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留学教父俞敏洪(从草根到精英的财富奋斗史)
内容
编辑推荐

王国章编著的这本《留学教父俞敏洪(从草根到精英的财富奋斗史)》主要讲述了俞敏洪大学毕业后让他终生铭记于心的艰难的创业历程,以及他在创业过程中遭受的各种苦难与挫折;从创业之初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到在坎坷中摸索前进,再到中兴事业,打造出“新东方航母”,他有怎样的心路历程。

内容推荐

《留学教父俞敏洪(从草根到精英的财富奋斗史)》的内容提要如下:

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乡村拖拉机手,到后来新东方教育集团的CEO;从一个穷得丁当响的乡村代课老师,到后来的北大外语系老师;从一个土里土气的文学青年,到后来的当代青年人的“心灵导师”;从一个在街边电线杆子上乱贴小告的个体户,到后来的身价过亿的企业家;从一个因付不起留学经费的穷酸学生,到后来的“留学教父”……俞敏洪,随着他的辛勤努力,他的身份地位不断发生着转变。思想决定高度,俞敏洪正如他所强调的自我管理,始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样,踏踏实实地不断充实自己,为自己未来准备,经营自己的人生。

《留学教父俞敏洪(从草根到精英的财富奋斗史)》由王国章编著。

目录

第一章 追梦少年,求知问道终圆北大梦

 1.摆脱农村生活的大学梦

 2.勤能补拙,直击人文北大

 3.初入北大,挫折接踵而至

 4.找回内心的激情,成为真正的“活字典”

 5.遨游知识的海洋,补充精神食粮

 6.沉寂在被北大遗忘的角落,不卑不亢地奋力前行

第二章 创业之初,淘到人生第一桶金

 1.北大英语教师的快乐教学

 2.漫漫出国路,在校外代课筹学费

 3.出走北大,决定做一个“个体户”

 4.辗转两年,下定决心独自创业

 5.白手起家,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

 6.独立办学,为“新东方”揭牌

 7.张贴小广告,电线杆上撑起一片天

 8.无助者自助,“免费”揽人气

 9.全心全意致力于“新东方”的发展

 10.牵手“游侠”杜子华,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11.淘到“新东方”的第一桶金,组建“三驾马车”

第三章 摸索前行,在坎坷中追求财富梦想

 1.俞敏洪的爱才之道——尊重员工,传递梦想

 2.分封“领地”,各显其能

 3.直面业界群雄,争当业内翘楚

 4.甜蜜的扩张:从北京走向全世界

 5.远程教育抗“非典”,“新东方”蒸蒸日上

 6.“新东方”的制度危机

 7.“新东方”的转型之痛

 8.飞来横祸:ETS索赔案

第四章 突围之道:思想决定出路

 1.思想是一个人的翅膀

 2.别无选择的“选择”

 3.努力使自己成为一棵树

 4.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5.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五章 事业中兴,打造“新东方航母”

 1. “三驾马车”分崩离析

 2.清除“家族制”印记,树立权威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

 4.“新东方”成功上市

 5.“新东方”的上市并非那么美好

 6.多领域发展,拿美国人的钱办中国的教育

 7.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商人教师”

第六章 创业智慧,俞敏洪的成功之道

 1.“捡砖头”也能创造出大事业

 2.学会把手中的“糖果”分给你的朋友

 3.团队就像面粉,揉得越久就越结实

 4.成功的唯一道路:坚韧不拔,决不放弃

 5.永远保持一颗上进的心

 6.学会包容,成功需要的王者姿态

 7.既要忍受孤独,又要忍受失败,还要学会忍受屈辱

 8.要有不拘一格选人才的胆识和魄力

 9.企业精神与个人意向的完美结合

 10.骨干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11.把民主放在企业领导者的心坷上

第七章 无为而治:俞敏洪的管理之道

 1.宽以待人的管理之道

 2.要管好企业就要先管好自己

 3.让每个人都“看见最后成果”

 4.学生是衡量新东方的一杆秤

附录一:俞敏洪年表

附录二:俞敏洪精彩语录

试读章节

勤能补拙,直击人文北大

1979年秋,当日寸高考补习班的名额相当紧俏。这次又是母亲用自己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老师,为俞敏洪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名额。于是,俞敏洪进入了江阴一中英语专业班学习。俞敏洪暗下决心,第三次高考一定要考上大学,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需要他以金榜题名作为回报去感恩。

