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饿坏了那匹马
内容
编辑推荐

《别饿坏了那匹马》精选作者许申高近年来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小说、故事数十篇,内容以情感、励志为主,以感人见长。其中,《想讨一本书》收入到《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别饿坏了那匹马》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第十课。另有多篇获奖,《三个女人一件衣》、《善心如水》、《留下一张笑脸》连续三年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故事”,其中《三个女人一件衣》获首届中国故事节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奖。

内容推荐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有了继续在他那看书的机会。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较自己得失,想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谢之情。

作者许申高出版了同名文集《别饿坏了那匹马》,由多个感动心灵的小故事组成。

目录

一 感动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

 校魂

 摔破的茶罐

 给贵伯拜年

 最好的奖励

 占座的民工

 还不清的债

 另一束鲜花

 留下一张笑脸

 只为温暖你

 马路边的疯老人

二 智慧人生

 看谁还敢砍

 捡来的工作

 逼急的家长

 我是黄牛党

 爱捣蛋的司机

 诚实的分量

 升值的小街

 钱包说话

 收购青蛙的男人

 聪明女友你好傻

 鞋匠

三 人在旅途

 捡酒瓶的男孩

 让你回家

 那个捐助我的人

 四川兄弟

 谢谢你的生日

 最后一班地铁

 一路同行

 我是一只流浪狗

 心灵的魔术

 善心如水

 一张车票

四 精彩瞬间

 把电话号码告诉邻居

 想讨一本书

 两个狙击手

 报警的鸟

 神圣的规矩

 上帝策划的抢劫案

 新闻线索

 换房的秘密

 我是你的人质

 马路新闻

 呼叫转移挽回爱

五 人生百味

 木匠听戏

 上坟的老人

 自办丧事

 一步之差

 失礼惹的祸

 这里的装修静悄悄

 捷径

 情愿做野鹅

 盲人索赔

 两块钱

 抓贼的老人

六 情感天空

 被骗的感觉真好

 孩子解开的心结

 你是我的玫瑰花

 三个女人一件衣

 当年那支笔

 注视我的那双眼睛

 藏獒的秘密

 让你的秀发飘起来

 大嫂你就放心走

 “偷”来的爱

 无法识别的指纹

后记

试读章节

给贵伯拜年

每到过年送礼的时候,看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礼包,我就会想起记忆深处那个刻骨铭心的故事,禁不住就会潸然泪下。

那时我8岁,弟弟5岁,两人天天掰着手指盼过年。到了大年初一,天没亮就嚷着要去给长辈拜年。那时候条件差,长辈很少给压岁钱,最多就是几个糖果一块饼干什么的,我们图的也不是这些,反正就觉得拜年好玩。给长辈拜年必须要送礼,那时候没有像现在这种包装极为讲究的大礼盒,一般就是提上一包红糖或者饼干之类的小食品,包装也不讲究,粗纸报纸什么都有。

那年初一,我和弟弟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回家天还没黑,那时又没电视看,待在家里挺没意思,老想着再有几个长辈多好,又可以提着礼包去拜年。于是,我和弟弟掰着手指头一家家数,看有没有漏掉的。结果很失望,数来数去,凡本家的长辈都去了。这时弟弟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问我:“哥,贵伯也是长辈呀,我们怎么从来不去给他拜年?”

我比弟弟大,对这还懂一点:贵伯是我们庄上的一个孤老头,听说早年是个很有名气的郎中,能写一手好毛笔字。不去给他拜年,一是他与我们不是本家,但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成分不好,是地主,经常挨斗。斗他最凶的就是我爸,大年三十吃“忆苦餐”时都斗过一阵子,贵伯挂着牌子低垂着头跪在台上的情景,我至今都还记得。我那时就想不通,贵伯这人并不坏,怎么会是地主呢?其实我父亲也不想斗他,可在那个年代身不由己,谁叫我爸是民兵营长呢?

