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民力量(武汉人民战胜特大洪水)/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每一重大事件单独构成一本书。在选题上,我们选取每一年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在内容上,详细讲述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册为《人民力量》将带你去了解武汉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中发生的那些故事。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每一重大事件单独构成一本书。在选题上,我们选取每一年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在内容上,详细讲述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册为《人民力量(武汉人民战胜特大洪水)》。

目录

一、危情时刻

 武汉防汛形势极度紧张/002

 武汉市政府发布防汛命令/007

 武汉市将灾情上报中/011

二、中央关注

 中共中央下达紧急指示/014

 政务院致电慰问抢险人员/019

 毛泽东为武汉抗洪题~/025

三、抗洪抢险

 抢险队战斗在舵落口/028

 丹水池大堤紧急抢险/033

 解放军打退长江巨浪/038

 修筑坚固的防浪长城/047

 青年突击队参加防汛/053

 农民参加防汛斗争/059

 巡堤队员紧急抢险/063

 把积水赶回长江去/071

 修筑武昌防洪大掣影/075

 保卫武汉国棉一厂/081

四、八方支援

 全国人民关注武汉汛情/090

 全国人民大力支援武汉抗洪/093

 北京工人参加武汉抗洪/100

 各地蔬菜源源运抵武汉/104

 慰问团到防汛前线演出/109

 苏联专家协助武汉防汛工作/115

试读章节

1954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霪雨成灾,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气温像冬天一样冷,6月穿棉袄,堤面泥深路滑。

截至6月27日,武汉关水位达到26.47米,堤防吃紧。

1954年,长江汛期较早,洪水涨势很猛,上游及附近地区连降暴雨,武汉处在长江中游,诸水汇集,市区地势低洼,在洪水威胁还不严重的时候,市区内的部分地区就已经积水成灾。

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堤防长达136.39公里,大部分的堤防是按1931年水位的防御标准修筑的,部分地区没有堤防设备。

1954年开年不久,防汛斗争形势就严峻地摆在了江汉全区人民面前,全区乃至全市150万人民的生命安全,责无旁贷地重重落在了区委、全区各级党组织的肩上。

江汉区地处长江汉水汇流之冲,既得水利而兴,又因水而患。

清道光之前,平均每20年一次洪水成灾。自同治四年,即1865年,汉口有水文记录至1954年的90年间,武汉关水位达到27米以上的有12次,平均每5年一次。1931年汉口全部被淹两次。汉江则是自1822年以来,沿江流域有数十年溃口决堤的历史,解放前基本是三年两溃,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

据水文资料记载,长江流域汉口、武汉关以上集水面积为148万平方公里,占中下游大通以上集水面积的87.3%,担负着占长江流域集水面积80%的洪水宣泄任务。

汛期,宜昌至武汉关洪水传递时间为69小时,汉江新城到汉口洪水传递时间为18至24小时。全区堤段受两江来水夹击,水量大,传递时间短,来势猛,形势严峻。

武汉段长江上游的洪水流量大,加之下游顶托,洪水流泻不畅。

近百年来,武汉人民遭到两次特大的洪水袭击,上次在1931年。

在1931年夏天到秋天,武汉三镇都被淹没在水里。8月初,冲破了中山公园对面铁路单孔的长江洪水,直向汉口市内汹涌奔来。

当时,毫无准备的市民只好有楼的上楼,没有楼的上屋顶,房矮的爬上树木。一时问,儿哭娘嚎,全市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那时候,单洞门水深3米多,中山大道和江汉关的水也有1米左右,市区变成了一座水城。

划子和门板、木盆代替了车辆,楼房的窗口成了上下船只的码头,街道上时有死尸漂过。

在洪水进市的三四天中,共捞起的浮尸便有1000多具。

1954年这次的洪水,武汉人民早就做好了防汛的准备。

1954年1至3月,长江水位偏低。3月底,武汉关水位为14米,4月份骤涨7米。

由于北方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与南方势力较强的太平洋海洋暖湿气团相持不下,长期停滞于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一带,频频交替,形成锋面,东西徘徊,渐次扩展,以致形成雨季早、雨区广、雨量大,而且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5月份起,洞庭、鄱阳湖区大雨,6、7月份暴雨集中,降雨量都超过600毫米,比正常年份雨量多二至四倍。

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清江流域,雨水、山洪汇聚,汉江亦相继出现洪峰。

武汉地区5至7月,有三分之二为雨天,总降雨量1394.2毫米,为历史上同期之最大降雨量。

1至6月份降雨量超过武汉历年全年雨量。

7月,长江流域雨量增多,估计径流量有5500亿立方米,超过长江口出水量两倍多。P002-004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民力量(武汉人民战胜特大洪水)/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学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7472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3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