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窗幽记/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内容
编辑推荐

陈眉公编著的《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这使许多人迷惑不解。后经多个版本的资料查询,得知《醉古堂剑扫》是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相关著作中,选出几十种小书编辑而成,并不受文体、篇幅、作者名气等限制。

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

内容推荐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属于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明代陈继儒撰。原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道,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陈眉公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小窗幽记》节选醒、情、峭、灵四篇内容,共约15万字。全书始于“醒”,终于“灵”,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伺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目录

醒篇

做人必清醒 做事要明白/1

守节声色场 安志纷闹中/2

人生得足 未老得闲/3

背后无人诋 久交不生厌/4

天意实难违 正心修我身/5

君子小人 五更检点/6

善恶一念 役使鬼神/7

用情深处孤独 任性切勿放肆/8

云烟影里见真身 禽鸟声中闻自性/9

空被空迷 静为静缚/10

适时可发 拔苗不长/11

若要会受福 必先会救祸/12

多欲无慷慨 多言无笃实/13

世间万物皆有度 无度胜事亦苦海/14

轻财以聚人 律己以服人/16

知迷不迷 知难不难/17

难事逆境中 方见真气度/17

良心静里见 真情淡中来/19

宁为随世之 庸勿为欺世之杰/20

习忙可销福 得谤可销名/20

人因嗜动气 当以德消之/21

相反可相成 相得必益彰/22

梦里不能主张 泉下安得分明/24

不知了了是了了 若知了了便不了/24

敞开心扉 欢乐无忧/25

居堪傍恶邻 聚可容损友/26

观人观事见本质 不可小测君子心/27

以理听言 以道窒欲/28

先远后近 交友道也/29

形骸非亲 大地亦幻/30

寂而常惺 惺而常寂/31

智少愈完 智多愈散/32

从多入少 从有入无/33

脱厌如释重 带恋如担枷/34

看透名利生死关 方是人生大休闲/35

世人指摘处 多是爱护处/36

佳思侠情一往来 书能下酒云可赠/38

生老病死之关 美人名将难过/38

饮酒高歌不放肆 大庭卖弄假矜持/39

真出于诚 诚由于真/40

真廉无名 大巧无术/42

以明霞视美色 以流水听弦歌/43

挨骂不还口 便是得便宜/44

宁无忧于心不有乐于身/45

会心之语不解 无稽之言不听/46

柳密拨得开 雨急不折腰/46

悉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虑/47

说话心口一致 做事名副其实/48

贫不能无志 死不可无补/50

穷交能长 利交必伤/51

享受财富显官 不如月下高歌/52

苦茗代肉食 琴书为益友/53

黄昏月下 能有实际/54

开眼便觉天地阔 林卧不知寒暑更/55

三徙成名 一朝解绶/56

不得胸怀 百岁犹夭/57

世法不必尽尝 心珠宜当独朗/58

喜坡仙玉版之参 受米颠袍笏之辱/59

颜真卿抗节不挠 名节者恬退中来/60

考察人品 五伦为准/61

不堕泪者 不忠不友/62

不独雅量过人 正是用世高手/63

会花鸟之情 得天趣活泼/64

佳人病怯 豪客多情/65

丈夫须有远图 豪杰应有壮志/67

勿使子孙效仿 但留榜样做人/68

读轩快之书 听透彻之语/69

论名节缓急之事 小较生死名节之论微/69

雄心壮志早立 慈悲心肠勿弃/70

鲍子让金 管宁割席/71

情篇

当为情死 不为情怨/73

缩不尽相思地 补不完离恨天/74

可魂系梦萦 不失魂落魄/75

醉卧美人旁 欲念不曾动/76

慈悲筏济人 恩爱梯接人/77

花柳深藏 雨云不入/78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79

小玉与西施 飞烟与尘弥/80

杨柳凝别恨 阳关诉离肠/81

弄柳拈花 处处销魂/81

豆蔻不消恨 丁香空结愁/82

情人说痴话 痴情是真情/83

顾影自怜无用 心动不如行动/84

化石而立 千古情魂/85

良缘易合 知己难投/86

鸟沾红雨 不任娇啼/87

饮罢相思水 方识相思情/88

多情成恋 薄命何嗟/88

清风好伴 明月故人/89

听得春花秋月语 识得如云似水心/90

峭篇

边陲封疆缩地 中庭歌舞犹喧/92

人应通古今 士要知廉耻/93

宁以风霜自挟 毋为鱼鸟亲人/94

