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帮助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本册记述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事迹。
图书 | 飞架南北(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共和国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帮助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本册记述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事迹。 内容推荐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目录 一、修建规划 制订大桥设计建设方案 国务院批准设计方案 周恩来亲定建设蓝图 二、攻克难关 任命大桥设计总工程师 解开大桥晃动的谜团 攻克钢梁技术难题 采取抛石防护处理方法 运用钢梁模型试验法 用试验墩做开工前实验 寻找固定大桥桥墩的方法 潜水员挑战深水作业 攻克桥梁的张拉难题 鞍钢创新炼出特种钢 采用科学方法制止桥墩摆动 青年铆合工合成桥钢梁 创造万米不断桩奇迹 钢梁提前胜利合龙 三、军民会战 立体施工建成桥头堡 为大桥建设竭尽全力 许世友调兵驰援大桥建设 公路双曲桥开始施工 采取灌注桩方式建设双曲拱桥 军民合力张拉最后一片应力梁 四、竣工通车 举行铁路桥通车典礼 公路桥全面提前通车 创造世界桥梁史的奇迹 坚固程度经受了导弹测试 周恩来赞扬大桥建设 大桥获国际友人盛赞 构成完整的人文景观 试读章节 1953年,为建设武汉长江大桥,铁道部根据政务院的指示,成立了大桥工程局。大桥局就开始为建造南京大桥搜集资料,并根据政务院的意见,在武汉就修建南京大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酝酿。 1956年起,大桥局成立了南京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着手进行南京大桥桥址的选择、地质勘探和测量工作。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铁道部即开始进行大桥的勘测设计。铁道部一级工程师胡竟铭率领两个勘探队和一个设计组南下现场,一年之內,初定了下三山、煤炭港、宝塔桥3个桥址方案。 1957年8月,铁道路邀请有关省市部门商讨,议定三条原则: 1.同意采用宝塔桥桥址方案; 2.按公路、铁路两用桥设计,桥下通航万吨海轮; 3.根据多快好省的原则建桥,适当考虑城市规划及美观。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周恩来一再指示: 一切建设,必须自力更生。 据此,胡竟铭同志带领设计组,为大桥这一长久性建筑选择了最佳设计方案。 大桥局据此进行了初步设计。 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中地净空,是根据南京下关长江最高通航水位8.27米以上而确定为26米的,使万吨级轮船能通过大桥。因此,在南京大桥的设计方案中,突出了桥梁基础的设计。 南京大桥江中桥墩之间的跨度比武汉大桥还要大,如果基础不牢固,桥梁质量就保证不了。所以,在建设南京大桥中,专家和学者们根据武汉大桥创造的管柱基础经验,采取了不同的基础方案: 重型混凝土沉井基础: 钢沉井加管柱基础; 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 钢板柱围堰管柱基础。 1958年9月,根据江苏省委意见,铁道部请示国务院,经批准在南京成立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开始建桥的筹备工作。 P2-3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飞架南北(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共和国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泽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1769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9 |
出版时间 | 2010-01-01 |
首版时间 | 2010-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