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就是这么当官
内容
试读章节

读书人操起了大刀

真正撑起袁家家业,为祖先争气的,是袁耀东的次子袁甲三。

他才是实现乃父读书梦的第一人。

“老二”袁甲三自小就出类拔群,读书比其他几兄弟强,且深得考试秘笈,越考越好。道光十五年,他一举中进士,成功进入官场。随后,他当官也是大走鸿运,历任礼部主事、军机处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道光末年,他和礼部右侍郎曾国藩一起跟随“理学大师”倭仁一起开培训班,讲习程朱理学。这程朱之说,盛行几百年,谁有地位谁就对它有话语权,就可以解释、解说,是“大家”。袁甲i的水平不过尔尔,但有地位就有名气。他和曾国藩两人都是瘦骨伶仃、一副瘦不经风的穷书生样儿,但一旦讲起课来就声音洪亮,是礼部有名的“两大讲”。

“两大讲”上课、讲学,大耍嘴皮子,但似乎常常还过不足嘴巴瘾,上课之余又坐在一起喝酒、聊天。这小酒一喝上,两人就有聊不尽的话,聊着聊着,大醉而归。

因为爱酒,爱聊,两人关系非常好,比知己还知心。

清闲的日子不长。一日,道光皇帝突然崩了,咸丰帝接位。新皇帝掌管朝廷,晚上昏昏庸庸,白日也不太清醒,于是“太平盛世”不太平了。洪秀全在广西起事,闹起了太平天国。接着,各地群雄四起,土匪、造反的事情蜂拥而起。袁家所在的河南也闹起了捻党。如此乱军四起,朝廷大小君臣忙于享受,居然无人理睬。

小乱不在乎,没过几年,就演变成泱泱大祸。本来不起眼的捻党在安徽雉河集聚众,公推张乐行为首领,号称大汉盟主,然后操起家伙在河南、安徽一带和官家打起了游击战,且和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南北呼应,搅得天朝一派惊恐,中原不得安宁。地主豪绅的好日子越过越差,幸福指数噌噌下跌。曾袁“两大讲”教授过的那些理学弟子都没法儿维生,纷纷拉下臭架子,扔下程朱课本,当起了夜黑即起的小偷,举国上下斯文扫地。

王朝上下乱了套儿,大清国天下难保,陶醉在笙歌艳舞中的朝廷大员终于着了慌,不得不操起家伙起身去灭火。

1853年,朝廷委派“书生”袁甲三为帮办团练大臣,带兵进驻安徽临淮关.参加围剿捻军的军事行动。朝廷派书生带兵,因为军官多是皇亲国戚,不愿去出战。袁甲三上了前线,第二年皇上又下令他接统宿州驻军,兼督安徽团练大臣。袁甲三读书讲课呱呱叫,打仗却很孬,一出师就大败,且败得一塌糊涂。结果。大半年部队也没恢复元气,军心怎么也聚集不起来。

朝廷可不管这些。第三年一开春,在朝廷的逼迫下,袁甲三勉强拉着队伍去迎战,因为“无能”,手下非死即逃,本人靠着一匹战马“千里走单骑”,才逃得一命。朝廷一怒之下将他调回京师,进行冷处理问责。

袁甲三一个读书人,却不得不带兵去战场厮杀,本来就是一种折磨.可上了战场,除了杀戮、人头落地,就是落败、受责、挨骂,现在还被朝廷问责,尝尽官场冷暖。

可他走后,前线换了将,还是一蹶不振。第四年,朝廷又起用他,令袁甲i率领3000名团练随河南巡抚英桂去围攻捻军。这次他在山穷水尽之时受命再次出山.项城袁家大受鼓舞,举家决定就此一搏。他的长子袁保恒,次子袁保龄和侄子袁保庆等子侄全部投笔从戎,随他出征皖北,讨伐捻党。

全家人豁出去了,毕其功于一役。袁家军一举攻克捻军老巢——雉河集,把捻军赶往淮南。这次胜利“意义非常重大”。袁家军不仅夺取了皖北,还切断了捻军与太平天国那些“反贼毛子”的联络,使得湘军首领曾国藩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在长江一带全力与太平军作战。袁甲三立下如此惊天大功,书生终于熬成了战将,喜滋滋地等着朝廷封官得侯。

谁知大清官场的恶习是大功必遭大嫉。他也没逃出这个潜规则,随后就被满族大将胜保忌妒,一次被他抓住贪腐把柄,“铁面无私”的朝廷连下五道金牌.第二次把袁甲三召回京师,晾在一旁,任他坐坏冷板凳。