当年在补习班上课的时候,老师请了一位考上北大的女学生来作励志演讲。她口中的北大与俞敏洪理想中的大学不谋而合——它是如此兼容并包、自由民主,北大的这种气质让俞敏洪深深迷恋。他对北大的“人文气息”很是向往,他知道,这样的大学才是最值得他追求的目标。将北大定为目标之后,俞敏洪学习的动力就更足了。

俞敏洪第一年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落榜;第二年高考英语只考了55分,再次落榜。所以很显然,他虽然身在英语专业班学习,但英语却并非他的最爱。俞敏洪说,他其实最喜欢中文,但是由于他天生形象思维超级发达,而逻辑思维却异常混乱,所以俞敏洪没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科,而是选择了仅将数学成绩作为参考分的外语专业。

俞敏洪的英语基础本身就不够扎实,而且他对英语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要想考上北大,就必须要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俞敏洪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付出了多少汗水;也没有入能够确切地体会,俞敏洪为了能够进入理想中的北大忍受了多少孤独与寂寞。俞敏洪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次高考前的那个大年初一。在那个大年初一的早上,俞敏洪早早地就起床了,他不是去走亲访友、欢度佳节,而是垒起英语课本,从早背到晚,背完了整整六篇文章,而且每篇文章都背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就是这样,俞敏洪为了实现自己的北大梦,就连大年初一这样的节日都没有出去玩,而是始终与英语课本为伴,朗读背诵。如此也就难怪,多年后俞敏洪说自己唯一一个刻骨铭心的大年初一,就是这一次了。

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俞敏洪真可谓是不遗余力。除了背诵课文,他还要背诵补习班老师教给他们的300个高考精华句子,因为老师曾经说过:“如果能把这些句子背得烂熟于心,英语成绩就一定会突飞猛进。”俞敏洪先把这300个英语句子翻译成中文,然后又将它们翻译成英文,从早到晚反反复复,不停地背诵这些句子。终于在一个月内,俞敏洪将这300句话倒背如流。等到检验努力成果的时候,俞敏洪也确实体会到了进步的快乐。一次英语测验,他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排名也从全班最后一名飞跃到了第一名。如此明显的进步,使俞敏洪学好英语的信心大增。之前反复背诵的300句英文成了俞敏洪学习英语的法宝,也真正让他体会到背诵对学习英语的作用。从此,俞敏洪更认真地背诵起了每一篇英语课文。

俗话说“勤能补拙”。只要努力了,终究会取得进步的。俞敏洪曾谦逊地说自己比较笨,但是他总是很努力,而且不只是努力一次或两次,而是不断地努力很多次,直到成功。对一篇课文来说,有的同学很快就能背诵出来,俞敏洪却往往要朗读很多遍才能记住。对此,俞敏洪也坦然地接受了,他说虽然他背诵得慢,但是忘记得也很慢,有时候一个礼拜背完的东西一个学期也忘不了,背的时间越长,记得越深刻。

俞敏洪就这样不断地背诵英文句子、课文,终于在这一年的高考中,也就是在他的第三次高考中,他的英语取得了93分的高分。而这一成绩,也让他如愿以偿地被北大西语系录取了。

从33分到55分,再到93分,这是俞敏洪用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而他也终于由此敲开了从农村通往城市的大门。所以说,只要有理想,就要去追求,哪怕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会遭遇各种挫折,只要不轻言放弃,坚定执着地走下去,终能抵达成功的彼岸。正如俞敏洪所说,如果一个人经过了生活的严峻考验,经过了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那么,只要不放弃,他最终就会成大器。

P6-8

序言

冰心曾经说过一句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谁知道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在现实中确实如此,新东方以其铺天盖地之势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私营教育机构,成功在美国上市,并在上市之后便从15美元一股的价格一路高歌最高升至90多美元,这期间新东方所取得的每一份成绩虽然都为世人所惊羡。但是正如冰心所言,很多人实际上都只是看到了新东方辉煌的战绩,却往往忽略了其创始人俞敏洪在奋斗之初所付出的泪水和牺牲。