当然,我没有把这些告诉弟弟,他啥都不懂,光知道热闹。弟弟看我不说话,又问我:“哥哥,怎么不带我去呀?”其实我也想去,可大人肯定不允许,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贵伯他老婆都和他划清界限了!大人不给礼包,怎么好给人拜年?但我没法跟弟弟说明白,干脆什么也不说。弟弟好像生了气,跑进了屋里,过了一会儿,他又悄悄溜出了门,回家时天早黑了。

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像丢了魂似的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着什么,妈妈一边找一边嘀咕:“怪呀,我分明放在柜子里的,怎么不见了?这东西老鼠不会吃,小偷也不会要,莫非长翅膀飞了不成?”找了老半天,旮旮旯旯里都找遍了,还是没找到。爸爸就对妈妈说:“算了,也许是记性差,忘了放在哪儿,别再找了。这种东西不见了也好,吉利!”

可妈妈却说:“事情得弄明白啊。我去问俩孩子。”接着妈妈就问我和弟弟:“你们两个看见一个方方正正的纸包了没有?我放在柜里最下边的,就这么一个包,用线扎好的。”

我正要摇头,弟弟早蹦了起来,立功似的:“妈,我看见了,我想给贵伯拜年,把它送给了贵伯。”

爸爸妈妈一听,顿时急了,妈妈跺着脚说:“天哪!那是一服中药!你爸年前抓的一服中药啊!过年图吉利,没敢吃,才放在柜子里的呀!”

我和弟弟傻眼了,再不懂事也懂得大年初一给人送服中药意味着什么,况且是送给一个孤苦伶仃备受折磨的老头,他受的伤害还少吗?

最气的要数爸爸,他老虎扑小鸡似的一把揪住才5岁的弟弟,“噼噼啪啪”就是一阵耳光,边打边骂:“好你个小子,老子在人前已经够对不起你贵伯了,你还暗里往老子身上背黑锅,给你贵伯伤口上撒盐,人家还以为你这是大人指使的,叫我以后怎么有脸对人啊!”打着骂着,突然手一松,放开弟弟,兀自蹲在地上,双手捧住脸哭了起来:“你贵伯多苦啊!要不是村里人偷偷帮他,他早就自杀了,这回他要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呀……”

爸爸一哭,我们一家的心都碎了。这时我才知道,爸爸的心里有多苦,原来爸爸也很善良。因而我确信,爸爸暗里也帮过贵伯。

妈妈看爸爸愧疚难当,急忙扶他坐在椅子上,劝道:“事情都成这样了,气也没用,急也没用。你本来就感冒得厉害,这一闹就越厉害,去床上躺会儿吧。晚上,我偷偷去看看他贵伯,给他当面道个歉,把事情说清楚。”

爸爸说:“要去就现在去!什么晚上,还怕人看见是不是?这民兵营长我早不想干了!你要不去我去!”说着站起来要走。妈妈一把拽住他,手往他额头上一摸:“烧得这么厉害,还不快去躺着?我这就去。”

妈妈真的就去了,等会儿回来时,我们看见她的脸色有些黯然。只听她对爸爸小声说:“屋里没人,听说他……”

“他怎么了?”爸爸从床上腾地坐起来。

“他偷偷跑了。”  那时候地主是被监管的对象,出门要打报告,有些年纪轻的,都跑到新疆去了,贵伯都50多岁了,会往哪儿跑呢?他的跑,是否与弟弟送去的“礼包”有关?这一切都成了我们一家人的谜,也成了我们一家人心中的痛!

6年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往日外逃的监管对象也堂堂正正地回了家,唯独贵伯杳无音信,也许这个孤苦的老头早已不在人世了,说不定就是那年死在了又冷又饿的逃亡途中。

又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我爸爸接到一封寄自贵州的信,爸爸一看信封上那独具一格的小楷字。惊喜不已:“是你贵伯!”他急忙拆开信看了起来,只看一半,就哭了,于是我们争着要看,爸爸抹了一把眼泪,声音发哽地说:“别抢,先听我念一段吧!”

