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文论,旨在通过理论检讨和文学阐释,来探发当代批评的空间、方式和立场。作为一份精神证词,本书反映了时代的话语变迁,提出或回应了当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为一例个案,本书以“人本”与“书本”的双重视域,提示了一条个性化的进学路向。
图书 | 态度的承诺/火凤凰新批评文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所选文论,旨在通过理论检讨和文学阐释,来探发当代批评的空间、方式和立场。作为一份精神证词,本书反映了时代的话语变迁,提出或回应了当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为一例个案,本书以“人本”与“书本”的双重视域,提示了一条个性化的进学路向。 目录 一、序 二、无神的庙宇——20世纪神话诗学问题 三、态度的承诺——语言学转向后的交往价值问题 四、论情感现象的二重性 五、评鲁枢元的创作心理研究 六、模糊性:在创作运动的层次上 七、智慧的成长——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观念之衍变 八、向边界冲刺——90年代写作问题思考 九、对生活的消化——给《水泡子》作者的信 十、小说的征迹 十一、感觉世界的迁徙 十二、叶文玲和她的命运女神 十三、乔典运和他的文化寓言 十四、李佩甫和他的神话视界 十五、英雄:消亡与重现 十六、风景:在沉沦与期待的界面——读王朔近作 十七、他们,或四个四重奏 十八、抒情的锥子 十九、与日常存在照面 二十、祈祷、反讽与默想 二一、想·说·走——《去年在马里安巴德》解读 二二、代跋:话语风格,或言说的态度 试读章节 语言一旦和人结合,会产生很多种说话方式,但人类的说话方式并非凝固不变。海德格尔之所以常被人指责为用语玄奥晦涩,即因为他用神喻式的诗学话语断裂了形而上学的知性话语,从而开创了一个后哲学时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态度的承诺/火凤凰新批评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鸿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16569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6 |
出版时间 | 1998-11-01 |
首版时间 | 1998-11-01 |
印刷时间 | 199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