无位之公卿 有爵之乞丐/95

失足一恨 悔之千古/96

圣贤托日月 天地现风雷/96

不因怨而失愿 不因财而伤才/97

身不束心 名不束人/98

待人余恩 处事余智/99

既要拿得起 又能放得下/100

认假不得真 卖巧还藏拙/101

量晴较雨 弄月嘲风/102

弃俗得仙 舍仙得道/103

修身养性可立命 人情练达天意通/104

达人离险境 俗子沉苦海/105

浮名梦中蝶 幻而本非真/106

只有百折不回 才可万变不穷/107

实地着脚 虚处立基/108

兢兢业业心思 潇潇洒洒趣味/109

无事时提防 有事时镇定/109

穷通未遇局已定 老疾未到关已破/110

秋叶难辞枝 野鸟犹恋巢/111

刚不胜柔 偏不融圆/112

声应气求之夫 风行水上之文/113

以学问摄躁 以德性融偏/114

居官有山林气 野外有理国才/115

少言语以当贵 多著述以当富/116

须负刚强 当坚苦志/117

清贫自乐 美色成空/118

烦恼场空空 营求念绝绝/118

斜阳树下谈禅 深雪堂中论人/119

宁为真士夫 不为假道学/120

觑破兴衰究竟 人我得失冰消/121

名山不乏侣 好景有好诗/122

一技天下 吃遍南北/123

才士不妨泛驾 诤臣岂合模棱/124

宁为薄幸狂夫 不做厚颜君子/125

看尽人间鬼才作《北风图》/126

至音不合众听 至宝不同众好/127

梦中说真话 或可是真人/127

胸无火炎冰兢 时有月到风来/129

草舍才子登玉堂 蓬门佳人造金屋/130

传话者轻 好议者浅/131

不留昨日之非 不执今日之是/132

应沉潜平实 勿哗众取宠/133

尘心减时 道念方生/134

恩爱宝贵时 自思反省日/135

得闲有书读 世间享清福/136

古人是非分明 今人真伪难辨/137

己情不可纵 人情不可拂/138

天不禁人闲 人自不肯闲/139

浮云有常情 流水意厚深/140

贫士立德 闹场静心/141

心生一切心灭一切/142

才鬼胜于顽仙 芳魂毒于虐祟/143

不因人言而悟 不因外境而得/144

筒淡出豪杰 忠孝成神仙/145

招客应断尘世缘 浇花不做修道障/146

灵篇

一言灵天下 百世光景新/147

人生一世有三乐 佛家佳客山水游/148

眼无成见读书多 胸无渣滓处世圆/148

不作营求 自无得失/149

勿无事而忧 勿对景不乐/150

出世者入世 入世者出世/151

诗禅酒画皆有意 真意只存吾心底/152

愁去观棋酌酒 乐来种竹浇花/153

了心看清本来面 出世堪破无常理/154

天地万物适者存 适才养性可得真/154

熏德用好香 消忧有好酒/155

破除烦恼木鱼声 见澈性灵青莲花/156

太闲生恶业 太清类俗情/157

灵丹一粒 点化俗情/158

美貌浮名 终成虚幻/158

独坐禅房 心静神清/159

才人多放正敛之 正人多板趣通之/160

闻人善莫疑 闻人恶勿信/161

能脱俗便是奇 不合污便是清/162

尽心利济 天地皆容/163

读史耐讹 此方得力/163

明窗净几一息顷 名山胜景一登时/164

心上无事 乃为乐耶/165

兴来醉倒落花 前机息忘怀磐石上/166

烦恼种种 蝎蹈空花/167

休便休去 了时无了/168

意亦甚适 梦亦同趣/169

业净成慧眼 无物到茅庵/170

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171

久居山泽中 未必真异士/172

可爱之人可怜 可恶之人可惜/172

宽之自明 纵之自化/173

比下有余 则自知足/174

求俭求贤 安贫乐道/175

唤醒梦中之梦 窥见身外之身/176

打透生死关 参破名利场/177

一笔写出 便是作手/178

隐逸无荣辱 道义无炎凉/179

经书有限 悟性无边/179

勿闻谤而怒 勿见誉而喜/180

人胜我无害 我胜人非福/181

闭门是深山 读书有净土/182

自心一尘不染 才见圣人胸襟/183

成名穷苦日 败事得志时/184

让利又逃名 才是真君子/184

求福速祸至 安分自得福/185

看书贵在悟透 不可拘旧附会/186

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音/187

假戏假作 真戏真作/188

一言济人 功德无量/189

闲要有余日 读书无余时/190

简傲不谓高 谄谀不谓谦/191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192

取云霞作侣伴 引青松当心知/193

少争务 日月长/194

天然乐韵 湘灵鼓瑟/195

书癖善裁 名饮重蕴/196

美酒一饮啼花落 清爽快意在天堂/197

名山之胜 妙于天成/197

试读章节

适时可发拔苗不长

【原文】

伏久者①,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译文】

藏伏很久的事物,一旦腾飞则必定飞得高远;太早开放的事物,往往生命很短暂。

【评析】

勾践卧薪尝胆数载终灭吴,姜尚水边垂钓多年任丞相。可见事物先要蓄势,而后才可待发。蓄久必高飞,因为蕴藏深厚,积蓄了充足的力量,爆发而出,则势必惊天动地,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说不经过长久的潜伏蓄积,又何来高飞的力量呢?不经过冬天的孕育,又何来春天的万物复苏呢?