在公众的视觉中,俞敏洪是一位十分健谈的长者,他轻松而幽默的谈吐更是为自己赢得了很多青年与当代大学生们的青睐,被誉为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和“精神领袖”,而这对俞敏洪来说是一种至高的荣誉,因为自建国以来,还没有哪一位企业家能够拥有像俞敏洪一样的“待遇”。但俞敏洪却做到了,然而就像他创办的新东方一样,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俞敏洪和新东方获得的鲜花和掌声,却往往忽略了他为此而付出的艰辛和磨难。比如新东方决定在美国上市的事情,其实并非俞敏洪所愿,而是出于新东方管理层的集体愿望,最后俞敏洪不得不让新东方走入了华尔街。如果依照俞敏洪的本意,他并不想新东方的股价表现得十分出众,只要华尔街能让新东方的股价始终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就行,但是华尔街正如俞敏洪所料想的一样,从来就没有平静过,而只要华尔街不平静,俞敏洪的内心就无法真正平静下来。

其实,俞敏洪的内心从来就不曾平静过,即便有过平静也只是像昙花一样一闪即逝。因为从他决心走出苏南老家时就已经注定了一切,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乡村拖拉机手,到后来新东方教育集团的CEO;从一个穷得丁当响的乡村代课老师,到后来的北大外语系老师;从一个土里土气的文学青年,到后来的当代青年人的“心灵导师”;从一个在街边电线杆子上乱贴小广告的个体户,到后来的身价过亿的企业家;从一个因付不起留学经费的穷酸学生,到后来的“留学教父”……俞敏洪的身份地位,随着他的辛勤努力不断发生着转变。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俞敏洪生活和工作的圈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在他身上却总有着一样东西是始终没有改变的,而这一点也是他之所以能够实现改变自我命运的关键。那就是思想。

一个人的思想往往会决定着他所站的高度,而且也决定了他未来的命运。勤奋、思考、务实、做事不苛求,是俞敏洪一贯的做事风格,因此他总是强调一个人的自我管理,强调要始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踏踏实实地不断充实自己,为未来做准备。因为在他眼里只有两种人的成功才是必然的:一种是经历过严峻的生活考验,经历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磨砺,最终成就大器;另一种是虽然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某一项技术领域达到了顶尖的水平。俞敏洪自认他属于前者,但很多人却认为他属于后者,依据自己北大英文老师的才能创办了新东方。然而事实却是,俞敏洪经历了两次主考失利,最终以英语考分95的成绩才考入了北大西语系;大多数同学毕业后便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可俞敏洪在接连三次遭遇到了惨痛的失败后才拿到了这个姗姗来迟的通知。

在俞敏洪身上,发生过很多戏剧性的事情,他两次高考都因英语成绩差而落榜,三次留学申请失利后虽然第四次终于通过了,但他却没去。这是人生对俞敏洪的一种磨砺,更是命运之神对他的指引,而这正如俞敏洪讲的蜗牛与雄鹰的故事一样,雄鹰只要展翅高飞便可冲上金字塔的顶尖,同样蜗牛也肯定能爬上去,它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是一年、两年,并且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事实上,科学家确实在金字塔的顶部寻找到了爬上去的蜗牛,俞敏洪认为,在金字塔顶端,蜗牛和雄鹰所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但是蜗牛却比雄鹰富有得多,因为俞敏洪认为,自己就像那只爬上金字塔顶端的蜗牛一样,他所经历的一切坎坷和困苦都是其人生一笔很大的财富,所以他一直坚信勤能补拙,坚信学习的力量。

在俞敏洪的身上,人们很难看到他失望时的表情,看到的更多的是自信、开朗和幽默。这并不是说俞敏洪没有失望过,而是在他面对失望时做得更多的一件事就是思考和继续学习,比如他在因病休学期间,就是通过不断地读书来缓解内心的烦恼和压抑情绪的。因此,从学生时代到如今,俞敏洪始终没有放弃的一件事就是读书,因为读书不仅是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一个过程,同时能够让人明智、明理。而俞敏洪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所以在对那些青年学生演讲时,俞敏洪总是会反复地劝导他们一定要多读书。而他自己,即使是到了如今由于忙于新东方的事务而陷入无以脱身的忙碌困境时,依然没有忘记读书。

那么,我们会从俞敏洪身上看到了什么呢?会不会像俞敏洪讲得那样——当你是地平线上一棵草的时候,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即使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甚至从你身上踩过,也极有可能不会看到你,因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因为你是一棵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留学教父俞敏洪(从草根到精英的财富奋斗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国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46047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2013211555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