袁甲三再次被潜规则“潜”了,失了势。P4-5

目录

第一章 我厚黑,玩你咋的

 01.风光和落魄,从豪门堕落到平地

 02.敢闯敢试,潦倒之时闯出门路015

 03.一炮打红,成了驻朝大臣

 04.官场奇迹:升了三品再升二品

 05.监国12年,“狼狈离开”的悲剧

 06.新思想才能敲开官场新大门

 07.“成功转型”:连皇帝都敢卖

 08.把官越做越大有秘诀

 09.超级的“才华”可用金钱打造

 10.“退一步,进两步”

 11.步步走向集权

 12.都不是什么好鸟

 13.只83天,就不得不脱下皇袍

 14.众叛亲离,被活活气死

第二章 我硬悍,当鹰派强人

 01.一块钱起家:史上最划算的发家术

 02.一遇贵人:“大乡党”李鸿章

 03.二遇贵人:“好上司”袁世凯

 04.一造共和:“三句话就把清家皇上推倒了”

 05.二造共和:把袁世凯“国葬”了

 06.第一次府院之争:不是打酱油

 07.“三造共和”:“一个电报,撵走了张勋”

 08.第二次府院之争:哥们也不让

 09.一战定胜负,输了个彻底

 10.“鹰派强人”的那些事儿

 11.强人的“弱”:家务事难了

 12.好梦醒来,却如此沮丧

 13.亲日过,却不做汉奸

第三章 我就傻,傻人有傻福

 01.“官二代”却讨过饭,放过牛,当过“家庭煮夫”

 02.当海军:一身荣誉居然以坐牢方式了结

 03.遇到了贵人张之洞,却害死了他的长孙

 04.巧妙补拙:“处世有道”胜过‘能力不足”

 05.“大福”居然以如此方式降至

 06.形势好了又坏了

 07.好运气再次让黎元洪峰回路转

 08.诬杀张振武:上当了还是主谋?

 09.斗不过袁世凯

 10.斗不过段祺瑞

 11.又没斗过曹锟

 12.发大财却为财被气死

第四章 要多酸,就有多酸

 01.读书入仕,此路走不通

 02.两个恩人,他都忠于

 03.“皇室铁杆”到“棋子”的转变

 04.进退有据,终成“江苏王”

 05.老“帮凶”却反对老主子称帝

 06.又一次“反复辟”

 07.“三条腿”与一只“香炉”

 08.虎豹之争,哥俩儿打起来没完没了

 09.壮志未酬,身先死

第五章 我老粗,我行贿

 01.“穷狗奋斗记’

 02紧跟领导,又“玩”领导

 03..第一次贿选,因为绯闻而坏了事

 04.人家斗法,曹锟也夹杂在里面

 05.曹家有花不完的钱,却总欠着军饷

 06.智取“吴大头”

 07.断水断电,抢大印,逼黎元洪的宫

 08.贿选之战:不亚于战场激烈

 09.当总统:就是一个“争”字

 10.稀里糊涂中遇到政变

 11.“冯玉祥没反了您,吴佩孚可真反了您了”

 12.磨难之后“清爽”与“不清爽”

 13.理不清的国事与家务事

内容推荐

民国政治混乱,宦海浮沉,使得整个官场政治十分混乱。靠实力博弈、互相倾轧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最大特色。

杨英健著的《民国就是这么当官》选取了民国初年粉墨登上民国最高权力宝座的五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人物,记述了他们在宦海纵横捭阖的历程,展现了他们各自的为政特点。

袁世凯是厚黑型官员:无道德,无正义,出尔反尔,卖师求荣,为权位不惜手段。

段祺瑞是铁腕型官员:当官打仗都是鹰派强人,唱黑脸,凡事不屈服、不让步,行政强硬。

黎元洪是运气型官员:貌似平庸、无能,实则精明、绵里藏针,好运气中暗藏大智慧。

冯国璋是知识型官员:有些“酸”,但有文化,有智慧,善于用心机。

曹锟是大老粗型官员:貌似粗人、稀里糊涂,但粗中有精,实干派,傻人有傻福,实则钻营有术。

这些人在民国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使得民国政治更加黑暗、无序。《民国就是这么当官》通过对五种类型大佬的宦海人生的描述和剖析,深刻揭示了民国初年政治混乱的根源。

编辑推荐

杨英健著的《民国就是这么当官》选择了可以代表五种不同轨迹的个人奋斗史、人际术和玩权术及人生结局的五位民国时期的总统(执政):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冯国璋、曹锟。《民国就是这么当官》介绍了他们在人生和官场上的纵横故事,揭露民国前后社会政治的腐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就是这么当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英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820667
开本 16开
页数 4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66
CIP核字 2013056331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