“开先者,谢独早”,也是很合理的,因为太早开发,各方面无法配合,自然很快就竭尽力量而凋萎。有的因为太早开发,不到中年便都成了平庸的人。倒是那些年轻时默默无闻的人,在岁月中不断储备实力,而终于成了大器。生命的经验和宝藏的开发也是如此,就像一罐酒一样,愈陈愈香,要让它在岁月中酝酿、成熟,才会是一罐好酒。

这则话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待事物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因为事物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先开发的事物,随着环境的发展变化,必定失去存在的条件,就如同昙花一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后来者常居上,是自然的法则。如遇优胜劣汰的时代,我们一定要不断充实自我,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正如有些人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往往能脱颖而出,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

若要会受福必先会救祸

【原文】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①,要看他会救。

【译文】

上天要降灾祸给一个人,必先给他一些福分来滋长他的傲慢之心,从而看他是否懂得享受。上天要降福给一个人,必先给他一些挫折来考验他,从而看他是否有自救的本领。

【评析】

上天是公平的,它让城市喧闹,却让乡村安宁;它让名花香飘万里,却让野草百折不挠;它让明月辉映大地,也让繁星点缀天空。所以天道的变化总是祸福相依的。祸事降临不必惊慌,自救之后得来的便是幸福;得到福分不必得意,如果不知珍惜灾难便会到来。人生虽然没有一帆风顺,但也不会一辈子在逆境中行走。失意与得意总是交相而来的,有福时要想到居安思危,有祸时要学会摆脱厄运。就像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必太在意一时的成败得失。只要我们明白了世事无常的道理,懂得了随缘而定,随遇而安,就能够寻找到生活的快乐所在。

欲降福而先降祸,是上天的善意。不明祸何能降福?~旦福去祸来,又岂能消受得了?先以微祸警之,若能救助,即使是不日祸来,也能如此救助。通达事理之人处祸不忧,居福不骄,知福祸在于自己的掌握,天意虽有不测风云,但总能有自救的机会,所以心便可常保安静自然。

多欲无慷慨 多言无笃实

【原文】

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①;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②;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③。

【译文】

浮躁的人,必定对事物没有深刻的见识;胆怯的人,必定对事物没有卓越的见解;欲望太多的人,必定没有慷慨激昂的气节;话多的人,必定没有扎实勤奋的作风;多蛮力的人,必定缺少文学的修养。

【评析】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良好的基础,就如同建楼房要打好地基,做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一样。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建起的房屋就会是空中楼阁,当老师也不可能做得合格称职。一个人做事若是浮躁气盛或者是缩手缩脚的话,就会影响他对学问的深刻研究和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要想有真知灼见是很困难的。

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多,说话不分轻重,经常海阔天空地胡言乱语,就难以有慷慨激昂的斗志、沉稳踏实的作风,做事可能会主次不分,甚至舍本逐末。而勇力过人的鲁莽之士,多是有勇无谋之人,做事草率鲁莽,缺少成熟的思考和全面的分析,这样的人多是由于内心修养不足所致,因此他们也很难拥有文人骚客的雅兴和志趣。

P11-14

序言

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和开放的视野,提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并对语文课外阅读做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指定和推荐了具体的课外阅读书目。

为了有效实现新课标对中小学生指定的阅读目标,我们对图书市场进行了考察,并邀请了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严格遵循新课标精神编写了本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与同类图书比较,本丛书还增加了如下栏目:

阅读导航:包括作者简介、内容梗概、艺术特色等,使读者阅读本书前,对本书的全貌有一个基本了解。

快乐导读:用精炼、优美的语言,切入主旨的问题,引领读者步入正文的阅读。

旁批旁注:旨在帮助读者在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字、词、句、段的深层含义,并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对作品正文的理解,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启发读者思考。

情境赏析:体现了对典型人物、典型语言、典型心理描写及创作手法的鉴赏评析,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审美鉴赏。

名家点评:名家对此书或书中某一方面所作的评论。

我们衷心地希望阅读此书能给你带来阅读的快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窗幽记/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陈眉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552286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6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2013092187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2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