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粉骷髅记
内容
试读章节

学者高彦颐视野中的冯小青,正是这样一个在浪漫作品中寻求心灵安慰的女子,为小青所钟爱的《牡丹亭》,正是当年的流行读物,读者大多是中产之家的少女少妇,于无聊闺中捧读此书,读到凄婉处,常常泪洒鲛绡。

为什么女性如此需要这些风流缱绻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意味着什么?在它们不停地传递和再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高彦颐在《闺塾师》中用“情迷”加以概括,并引用夏志清对汤显祖的评论:“情迷的中心宗旨,是假定爱情是作为生活中首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条件”。《闺塾师》中的女性世界是一个“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女性是主导者、演绎者,在对情的感悟和传达中,她们乐此不疲,甚至因极度投入奉上了“卿卿性命”。这是一个娴定从容的性情世界,严格说来,和那个由紧迫的政治话语和凄厉的阶级控诉交煎而成的祥林嫂式的“五四公式”,并无多少关系。

女性对浪漫文学的热爱持续至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小说仅仅满足最恶俗的爱情幻想即可畅销,精于此道的作者经常是女性。吉登斯在《亲密关系的变革》中对这种现象做过分析:在消费浪漫小说和爱情故事的狂热中,个体是在幻觉中追逐那些在日常世界中被否定和无法实现的东西,在阅读快感的实现中,发挥作用的正是在缜密的现代理性压抑下个体的受挫感。由此观之,现代社会中的“情”更像一种以超越面相出现的现实日用品,人们的需求会一直持续,所改变的只是消费品的形式而已,就像美国系列剧《成长的烦恼》中,那位已为人母的女主角会兴奋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某部言情剧,并准备好大盒的纸巾用来擦拭将会掉下来的眼泪。如果直到剧终纸巾仍然没有派上用场,观众定然会大呼上当。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这是一种情感自娱,其最终价值,就是让观众沉浸于即时的情爱幻觉,心满意足地落下眼泪,然后继续她们琐细的日常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看,冯小青的确是“情”的世界中的佼佼者——因情而死只有少数人做得到,这不仅关系到“死”的勇气,还有才气与悟性的先决条件,二者兼备,才得以跨入“情死”之域。然而如果我们追问,在小青的孤寂世界中,“情”如何发生,它具有什么意义上的真实性呢?

法国文论家勒内·基拉尔曾分析一位同冯小青一样爱读浪漫作品的女性——福楼拜笔下的爱玛·包法利。少女时代阅读的浪漫小说使她爱上了传奇式人物,她所崇拜的女性都是“出名的或不幸的妇女”,从那时起,她就已经开始扮演她们,也培养了一种在幻觉中生活的习惯。这种习惯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力,只要在生活中得到一点她需要的暗示,她就能很快进入角色:只和她跳过一次舞的子爵被她和小说中的人物挂上了钩,凡夫俗子仅凭一套骑马装也能让她神魂颠倒;她和迟钝木讷的丈夫调情,幻想在一群乡下亲戚中举行火炬婚礼……痴迷于阅读某类作品的人,心里已经产生了模仿意识,希望自己成为书中的主人公。事实上,每个人在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外来暗示足以使他丧失感知自我的能力,也无法产生来自于自我的“欲望”。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先读了大量爱情小说再去追求异性,很难保证他的恋爱行为不是小说情节的再现;因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流行的恋爱方式,那些颇具共性的海誓山盟所流露的恰恰不是人们的欲望,而是欲望的规驯者。

在《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中,基拉尔将人的欲望形式称为“三角欲望”,即欲望的产生除了欲望的主体、客体这两个必要因素之外,还需要一个第三者,基拉尔称之为“欲望介体”。认为欲望产生于主体是一种错觉,一种“浪漫的谎言”;真正使欲望发生作用的是主体对介体的摹仿,正如堂·吉诃德之摹仿阿马迪斯。包法利夫人的世界不一定比堂·吉诃德的世界更加真实,“一旦介体发生影响,主体对现实事物的感觉就丧失了”,因此“介体”才是三角欲望的中心,有了它,即使没有值得爱的客体,爱情也能进行得如火如荼。

