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恩德·施密德编著的这本《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理论与实务第2版)》更新了第一版《信用联结金融工具定价》(Schmid 2002),而且增加了很多新内容。第一版侧重于我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而新版涵盖了所有重要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对其理论与实务进行了综合概述。我花了很大篇幅解释信用风险因子,介绍有关违约概率及回收率建模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违约相关性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书中研究的金融工具非常多,不仅有可违约债券、违约互换及单方信用衍生产品,而且还考虑了多方金融工具,如指数互换、组合违约互换和担保债务凭证等。
信用风险分成两个部分:违约风险与价差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或者不愿及时归还利息及本金的风险。即使债务人没有违约,也存在信用价差风险,指由于债务人信用下降而导致价格下降的风险。在债券与贷款市场中,评估信用风险对公司债、主权债、信用衍生产品等的价格的影响不是那么容易,其中数据不完整及模型有效性是两个关键问题。
与信用风险有关的金融产品市场发展迅速,这推动了业界与学界同时考虑开发出复杂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贝尔恩德·施密德编著的这本《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理论与实务第2版)》深入探讨了基本的和高级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内容不仅涉及标准的结构模型、简式模型和混合模型,同时还介绍了如何在实务中应用这些模型,即对模型选择、参数估计、模型校准和回测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书涉及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如各种可违约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债券、单方或多方信用衍生产品。此外,本书也强调了数据的重要性,例如估计转移矩阵或为回收率建模等。大量的市场数据与信用市场信息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完善。本书是从事信用联结金融工具定价工作的金融界人士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也是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和金融研究人员了解所有重要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的理论与实务综合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