车夫也都辞工不干了。

在吵架后的第三天,斯捷潘·阿尔卡迪奇·奥布隆斯基公爵——他在交际场里叫斯季瓦——一如往常地在早晨八点钟醒来,不是睡在他妻子的卧室里,而是睡在书房的羊皮沙发上。他在富于弹性的沙发上把他的肥胖的、保养得很好的身体翻转,仿佛要再睡一大觉似的。然而他却忽然爬了起来,在沙发上坐着,将双眼睁开了。

“哦,哦,怎么回事?”奥布隆斯基重温着他的梦境,“这是怎么回事?对啦!阿拉宾在达姆施塔特请客,不,不是在达姆施塔特,而是在美国的什么地方。不错,达姆施塔特是在美国。不错,阿拉宾在玻璃桌上请客,大家唱《我的宝贝》,不,不是《我的宝贝》,而是更好听的曲子;桌上还有些小巧玲珑的水晶玻璃瓶,可这些瓶子尽是些女人。”他回想着。奥布隆斯基的眼睛欢快地闪耀着,他含着微笑深深思索。“是啊,真有意思,太有意思啦。那儿还有许多难以言传的好事,然而一觉醒来,想起来就很模糊了。”他瞧见了从一幅罗纱窗帷边上射入的一线阳光,他愉快地把脚沿着沙发边伸下去,用脚去搜索他的拖鞋,那是他妻子精心绣上了花的金色羊皮便鞋,是去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并且按照九年来的老习惯,每天他一起来,就向寝室里常挂晨衣的地方伸出手去。这时他才突然记起了他不是睡在妻子的卧室,而是睡在书房里以及为什么会睡到这儿来。他的脸上不见了笑容,代之的是皱起的眉头。“唉,唉,唉!真糟糕!”他叹息着,回想着发生的所有事情。于是,他和妻子吵架的每个细节,对自己走投无路的感受,咎由自取的痛苦心情,一幕一幕一齐涌上他的心头。“唉!她决不会饶恕我,也不肯饶恕我。最糟的是这都是我的过错——都是我的过错;但也不能怪我。哎呀呀,全部悲剧就在这里!”这场争吵中使他最感到难过的情景在他的脑海中不停地浮现,同时他还在绝望地暗自哀叹。最不高兴的是最初的一瞬间,当时他神采飞扬的,手里拿着一只预备给他妻子的大梨子,从剧场回来的时候。在客厅里没有看见她,真奇怪,在书房里也没有找到她,最终发现她在卧室里,手里拿着那封泄漏了一切的、倒霉的信。她——那个老是忙忙碌碌和忧虑不安,而且依他看来,头脑简单的达丽娅,手里拿着信,一动不动地坐着,带着恐怖、绝望和恼怒的表情望着他。“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她指着那封信连连追问。

回想起来这种情景,使奥布隆斯基最烦恼的倒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他回答妻子问话的态度。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他的心情很坏,就好似是一个人干了见不得人的事忽然被揭发了一样。当他的错误被曝光以后,他简直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妻子面前。他没有感到受了委屈,也不想矢口否认,替自己辩解,请求饶恕,甚至也不显得满不在乎——随便什么都比他所做的好——他的面孔却完全不由自主地(奥布隆斯基爱好生理学,认为这是“脑髓反射作用”),完全不由自主地突然浮现出他那一贯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

他无法饶恕自己这种痴愚的微笑,他不能饶恕自己。看见那微笑,达丽娅仿佛感到肉体的痛苦一般战栗起来,以她特有的火气脱口说出了一连串冷酷的话,就冲出了房间。自此之后,她就不希望再看到她的丈夫了。“都怨我笑得太蠢了。”奥布隆斯基思索着。

