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伟大变革(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1982年9月14日,中顾委学习贯彻邓小平讲话;1983年2月22日,各界掀起干部制度改革热浪;1985年9月18日,邓小平提出废除干部终身制……本书选取了21个我国在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方面作出努力的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讲述了“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书为该套丛书之一,它汇集了21个我国在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方面作出努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邓小平倡导干部要年轻化;中央组织部成立青年干部局;邓小平谈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邓小平说应该建立退休制度等。

目录

一、倡导年轻化

 邓小平倡导干部要年轻化/002

 中央组织部成立青年干部局/007

 邓小平谈党的干部队伍建设/013

 邓小平说应该建立退休制度/017

 中顾委学习贯彻邓小平讲话/023

 各界掀起干部制度改革热浪/026

 邓小平提出废除干部终身制/035

二、走向规范化

 各地按照新标准选拔干部/044

 严厉查处选拔中的违规行为/052

 深化农村干部选拔制度改革/056

 国家公务员条例正式出台/061

 宋平就公务员制度发表讲话/066

 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试点/070

 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出台/076

三、实现制度化

 公务员制度改革会议开幕/084

 中央颁布干部任用暂行条例/090

 颁布实施干部考核暂行规定/095

 创新方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100

 中央出台干部制度改革纲要/105

 中央颁布六项法规性文件/108

 中央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法/113

试读章节

邓小平倡导干部要年轻化

1979年11月2日,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邓小平就培养接班人问题的紧迫性发表意见,指出:

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方针和路线的年富力强、有专业知识的干部。因此,对于我们的老同志来说,第一位的事情就是要认真选拔好接班人,要准备交班,其他的日常工作是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的工作。

在此后的几次重要会议上,邓小平反复强调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重要意义。

1980年1月,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他讲道:

老同志的最主要的任务,第一位的任务,是提拔年纪比较轻的干部。别的事情搞差一点,这件事情搞好了,我们见马克思还可以交得了账,否则是交不了账的。

在1980年2月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又指出:

五年以后,再开中央全会,在座的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工作了,那时再考虑接班人问题就晚了。怎样解决挡路的问题,就需要认真想一想,采取有效的措施。

在1981年6月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闭幕会上,邓小平指出:

这次全会解决了两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一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真正是达到了我们原来的要求。这对统一党内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二是人事问题。全会对两个重大问题采取重大决策,做出重大选择,是正确的。

加强干部队伍道德建设是邓小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推动下,十一届六中全会标志着中共中央领导层的重大人事变动,实现了平稳交接。

在中央的倡导下,地方干部选拔制度也开始进行调整。

早在1980年8月18日,《新华日报》以《充分尊重群众荐贤举能的民主权利》为题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评论指出,选拔干部的工作与党的其他工作一样,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荐贤举能的民主权利。

评论说,为了在选拔干部工作上充分走群众路线,我们要破除这样一些思想顾虑:

一、怕泄密。选拔干部的工作,确有机密。但是,到底哪些是干部工作中应当保守的机密,哪些是应当破除的框框,必须搞清楚……

二、怕乱套。群众发动起来后,难免会七嘴八舌,众说纷纭,这是正常的现象,不足为怪……

三、怕派性抬头。这个问题是很值得警惕的。有些单位的派性是“平时看不见,遇事有表现,关键时刻大表演”。选拔干部就是一个关键时刻,派性是很有可能跳出来表演一番的……

许多单位的实践证明,大胆放手地发动群众推荐干部好处很多,它有利于打开眼界,解放思想,冲破老框框,广开才路。发动群众来推荐干部,容易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发现和推荐出来。另一方面,大胆放手让群众推荐干部,还有利于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河南省汝阳县城关公社注意发挥农村有文化青年的作用,从1980年开始,选拔了70多名高、初中毕业的知识青年到生产大队管委会,使农村工作出现了新起色。

城关公社党委通过分析基层领导班子状况,全社17个大队的221名干部中,50岁以上的就有104人,大都是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时期的老干部。

这些同志年龄大,体弱多病,有的文化水平不高,担负新形势下农村生产的领导和管理工作甚感吃力。因此,必须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中,逐步充实和更新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干部。

汝阳县城关公社每年都有一批知识青年从学校回到生产队,成为农村农、工、副业生产和科研、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活跃分子,有的已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放着不用是个很大的浪费。一年来,各大队进行了民主选举。在全社成立的14个大队管委会139名成员中,知识青年占50%以上。

这些知识青年被选进大队管委会后,朝气蓬勃、兢兢业业,努力改变农村面貌,科学种田迅速得到推广,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江西省民政厅在选拔干部制度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他们将准备上报担任处级领导职务的13名干部名单,提交给群众民主评议,并且采纳群众意见去掉了2人,新增加了1人。经省委组织部逐个考核,正式任命。

P2-5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伟大变革(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7793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1
14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