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慈禧私生活回忆录(我在太后身边的两年)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回国

一九〇三年一月二日,结束在法国的任期后,我的父亲裕庚大人以及我的母亲带着家人、随从、随从家属、仆人等共五十五人乘船回到上海。我们抵达上海的时候,天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可是件麻烦事。安置众多的随从对我们来说尚成问题,更不用说照看大堆的行李了。根据我们以往的旅行经历,在眼下这种时刻,这些随从、仆人中没有一个能指望得上的。因此,我们只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母亲身上。毫无疑问,母亲在处理这些麻烦事情上是个天才。

船抵达法租界的港口时,我们见到了上海道台(上海最高行政长官)以及众多上海的地方官员,他们都身穿朝服。上海道台告诉我父亲,他们已经准备好天后宫供我们在上海逗留期间居住。但是,我的父亲拒绝了道台的好意,他告诉道台,在香港的时候我们已经给法租界的侨民饭店打去电话,想必那里已经为我们打点好了一切。一八九五年,父亲作为驻日公使前往日本就任的途中,我们曾在“天后宫”短暂居住。鉴于以往不愉快的经历,我们也不想再住一次。

天后宫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刚刚建成的时候非常漂亮,但如今年久失修,已经破烂不堪。按照朝廷规定,高官经过地方时,地方官员必须为高官提供食宿,而高官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也会客随主便,但是,我的父亲总会婉言谢绝这些帮助。

最后,我们终于安全到达侨民饭店。到那里才得知朝廷已经两次打来电话要求父亲即刻进京。但那时通往天津的航道还处在冰封期,加上父亲年迈多病,离不开医生的看护,因此没有办法成行。如果绕道秦皇岛,父亲的身体也是禁受不起一路颠簸劳累的。于是,父亲打电话说,待贝普河(Peiho River)一开冻,我们会立即离开上海,赶往天津。

二月二十二号我们离开上海,二十六号抵达天津。如先前在上海的经历一样,天津的道台及当地的一干随从接待了我们。

这里有一种奇怪的风俗,所有从国外归来的高官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要立刻去请圣安,以祈求皇帝安康。像道台这样的低级官员是没有资格享有这种殊荣的。我们到达天津的时候,直隶总督袁世凯也在那里。他派了一位很精干的官员,负责安排我父亲请圣安的时间和地点。一切妥当后,我父亲和袁世凯就向万寿宫进发了。他们都身穿蟒袍,外披马褂,颈挂朝珠(琥珀色),顶戴孔雀花翎及红珊瑚珠。

万寿宫主要用于举行接见仪式。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有一群官衔较低的人在那里等候了。在这座宫殿,或者庙坛的后殿中央,摆放着一张狭长的桌子,桌子上面供奉的是皇上和太后的圣位,圣位上写着“万岁万岁万万岁”。总督,也就是袁世凯以及其他官员已经先行到达。袁世凯站在长桌左边,其他官员自动分立在长桌两厢。然后我父亲径直走到长桌前面跪下,嘴里说道:臣裕庚恭请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请过圣安后,我父亲立即站起来,问候圣体安康。袁世凯回答说他们一切安好。就这样,整个仪式就算结束了。

我们在天津停留了三天,二十九号到达北京。父亲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于是提出四个月的假期去休养身体,得到慈禧太后恩准。

在我们去巴黎之前,原已修建了一座漂亮的大宅院。但一九〇〇年,这座宅院在义和拳运动中不幸遭到毁坏,我们损失至少一万两白银。最后我们租了一处宅院,暂时安定下来。

其实我们的老房子也不完全是新建的。在我们买那座宅院的时候,院中已经有一座精美的老房子。那原是一位王爷的府邸,经过一番巧妙的重装改造后,这座府邸就变成一座漂亮的西式住宅了。在这里用“西式”,只是说它表面看起来偏西式,比如门、窗、走廊、室内陈设等等,从根本上说它还是一座中式住宅。房子的整体布局以及庭院与北京的大多数房子无异,都是同一种闲适的风格。此外,院中还有一个大约十英亩的花园。