欲望的虚幻、自由的虚幻,也就是“情”的虚幻,在福楼拜、普鲁斯特、司汤达最伟大的作品中,爱情和攀附、嫉妒是一回事。其实无须套用基拉尔的理论,在《闺塾师》所描绘的“情迷”世界,也揭示了“摹仿”在女性爱情生活中的重要性,甚至“才女短命”的迷信未尝不是反复心理暗示的现实影响。冯小青毅然决然走向死境则是由于对“介体”——《牡丹亭》的女主人公——的摹仿,临死前延请画师为自己画像,且三易其稿,终于得一形神俱似、风采流动的画像,这一举动更是将摹仿行为推向了极致,甚至有人认为小青也希望同杜丽娘一样死而复生,“从此以后过着幸福生活”的美满结局大概也曾在“冷雨幽窗”的寂寥中反复映现。

P3-5

目录

壹 美人计

岂独伤心是小青?

“闲人”林黛玉

剩女的贞操

子君的魂

王佳芝的身体与易先生的性感

从林徽因到芙蓉姐姐

平生不识白玉堂

敌人的女人

情爱迷宫

难作红楼梦里人

贰 光影录

誓死保卫贞操

虚构的纸枷锁

“纯”并不好装

从撒不出尿的悲哀说起

历史紧身衣

幽怨与意淫

反认他乡是故乡

大炮来了,功夫走了

消费“革命”

无关武侠

七种武器

“山寨”时代的春晚

他人之死

谍战剧四题

没有“欲望”的都市

女人在想什么?

活死人之地

只说衣服

叁 浮世绘

生活之暗面

与沫沫大师合影

性成本与性谎言

闲话“闲话”

肺病狂想

美人赠我热玉米

两个桃子和一块饼干

学者之“强迫症”

学者之“闷骚”

“散文人生”的悲剧效应

逝去的“性感”

“怀旧”种种

发票传奇

慈湖:天鹅与铜像

金门:风景与传说

“残酷”的高夫曼

博伊尔的小孩们

肆 防腐记

Gaydar进化史

《赤壁》印象记(上)

《赤壁》印象记(下)

观斗

基情落尽,百合江湖

三看李寻欢

女人与“酷儿”

序言

人都是怕死的,所以会想象很多藉以不死的方法。

有的想法很诗意很斯文,像灵芝、仙丹、蟠桃、人参果等等有神奇功效的体闲食品,专供已经得道的天仙神佛享用,虽然他们应该已经不需要了。有的想法就很野蛮,像《西游记》中的唐僧,男妖怪要吃他的肉,女妖怪要破他的处,都是为了长生。

唐僧的反应总是毫无悬念,对要吃他肉的,他毫无办法,只能等待救援。对要他三陪的,他倒是可以反抗一下,那就是意志坚定,绝不动心。只是不知唐僧是否想过,若自己稍一软弱,十世修行前功尽弃,唐僧肉及其周边产品的神奇功效都会失灵,他也就不会成为妖怪们的众矢之的了。

那样的话,代价也很惨重。智者都会有此觉悟,女人再美,不过红粉骷髅,绚丽一时,终将枯槁。一朝缠绵,永堕轮回,何如持守戒律,修成正果,永驻高天之上。

当然,这是理论上的推导,没有什么悬念可言。有一天,一位货真价实的白骨夫人幻化人形来戏弄唐僧,他反而屡次三番看不破。然后,接二连三地来了蝎子精、蜘蛛精、耗子精、各种精来戏弄他,他还是看不破。