“……这些年来,我一直想着老家那些暗中帮过我的人,尤其是你们一家。还记得那年三十吗?天太冷,我挨斗之后回到家里,破房里冷冷清清的,我觉得实在过不下去了,决定半夜里跑掉,谁知天黑时突然高烧起来,我只好蒙着被子躺了一天一夜,可仍不见好转,我想这回我肯定是死定了,没想到在我绝望的时候,你们还挂记着我,知道我挨斗时受过冻,让孩子给我偷偷送来了一服中药。我挨批挨斗时没有哭过;老婆与我划清界限远嫁他人时我没有哭过……可这回,我偷偷哭了一场。是这服中药救了我,使我能够活到今天。现在,我开了一家中药铺,赚了点钱,日子好过了,礼物也见得多,但只有那个中药礼包才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也是最沉重的一个礼包,即使我用全部的积蓄也难以回报……”

听到这儿,我们一家人都放声哭了起来。

P13-15

序言

故事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经常有人问我:现在传播已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故事会》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能。

理由很简单,因为故事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位著名学者说过:“故事与人类语言共存。”只要有人的交流,就会有故事的存在。

现在需要考虑的是由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习惯、传播与交流方式都会发生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故事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种调整,关键在于故事本质属性的强化。因为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一个阶段,人们对一个好故事的要求总是恒定的。这就是“口头性”,故事一定要“讲得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我们相信,一个口头性强、易于流传的故事,不仅适用于传统媒体,同样适应于新媒体。就如那些在网络上大量转发的“网文”,它们最早的出处就是纸质媒体。而很多网上流传的故事,最早也是发表在《故事会》上的。

作为全媒体时代的读者,其阅读需求所发生的变化,不仅在于在快节奏时代对海量信息的取舍,更在于对高质量信息的要求。读者不是上帝,但读者的灵魂深处有上帝埋下的火种。我们要善于找到读者心中的动力源。读者的心里不是一种真空,他们有自我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这可称其为“预置结构”。故事内容只有突破读者原有的“预置结构”,才能使其激动和兴奋。因此,我们的作者与编辑,需要致力于这种能够突破读者原有“预置结构”的作品的创造与发现。唯有如此,故事这一古老的艺书才能顺应全媒体时代的需求。

在这点上,我们的故事作者下了不少工夫。写出了一些广为流传的东西。这本书收录了许申高早几年在《故事会》及其他期刊上发表并被多家媒体转载的部分作品,以感人见长,值得一读。

2014年2月

何承伟:《故事会》杂志社社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

后记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病贫交加,日子过得非常艰辛。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我沮丧过,消沉过,颓废过,如果不是身边的爱人不离不弃地陪伴我,也许我很难走过那段灰暗的岁月。

我和爱人是通过读者杂志社认识的。她的文章曾在读者杂志上感动过数以万计的读者,在众多的读者来信中,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天定,她一眼发现了我这个倒霉蛋……我给她的求爱信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预感,你将作为我的伴侣,分享我人生的苦难。

那个时候,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我万万没有想到,这句话居然成了谶言,一个弱女子的双肩怎能承载我诸多的山一般沉重的苦难?!在我九死一生的时候,几乎没人相信她能陪我走到今天,然而,她不仅给了我全部的爱,也把全部的才情给了我。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凝聚着她的心血,我的每一段话语都饱含着她的深情。我的每一篇文章实质上都是她的作品,是她让我振作,并让我具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动我的还有很多老师和朋友,他们给我的鼓励和帮助,不仅让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也给我后期的创作生涯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怀着感恩的心,这个世界便呈现给了我真善美的一面。每当我拿起笔,身边那些感动我的人和事就会涌现在眼前,流淌在我的笔下,他们升华了我的灵魂,净化了我的世界。

一个历经磨难的人,一个心怀感恩的人,他总是希望看到更多的阳光,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这也是我构思创作的一个出发点。我希望这个世界少一些尔虞我诈,多一些爱与关怀。曾有一位朋友好奇地问我:按理说你应该是一个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人,可你的很多作品传递的却是爱与感动。我回答他:因为我一直被这个世界感动着。从这一点说,我是一个幸运者。

这本书所收录的文字,大多是早些年发表过的以爱为主题的部分作品,其中有一部分是用不同笔名发表的。这些文字发表后,很多被转载收录并在网上流传,也有一些被抄袭和盗用,结果还闹出不少笑话,曾经有人在故事论坛上,看过我的作品后,反倒指责我抄袭了别人的作品。希望这本书出版后不再出现这种误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饿坏了那匹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申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6101252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4102291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南
233
16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