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伯先主编的这本《中德关系史研究》是历年公开发表的中德关系史文章汇编集。中德关系源远流长。20世纪40年代以前,我国对德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处在十分落后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80年代以后,中德关系研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本书将80年代以来的中德关系研究成果汇集到一起,以丰富的辩证观点对中德关系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辩证有益的探讨。
图书 | 中德关系史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董伯先主编的这本《中德关系史研究》是历年公开发表的中德关系史文章汇编集。中德关系源远流长。20世纪40年代以前,我国对德国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处在十分落后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80年代以后,中德关系研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本书将80年代以来的中德关系研究成果汇集到一起,以丰富的辩证观点对中德关系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辩证有益的探讨。 目录 德国史学在中国的传播 中德关系史话(一) 早期中德文化交往 中德关系史话(二) 中德关系史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国德国史研究概述(1980~1990) 中德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汤若望 汤若望在中国 寻汤若望遗踪——在德国考察随笔(片断) 中世纪天主教传教士眼里的中国 德国天主教对山东的侵略 如何评价近代中德关系 20世纪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经济因素 20世纪30年代后期德国对华政策浅析 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开端 早期中德贸易关系初探 德国对近代中国的经济侵略 德国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的觊觎和侵占胶州湾的野心 德帝国主义强占胶州湾始末 试谈胶州湾事件中之中德交涉 “巨野教案”和德军袭取胶州湾 身献中华的“外国八路”:汉斯·希伯 汉斯·希伯: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一次难忘的会见 ——纪念恩斯特·台尔曼诞辰100周年 附录 我们的山大历史文化学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德关系史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董伯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75100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2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4 |
CIP核字 | 2014182978 |
中图分类号 | D829.51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