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种古老艺术的前世今生--东北秧歌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学术界,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秧歌族属于汉族,但究竟源头在哪里?起源于劳动?祭祀?狩猎?发展路线由南及北还是由北及南?是否同宗同源?却一直存在争议,这也是学术研究的一大特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种古老艺术的前世今生》笔者肖振宇认为,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找出附属在秧歌身上的文化内涵,挖掘其背后的生成因素似乎比争其源头更有意义。就秧歌的起源问题的探讨比较集中的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举行的两次大型学术会议“陕北秧歌学术讨论会”、“北方秧歌学术讨论会”,研究者提交的论文当中涉及各地秧歌起源的较多,但都各执一词,纷纷总结归纳各自所属地秧歌的起源,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内容推荐

秧歌是我们随处可见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艺术,但是就其属性、起源等问题在秧歌理论研究界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甚至出现南派、北派之争。肖振宇编著的《一种古老艺术的前世今生》将围绕一些话题进行辨析、论述,力图实现廓清秧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目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东北秧歌源流考

 第一节 东北秧歌起源辨析

一、东北秧歌起源之争

二、东北秧歌的文化源头:萨满跳神

 第二节 东北秧歌变迁

一、萌芽阶段

二、类秧歌阶段

三、定名与繁荣阶段

 第三节 东北秧歌生成的推进因素

第二章 东北秧歌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节 秧歌是阴歌

一、秧歌:女性之歌

二、秧歌:云雨之歌

三、秧歌:送魂之歌

四、秧歌:压殃、驱祟之歌

五、秧歌:地母崇拜之歌

 第二节 东北秧歌的特点

第三章 东北秧歌的“功用”

一、强身健体

二、鼓动宣传、教育民众

三、疏导、宣泄民情

四、文化传播

五、经济效益

第四章 东北秧歌中的角色

 第一节 老鞑子

 第二节 老

 第三节 灯官

第五章 东北秧歌戏

 第一节 从“百戏”到秧歌戏

 第二节 东北文艺工作团的贡献

 第三节 东北解放区秧歌剧的特点

一、主题内容上的“革命化”

二、创作和演出的“程式化”

三、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体系的互渗

 第四节 东北解放区秧歌剧与延安解放区

秧歌剧的异同

第六章 东北秧歌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东北秧歌服饰

 第二节 东北秧歌道具

 第三节 东北秧歌场子

第七章 东北秧歌与二人转文本

 第一节 秧歌柳子与二人转小帽

 第二节 秧歌戏与拉场戏

一、表现男女情爱的剧目

二、表现亲人相逢的剧目

三、表现家庭生活的剧目

四、传说故事剧目

五、表现民间社会生活内容的剧目

第八章 东北秧歌的礼俗

一、“拜庙”

二、“拜门子”

三、“拜糕”

四、“竞技”

五、“鞑子秧歌”礼俗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种古老艺术的前世今生--东北秧歌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振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81768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2014296801
中图分类号 J722.211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0
16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