在我们去巴黎的时候,这座房子才刚刚装修完。在建造和装修这座房子上,我们花费了大量金钱、时间,所以仅仅住了四天就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全家都感到非常遗憾。然而,对于中国的高官来说,不知道他们一生中还要承受多少这种磨难,这只不过是无数磨难中的一个罢了。

P1-3

目录

前言/001

第一章 回国/001

第二章 宫中的第一天/008

第三章 在宫中看戏/016

第四章 与太后共进午餐/025

第五章 接见俄国大使夫人/031

第六章 为太后当差/036

第七章 宫中序曲/047

第八章 宫廷女官/060

第九章 光绪皇帝/070

第十章 皇后/083

第十一章 我们的服装/097

第十二章 太后与康格夫人/107

第十三章 太后的画像/125

第十四章 皇上生日/147

第十五章 中秋节/162

第十六章 颐和园/173

第十七章 紫禁城/187

第十八章 过年/196

第十九章 西苑/206

第二十章 结束两年宫廷生活/217

序言

本书作者德龄是清朝出使法国大臣裕庚的长女,汉军正白旗人,幼时随父母宦居欧洲多年,一九。三年初回国。回国后,德龄凭借自己熟练的外语能力以及出众的为人处世能力,深得慈禧太后喜爱,成为太后贴身御前女官。

本书正是德龄凭借自己与太后朝夕相处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关于慈禧太后晚年私生活的回忆录。

民众多谓慈禧心狠手辣、丧权辱国、骄奢淫逸,但从德龄的描写中我们看到的慈禧太后宛然多了一些母性的光辉、女人的可爱、生活态度的精致等。

她对穿戴要求严格,对配色方案有极高天赋,见过她的洋人均对她的品位赞不绝口;她和所有女人一样爱美,她用鸡蛋清做抗皱面膜,将发紫的大米研磨成粉末用来均衡东方人的肤色,她用玫瑰做胭脂;她和普通民众一样,喜欢花草,院中、山上种植了诸多花花草草,并且亲自照料;她爱看戏,并亲自改写剧本、编排舞台场景、指导演员排练;她记忆力极好,熟读各种书籍,并亲自教授太监、宫女们识字;她有常人的情感,看到儿子的遗物,她也会悲怆得与一般老妇无异。

德龄在书中常说,慈禧若去掉最高权势的面纱,也不过是个普通女人、普通的妻子而已。

私生活本就是一个人的隐私,更何况身居皇宫内院的慈禧太后。我们希望借助慈禧晚年的私生活,向读者展示一位鲜活的、真实的、独特的慈禧的一面。

内容推荐

《慈禧私生活回忆录(我在太后身边的两年)》作者裕德龄是清朝出使法国大臣裕庚的长女,幼时随父母宦居欧洲多年,1903年初回国后,成为慈禧太后贴身御前女官。

裕德龄因熟练的外语和出众的为人处世能力,深得慈禧太后喜爱。《慈禧私生活回忆录(我在太后身边的两年)》是裕德龄根据自己与太后朝夕相处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关于慈禧太后晚年私生活的回忆录。

私生活本就是一个人的隐私,更何况身居皇宫内院的慈禧太后。我们希望借助慈禧晚年的私生活,向读者展示一位鲜活的、真实的、独特的慈禧太后。

编辑推荐

作者裕德龄凭着自己与太后朝夕相处的亲身经历向读者详尽披露了慈禧太后的私生活。并用精彩的笔触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完整、丰满的慈禧形象。人们凭借影视作品了解到的慈禧是一个心狠手辣、热衷于权力的女霸主;是个政治上腐败保守,生活上放纵奢靡的恶女人,但这并不是完整的慈禧。那么,慈禧究竟是怎么的一个女人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慈禧私生活回忆录(我在太后身边的两年)》这本书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慈禧私生活回忆录(我在太后身边的两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裕德龄
译者 郝金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15343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2013197449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