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求真路上(周尚文自选集)》是周尚文先生对从事国际共运学术研究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的总结,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思路、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作者的研究总是从原文和文本入手,不人云亦云,独立思考,这些研究成果对后来者具有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图书 | 求真路上(周尚文自选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求真路上(周尚文自选集)》是周尚文先生对从事国际共运学术研究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的总结,作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思路、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作者的研究总是从原文和文本入手,不人云亦云,独立思考,这些研究成果对后来者具有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周尚文编著的《求真路上(周尚文自选集)》分为“科社·国际共运”、“苏联史”、“国史·党史及其他”、“微论·随笔”四篇,内容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理论原理的阐发,对国际共运史上若十重要事件,如1848年欧洲革命、巴黎公社、哥达合并、左派领袖争论、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以及苏联剧变等研究,对国际共运史上的人物,如罗莎·卢森堡、李卜克内西、列宁、斯大林、托洛茨基、赫鲁晓夫等思想和生平的研究,对国史、党史及社会热点也有所评述。 目录 科社·国际共运 论马克思的历史洞察力 列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产生渊源的研讨 是鹰?还是鸡? 略论哥达合并的功过 正确看待左派领袖问的分歧 共产党人理论原理的强大生命力 联结经典社会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论之桥 世界多样化与社会主义的发展 个人的分量不要太重 苏联史 对《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几点看法 关于评价托洛茨基的几个问题 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考察 苏联解体的历史思考 史学的困顿 对列宁关于接班人思想的探讨 列宁执政理念评析 斯大林执政理念评析 苏共执政时期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教训 赫鲁晓夫改革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 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探析苏联剧变原因 国史·党史及其他 时代的产儿,历史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标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方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述评 二次大战与新科技革命 追求真理、献身真理的赤子 历史的沉思:“高潮”与乌托邦 宋庆龄:书笺里透出的忧伤 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风波 微论·随笔 马克思也是“海外赤子” 恩格斯所看到的美国 伟大友谊中的一个小插曲 列宁的“最后通牒” 多了解生活中的伟人 小平回眸应笑慰 关于教条主义的一点思考 摆脱对理论的偏见 不宜自称“正确的党” “思想之船”的航程 感受春天的气息 呼唤“忏悔意识” 良知的回归 “晾”官小议 花开终有时 普京现象透视 多读书勤思考善表达 我们曾经年轻 德国纪行 “我们的国家太累了” 一个人文学者眼中的美国 樱花时节访京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求真路上(周尚文自选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尚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259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9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8 |
CIP核字 | 2014233897 |
中图分类号 | D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