精精姑娘们有的天真烂漫,有的楚楚可怜,只是必须以色相诱惑,才能触发唐僧的警戒,只要不威胁他的至宝元阳,一个现行活骷髅站在面前,他也看不出来。原来,红粉骷髅观并不能让一个凡人辨明真伪善恶,只是提示了漫长文明史中男人们日积月累的恐惧:怕被美色诱惑,流连温柔乡,坐失前程;更怕被女人欺骗,名誉身家,毁于一旦。古往今来有很多格言警句,告诫人们不要为某个女人耽误了正经事,因为女人最诱人的,无非青春美貌,有效期短,可替代,不保值。

虽然从理论上说,所有人都活在时间的威慑之下,但女人与时间的关系,尤其紧迫纠结。难怪古往今来的女人们,都像那些蝎子精、蜘蛛精、耗子精等各种精一样,拼了性命也要找个唐僧来纠缠。不然,红粉褪尽,只余骷髅,形神俱朽,好不凄惨。于是,男人的有效时间用来建功立业,女人的有效时间用来套牢男人,精精姑娘们终于找到一种叫做爱情的东西可得以不朽,再把自己的全部价值寄托到爱情的结晶上。

如果不想像红粉骷髅一样灰飞烟灭的话,必须及时、适时地让别人对你感兴趣,让你对别人有价值,女人与时间的问题,似乎就这么解决了。只不过,故事降落到人间,开始变得有悬念了,精精姑娘们有的吃到了唐僧肉,有的得到了唐僧的爱,有的仍在无所事事地游荡着,有的已不知到哪里去了。

2003年我写了一篇小文,是关于女人的,那时候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有的只是好奇和困惑。慢慢又写了很多,弹指十年,再看从前的文章,倒有大半是讨论女人在想什么。大概人尚年轻时,容易想到男女之事,男女都一样。写作可以让人更了解自己,也可以把时间填满,还有很多快乐的事可以用来填满时间。让人忘了灰飞烟灭这回事。

渐渐有人带着个倒计时闹钟跑来,严肃地告诫我:你这辈子就要过完啦,快去找你的唐僧吧,赶紧的!大家认为,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就是拥有自己的唐僧,唐僧会让女人很忙,忙着幸福,没空做别的才对。

人们都是善良的,他们只想提醒你正在做的一切都不算数,怕你在歧途上一路狂奔下去。只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个胸无大志的趣味主义者,安于在暗无天日的作坊里鼓捣些小玩意儿。

用兴趣打发时间,用遗忘对付恐惧,并不总是有效,所以自已心里动辄升腾起恶意的鬼火。风起于青萍之末。本书这些小文,则起于如此这般欣然、恍然、会心的时刻,或者,那些脸上淡定微笑,心头早是一万匹草泥马横冲直撞的瞬间。

其实,真的做不了什么。也只是记下曾经的忧愁喜乐、荒诞滑稽、虚妄恐怖,花痴的狂喜,遗忘的快意,为此红粉骷髅记。

内容推荐

女性主义立场、史学研究背景、经营意象的匠心、皮里阳秋的机锋和讽喻世情的能力,构成了海青所著的《红粉骷髅记》独特的文章风格。《红粉骷髅记》第一辑皆为女性活题,如五四知识群体的情爱实践,文学里经典的钗黛公案;第二辑是另类的影评,以电影为切入点,但钟砭的还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第三辑则是对世情万象的发现、认识及解释;第四辑以“腐女”视角来挑战和质疑男性所主导的情感审美体系。

在这个文化作为消费对象渐趋肤浅从俗的时代,我们需要海青这样锐利的观察者来重新审视和解读大众文化。

编辑推荐

《红粉骷髅记》是作者海青以随笔杂文形式所写的大众文化评论文章的结集,多发表在《读书》、《社会学家茶座》、《观察家报》等处。内容大致分为四辑,第一辑皆为女性话题,如五四启蒙时期知识群体的情爱实践,文学里经典的钗黛公案;第二辑是另类的影评,以电影为切入点,但针砭的还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第三辑则是对世情万象的发现、认识及解释;第四辑以较为前卫的“腐女”视角来挑战和质疑男性所主导的情感审美体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粉骷髅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45614
开本 32开
页数 3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9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13142075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