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牛顿编著的《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通过对《红楼梦》创作文本和脂砚斋评论文本的详读与分析,并从历史资料中寻找证据,探寻《红楼梦》原始作者的踪迹。《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颠覆了对《红楼梦》创作的传统认识,有利于对《红楼梦》的作品内涵进行全新阐释,对《红楼梦》的历史地位进行准确定位,确立其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图书 | 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 |
内容 | 编辑推荐 邓牛顿编著的《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通过对《红楼梦》创作文本和脂砚斋评论文本的详读与分析,并从历史资料中寻找证据,探寻《红楼梦》原始作者的踪迹。《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颠覆了对《红楼梦》创作的传统认识,有利于对《红楼梦》的作品内涵进行全新阐释,对《红楼梦》的历史地位进行准确定位,确立其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内容推荐 邓牛顿编著的《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通过对《红楼梦》创作文本和脂砚斋评论文本的详读与分析,并从历史资料中寻找证据,探寻《红楼梦》原始作者的踪迹。《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作者认定脂砚斋为《红楼梦》的原始作者,她是清康熙年间著名清官施世纶的三儿媳,1695年生,姓郭。《红楼梦》原始作者的认定,颠覆了对《红楼梦》创作的传统认识,有利于对《红楼梦》的作品内涵进行全新阐释,对《红楼梦》的历史地位进行准确定位,确立其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目录 一、红学新探究 《红楼梦》植根湘土湘音 《红楼梦》中的湖南方言考辨 《红楼梦》湖南方言系统的认定 脂砚斋理当享有《红楼梦》的署名权 红学笔记 红学问题答客问 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三封公开信 关于《论凤姐》的通信 二、依湘语视角 《红楼梦》文本献疑 《邓牛顿红学园地》垦拓者言 《红楼梦》湘方言的再探索 湘方言:以《红楼梦》第十六回为例 湘方言:以《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为例 红学笔记:摹苓香 “杨藏本”中的湘方言信息 红学笔记:“懒待”“懒怠”应为“懒得” 《红楼梦》校注:依湘语视角 湖南作家作品与《红楼梦》的语言比照之一 湖南作家作品与《红楼梦》的语言比照之二 湖南作家作品与《红楼梦》的语言比照之三 《红学笔记》跋 三、寻找脂砚斋 寻找脂砚斋 《红楼梦》原始作者的踪迹 《红楼梦》创作素材探源 “过会”的热闹 平地一声雷 “抓他[的]乖” “先”——何须补“时”? “出利息”? 说“嫁” “还自犹可”?“还犹自可”! “点夹子” 从“容易褪不下来”说方言问题 “碧浏清水” “劳什子”怎么成了“北方方言”? 谁“吓了我一跳好的”? 此“村”非彼“村” 就“村”字简答郭树荣先生 《红楼梦》中湖南方言问题的总解答 《红楼梦》后四十回湘方言的梳理 “不显堆……” “吃碗子” “忽喇巴”别解及其他 红楼梦研究备考:健旺 读谢志明《红楼梦作者新考》 附录一 《红楼梦》中的趣味 附录二 《红楼梦》与湖南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寻找红楼梦的原始作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牛顿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1090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1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4 |
CIP核字 | 2013160909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5 |
宽 | 14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