“然而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他自己对着自己说道,但却不知道答案在哪里。

奥布隆斯基是一个忠实于自己的人。他不能自欺欺人,不能使自己相信他后悔他的行为。他是一个34岁、漂亮多情的男子,他的妻子仅仅比他小一岁,却已是生过七个孩子的母亲了(五个活着,两个死了)。如今他不再爱她,对于这一点,他也不感到后悔,他后悔的只是他没有能够很好地瞒过他的妻子。但是,他感到自己现在进退两难,既怜悯妻子和孩子;又怜悯自己。他或许能想办法把他的罪过隐瞒住,要是早料到这件事会对妻子产生如此严重的影响。他从来没有清晰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他隐隐约约地感到,他的妻子早已怀疑他对她不忠诚了,她只是装作没有看见罢了。他甚至还觉得,妻子已年老色衰、风韵消失、魅力无存,顶多算个贤妻良母而已,理应对丈夫宽宏大量,不予计较才好。可是,结果却完全相反。“唉,糟糕呀!真糟糕!”奥布隆斯基哀叹不已,办法也没有想出来,“从前一切是多么顺利呵!我们过得多快活;她因为孩子们而感到满足和幸福;我从来什么事情也不干涉她;随着她的意思去照管小孩和家事。说实话,糟就糟在那位原是我们的家庭教师。真丢人啦!和家里的家庭女教师胡来,未免有点庸俗、下流。然而,这个家庭女教师简直是太迷人了呀!(罗兰小姐那双调皮的黑眼睛和她的笑靥,在奥布隆斯基脑海中生动地显现出来。)但是毕竟,她在我们家里的时候,我从来未敢放肆过。最糟的就是她已经……难道这一切是存心跟我作对不成?!哎呀呀!到底该怎么办,怎么办呢?”除了生活所给予一切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的那个一般的解答之外,再也得不到其他解答了。那解答就是:人必须在日常的需要中生活——那就是,遗忘一切。要在睡眠中忘掉忧烦现在已不可能,至少也得到夜间才行;他现在又不能够回到酒瓶女人所唱的音乐中去;因此他只好在白昼梦中消愁解闷。

“我们等着瞧吧。”奥布隆斯基自言自语。他站起来,穿上一件蓝绸里子的灰色晨衣,把腰带打个结儿,深深地往他的宽阔胸膛里吸了一口气,他摆开他那双那么轻快地载着他的肥胖身体的八字脚,迈着往常的稳重步伐走到窗前,他拉开百叶窗,用力按铃。贴身老仆马特维拿着衣服、靴子和一封电报,应声进来。在马特维后面是跟着的理发匠,他挟着理发用具也走了进来。“衙门里有什么公文送来没有?”奥布隆斯基接过电报,在镜子前坐下问道。

“在桌上。”马特维回答,怀着同情询问地瞥了他的主人一眼,片刻之后,又露出调皮的微笑补了一句:“马车行老板派人来过。”  奥布隆斯基没有言语,只在看了一眼镜里的马特维。从他们在镜子里交换的眼色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彼此很了解。奥布隆斯基的眼神好像在问:“你为什么对我说这个?你难道不知道?”

马特维把双手插进上衣口袋,伸出一只脚,默默地、善良地、带着一丝微笑凝望着他的主人。“我叫他们下个礼拜日再来,不到那时候不要白费气力来麻烦您或他们自己。”马特维说道。这句话明显是他预先想好的。

奥布隆斯基看出来马特维想要开开玩笑,引得人家注意自己。他拆开电报,看了一遍,猜测着纠正电报里常译错的几个词,立时容光焕发。

“马特维,我妹妹安娜·卡列尼娜明天要到了。”他说,做手势要理发匠的光滑丰满的手停一会,他正在从他的长长的、卷曲的络腮胡子中间剃出一条淡红色的纹路来。“感谢上帝!”马特维说,由这回答就显示出他像他的主人一样知道这次来访的重大意义,也就是说,她,作为奥布隆斯基所喜欢的妹妹,或许会促使夫妻和好起来。“她一人来,还是同姑爷一道?”马特维问道。

奥布隆斯基不方便开口,不能够回答,因为理发匠正在剃他的上唇,于是举起一个手指来。马特维朝镜子里点点头。

“一个人。要在楼上收拾好一间房间吗?”

“你去告诉达丽娅·亚历山德罗夫娜,住哪里她会吩咐的。”

“禀告达丽娅·亚历山德罗夫娜?”马特维重复了一句,显得疑虑满腹。

“对,去禀报吧。噢,把电报拿去;交给她,照她吩咐的去办。”

马特维心里清楚:“您是想试探一下。”但嘴里却说:“是的,老爷。”当马特维踏着那双咯吱作响的长靴,手里拿着电报,慢腾腾地走回房间来的时候,奥布隆斯基已经梳洗完毕,正在预备穿衣服。理发师已经走了。

“达丽娅·亚历山德罗夫娜命我回禀:她要走了。‘他——就是说您——乐意怎样办就怎样办吧。”’马特维眼含笑意地说。他把双手插进口袋,歪着脑袋斜视着主人。奥布隆斯基沉默了一段时间,接着在他那好看的面孔上显露出一种温和而又有几分凄恻的微笑。“啊,马特维?”他说,摇摇头。

“老爷,没有多大关系,会妥善解决的。”马特维说。

“会妥善解决的?”

“会的,老爷。”

“你这样想吗?外面谁来了?”奥布隆斯基听见门外有女人衣服摆动的塞搴声,问道。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图文双色版)/世界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托尔斯泰
译者 任敬隆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948534
开本 16开
页数 6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70
出版时间 2000-01-01
首版时间 200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40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14
153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