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荀子/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内容
编辑推荐

《荀子》(作者:荀况)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一气呵成,令人目不暇接、思不暇想,富有逻辑力量,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辉。文辞优美流畅,语言铿锵激越,气势恢宏壮阔,这是《荀子》一书的第三大特点。《荀子》长于运用比喻、排比等众多修辞,“文貌情用,相为内外表里”,(《荀子·大略》)通篇充满节奏感、韵律感,情与智两相呼应,善与美相得益彰,读来酣畅淋漓、欲罢不能。书中随手拈取众多古今人物事例穿插文中,不仅显示出作者厚重的知识积累,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

内容推荐

《荀子》一书汇集了荀子(荀况)一生的思想精华,《荀子》共有三十二篇,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治学方法、立身处世、学术论辩、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体系和特点。我们从书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包括《劝学篇》、《天论篇》、《解蔽篇》、《非十二子篇》和《王制篇》、《议兵篇》等。

《劝学篇》是《荀子》一书中最著名的篇章,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并详细讲解了学习的态度、方法、意义、效用以及其他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勉励人们勤奋学习,诸如“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句子早就成为传唱千古的名句,尤其是文章中比喻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使之成为古代哲理文中少有的佳作。

荀子强调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可以被认识的,但是人们必须防止犯片面性的错误,主张用“虚一而静”的方法正确地认识规律与治国之道。荀子的这种哲学观点集中于书中《天论篇》和《解蔽篇》等篇。《天论篇》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命论”,文中采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式,使思路层次清晰明了,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同时也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效果。《解蔽篇》寻找的是政治上的成败得失,文章中荀子把矛头指向那些“乱国之君”和“乱家之人”的唯心主义谬论。他认为人们思想上的主观武断和迷信鬼神,导致人们在思想上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所以荀子提出“解蔽”一词。此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全文有力地凸显了批判片面性、主张全面性的基本观点。

在《王制》一文中,荀子阐述了奉行王道而成就帝王大业的圣王制度,论及王者的政治纲领、策略措施、用人方针、听政方法、管理制度等。《议兵》则是对军事理论作了系统的探讨,并详细论述了统一战争中的战略和战术。另外,荀子的《成相》和《赋篇》也开创了我国“说唱文学”和“赋”这两种文学体裁的先河,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录

劝学/1

修身/11

不苟/19

荣辱/27

非相/38

非十二子/50

仲尼/60

儒效/67

王制/86

王霸/108

君道/133

臣道/151

致士/160

议兵/166

正论/187

礼论/207

试读章节

劝学

【原文】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①,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②,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④,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⑥。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染料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蓼蓝还要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却比水还要冷。木材挺直而符合绳墨,然而用火烤过使之弯曲做成车轮,它的曲度能拿圆规来衡量,即使有时经过火烤、日晒,都不能够使它重新挺直,这是因为它已经被处理成这个样子了。所以,木材经过绳墨加工就变得挺直,金属经过磨刀石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就会聪明智慧,行为也不会犯什么过错了。

【原文】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①,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②。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日:“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③,好是正直。神之听之④,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译文】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会知道天有多高;不走近深渊,就不会知道地有多厚;不聆听先王留下的教诲,就不会知道学问有多渊博。吴越一带那些土生土长的貉族小孩,出生时哭声都是一样的,长大以后,他们的生活习俗就不同了,这是由于教化的不同引起的。《诗经》上说:“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要恭敬地安于自己的职位,爱好正直的德性。天上的神在听着呢,将会赐福给你的。”所以说,精神上最好的境界就是“道”,最大的福分就是没有灾祸了。  【原文】

吾尝终日而思矣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③。假舆马者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但是不如学习一会儿所得的教益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却可以被很远的人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但是使人听得更清楚。乘坐马车的人,并没有一双善于行走的脚,却能达到千里之外;乘坐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生来与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别的事物而已。

【原文】

南方有鸟焉,名日蒙鸠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日射干③,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④,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⑤,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⑥,其渐之滫⑦,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⑧,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⑨。

【译文】

南方有一种鸟,名字是蒙鸠,用自己的羽毛做巢,然后用毛发编在一起,系到苇子上。偶尔有风吹过,芦苇折了,鸟卵就会摔破,蒙鸠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巢不能说不完善,是由于所系的地方不对。西方有一种草,叫做射干,茎长四寸,生长在高山之上,下临百仞的深渊,显得很高大。之所以如此并不是木茎有所加长,而是由于它所生长的地方很高。蓬若生长在蓖麻之中,不用扶持就可以长得挺直;白色的沙子混杂到黑泥里,就会和黑泥一样黑。兰槐的根有香气,若是放到臭水旁边,君子不愿意靠近它,就是庶人也不会佩戴它,它的香气不可谓不美,只是它周围的环境不好。所以,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邻居,交往的人一定要是有道德的,以此来防止自己走上邪路,保证内心平和。

【原文】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①。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㈤,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③。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④,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⑥,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螨聚焉⑦。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P1-3

序言

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和开放的视野,提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并对语文课外阅读做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指定和推荐了具体的课外阅读书目。

为了有效实现新课标对中小学生指定的阅读目标,我们对图书市场进行了考察,并邀请了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严格遵循新课标精神编写了本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与同类图书比较,本丛书还增加了如下栏目:

阅读导航:包括作者简介、内容梗概、艺术特色等,使读者阅读本书前,对本书的全貌有一个基本了解。

快乐导读:用精炼、优美的语言,切入主旨的问题,引领读者步入正文的阅读。

旁批旁注:旨在帮助读者在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字、词、句、段的深层含义,并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对作品正文的理解,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启发读者思考。

情境赏析:体现了对典型人物、典型语言、典型心理描写及创作手法的鉴赏评析,引导读者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审美鉴赏。

名家点评:名家对此书或书中某一方面所作的评论。

我们衷心地希望阅读此书能给你带来阅读的快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荀子/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战国)荀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553474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3140510
中图分类号 B222.6-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37:05